台湾基层代表沈阳行 共促两岸文化交流
中新网沈阳9月10日电 (李伶俐 韩宏)台湾基层代表沈阳行活动10日在辽宁沈阳开幕。
以“情系沈台融享未来”为主题的此次活动,将基层交流、文化交流与青年交流有机结合,活动规模百余人,包括台湾新竹县和苗栗县的基层代表、青年企业家们等。开幕式上,台湾新竹县代表团表示,本次活动将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新竹和沈阳将在人文研究、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增进彼此深度融合和情感交流。
9月10日,台湾基层代表沈阳行活动在辽宁沈阳开幕。(沈阳市台办 供图)
当天下午,在沈阳某社区,新竹县、苗栗县的基层代表们与社区小朋友们一起制作了中秋节日灯笼,在社区食堂品尝了自制的手工月饼,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期间恰逢临近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新竹县基层代表表示,两岸有着共同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同属中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一家人,这是无法抹去的历史和文化认同。
据介绍,参访团一行还将参访沈北新区稻梦小镇、考察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等企业,参观沈阳故宫、老北市夜市等文化场所,两岸同胞一起感受沈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
此次参访团成员大多是第一次来沈阳。“这里飞速发展的经济、美丽繁华的都市风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精细优质的社区服务让人印象深刻,沈阳的发展真的超乎想象。”这是参访团成员对沈阳的评价。
沈阳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开端,大力推动沈台基层交流的活跃和深化,让两岸一家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据了解,沈台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周活动也于当日举办,双方通过研讨合作商机,共享发展机遇,在环保、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将启幕:大海到源头,各界盼感知江源玉树
- 广东公安推出暑期办证四项便民措施
- 两岸媒体代表参访成都、德阳:触摸发展脉搏 感受古蜀文明
- 数字化平台 让宁夏“紫色名片”更亮丽
- 上海专家成功为男子摘除直径35厘米、重达11斤的肝脏特大血管瘤
- “碳”路先行|摆脱“资源依赖” 煤炭大县山西襄垣“向绿向兴”
- C919国产大飞机上新“上海—武汉”航线
- 法国巴黎一火车站发生袭击事件 造成多人受伤
- 颐和园景福阁修缮竣工 将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区
- 串联博物馆文旅资源 北京推出10条博物馆研学线路
- 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完成53项成果
- 科技创新激活广西交通“脉搏” 智慧绿色技术应用持续“上新”
- 工信部将从三方面支持内蒙古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疆青年“花样”川剧变脸 融合中传承技艺
- 聚焦老年生活情感 《夕阳下的述说》新书首发
- 中国将打造一批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重点商圈
- 又见江南烟雨中 金庸故里浙江嘉兴广发“英雄帖”
- 美媒:冬季风暴已在美国造成至少33人死亡
- 海口中学学生钟正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勤奋喜思、善于总结
- 老年人失眠率高达21%!“疫情焦虑”是诱因之一
- 热门推荐
-
- 夏威夷山火持续 已致6人死亡,数千人撤离
- 川泰西博会“双向奔赴” 盼各领域合作“亲上加亲”
- 台风“格美”预计周末来袭 河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 美在加沙所建临时码头将“下线” 加沙民众:惺惺作态
- 约旦河西岸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1伤
- 广州海关查获促排卵针剂40支、雪茄150支
- 爱你在心“口”难开 “失语症”是怎么回事?
- 电影《我的非凡父母》亮相北影节 惠英红等揭秘幕后故事
- 第十八届中国跨文化研究年会落下帷幕
- 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保税租赁业务同比增155.8%
- 这些重大铁路项目,进入通车倒计时!
- 【透视】英媒:钱凯港开港造福秘鲁,将彻底改变南美洲海上贸易
- 特色养殖“五花八门” 助力新疆民众增收致富
- 鄂湘赣三地携手举办帐篷露营季活动
-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 深圳楼市政策调整:优化限购 恢复显示真实价格
- “龟甲牛骨上的精灵——甲骨文艺术展”亮相南非
- Re:Think 202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小微企业周主会议在蓉举行
- “验瓜师”火了!“听音辨瓜”究竟有何科学依据?
- 暑期游因疫情“暂停” 专家:向轻休闲、微度假寻“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