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政策调整:优化限购 恢复显示真实价格
中新网5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整再进一步。
5月6日晚间,深圳发布楼市新政,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同日,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展示方式也出现变化,多家房产中介平台恢复显示业主真实报价。
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6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的通知》,从分区优化住房限购政策、调整企事业单位购买商品住房政策、提升二手房交易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
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限购1套住房。在盐田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西乡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大鹏新区范围内购买住房,需提供购房之日前1年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因为深圳外地人比较多,此次针对外围区域库存挤压、去化压力大的现实情况,调整外地人限购政策,将其购房资格从社保3年收缩至1年,定向疏导到外围库存压力最大、楼市销售下滑最大的区域。这能够释放一部分此前被限制的需求,包括多胎家庭到外围购置大户型住宅、企业给人才买房,以及满足非户籍人口、单身人群在深圳上车的愿望。”
“深圳7区放松限购,使得不少人具备了购房资格,短期内深圳楼市成交量将会有一波回升行情。但由于深圳楼市去化周期仍然较高,上述7区其实是有较大的去化压力,因此本次政策调整主要是去库存,虽然短期内成交量会回升,但不会起到涨价的作用。”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认为。
不久前,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同样针对限购进行调整,即2套房京籍家庭可在五环外新购1套房。对比两者,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深圳从社保缴纳的角度进行放松,使得更多人具有购房资格;北京放松限购则是针对五环外进行调整,符合条件的可增加1套购房资格。
“深圳虽然没有增加购房资格,但买房的条件明显降低。1年社保缴纳的要求,已经是大城市非常宽松的购房政策了。”严跃进说。
中介平台恢复显示真实价格
同在5月6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深圳本土最大中介机构乐有家APP房源主页于今日恢复房源挂牌价及成交价展示,房源详情页可同时显示业主报价及官方参考价。
5月7日,中新财经记者查看乐有家APP发现,房源详情页仍显示政府参考单价,但不论房源单价是低于还是高于参考价,均展示实际售价。此外,其他几大主流房产中介平台,房源详情页已无政府参考单价的展示,而是直接显示售价。
而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圳二手房小区历史成交价均不进行展示;另外若业主挂牌价高于官方参考价,则仅显示官方参考。随着市场的变化,深圳二手房指导价也多次被传松动、取消。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深圳参考价政策出台的第一年,仅5%二手房成交价低于参考价;到2023年,低于参考价成交的占比大幅增长至50.3%,约3年时间低于参考价成交的房源占比翻了10倍;目前(2024年),低于参考价成交的占比升至83%。
“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已经是很明显的买方市场,很多成交价都是低于指导价的。中介这边会有一个比参考价低的价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和中介以及业主谈。高于指导价的主要是核心热点区域的传统黄金盘,或者一些地段好的大平层之类的高档改善房。”在深圳从事房地产相关工作的魏先生此前对记者表示。
新房、二手房均出现变动,让深圳楼市接下来的走向更值得期待。因为此前深圳已对限购等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新政也推动了深圳楼市成交逐渐回暖。根据中指数据,今年4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5%,高基数下同比仍下降;二手住宅成交超4000套,达2021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环比、同比均增长。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持续优化楼市政策,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市场情绪有所恢复;分区域来看,本次限购政策优化的区域近几年新房成交量占全市整体的比重较高,政策优化预计将进一步提振市场活跃度,带动房地产市场继续好转。”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4054米!塔里木盆地“一趟钻”创纪录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答记者问
- 哈萨克斯坦总统与越南国家主席举行会谈
- 11月2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04个点
- 西藏举行2022年度“法治人物”“法治新闻”颁奖仪式
- 制售假章假证犯罪呈三大新特点 中国警方推进专项打击整治工作
- 外媒热议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这些目标受关注!
- 靳东 | 人到中年,不服输、不躺平
- 再续鼓岭情缘,传承中美友好(环球热点)
- 国产手机的20年:优势与差距在哪里?为何越来越贵?
-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
- 稳定中美关系,应让两国青年了解彼此
- 成都拉动体育消费靠什么
- 贯口讲古建,这个保洁员必须火
- (乡村行·看振兴)变“废”为“肥” 山西五台循环农业助农“敲开”致富门
- 浙江文化观察:千年青瓷何以“常青”?
- 和评理 | 美国夺“芯”有多“low”?
- “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国内巡展”北京启帷
- 生态及避险搬迁 今年已有三万多户搬新家
- 甘肃:以研促学寻脉中华传统 根植文化自信
- 热门推荐
-
- 成都字库街遗址出土秦简牍或可揭秘秦代蜀郡西工位置
- 山西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冬季百日行动”
- 2024年前8个月海南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6%
- 布鲁可借谷子经济东风登陆港交所
- 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推介会在沙特举行
- 卡游持续发起“星星的神画”公益行动 用艺术守护“星星的孩子”
- “中华”酒领唱《我和我的祖国》,北京卫视“滚烫歌会”开唱
- 乌镇网事|能看出你是不是真的快乐 AI让生活跨入未来
- 交通银行签署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共建协议 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 北京海淀:“新白菜剁碎凑厨余”事件属实 责成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 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发布
- 余魁君、周云芳艺术伉俪近百书画精品亮相炎黄艺术馆
- 第十、十一届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故宫举行
- 甘肃立法提升平安建设领域治理水平
- 降低成本、畅通渠道 2023年多地跨境电商出口创新高
- 江西安福:传统老白酒酿出乡村振兴“新滋味”
- 中国公安部今年“夏季行动”找回失踪被拐妇女儿童683名
-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8省份共封闭路段15个 关闭收费站353个
- 上海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新阶段 临港新片区“硬指标”搭载“软实力”
- 民生直通车|“五一”出游高峰将至,各地文旅部门多举措“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