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高铁新时代 浙江南浔的三张“招贤榜”
中新网湖州8月13日电(胡丰盛 高杨晔)伴随着沪苏湖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即将迈入“高铁新时代”,同时也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众多机遇,能否抓住这些机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才、核心在人才、动力也在人才。
如何破解人才之“渴”?成了摆在南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不断升级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升级人才生活配套服务,南浔打出一套引才留才育才的“南浔功夫”。2024年初,南浔优化人才工作打法,印发《2024年南浔区科技人才“双百双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下称“双百双万”攻坚行动),对招引科技人才企业、青年创业团队和技术产业工人提出新目标。
三张“招贤榜”释放出的信号
2024年4月,在“人才活动周”开幕式上,南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沈燕方发布三张“招贤榜”:百名领军人才“招贤榜”、万名青年人才“招贤榜”、万名技术工人“招贤榜”,释放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信号。
高铁开通带来的“虹吸效应”,首当其冲是年轻人的外流。对此,南浔针对性提出万名青年人才计划,布局“1+2+N”青创空间体系,以水晶晶青创新城为主线,聚焦高新区青创小城和善琏青创小镇2个青创主平台,围绕特色产业和业态建设不同类型的青创园区、楼宇、街区、乡村等N个青创细胞集群,让年轻人“来了就有钱,来了就有房,来了就有伴”。
其次,南浔提出百名领军人才“招贤榜”:针对创业人才,提供3个“1000万”的扶持政策;针对创新人才,按人才层次给予薪酬补助;坚持“奖励跟着绩效走”,对评估优秀的项目,可获得创投基金支持和追加奖励,与人才共享发展机遇。
同时,在产业技术人员的招引方面,南浔建立技能人才薪酬津贴晋升制度,开展“千名技能人才”培育选树行动,向全球英才敞开大门、张开怀抱。
“相较于此前实施的人才政策,三张‘招贤榜’实现了人才全覆盖、为各类人才发展提供了全链条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助力南浔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南浔区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负责人说。
三张“招贤榜”从范围和实效两个维度上,助推南浔形成一个里外联动、互动的人才机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关键小事”背后的南浔招才逻辑
在全国各地爆发“人才大战”下,如何引得更多人才?南浔这样作答:在提升服务、优化生态上不断加码,打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在浙江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浔为浙江省创新领军人才奥代尔配备了人才服务专员。“我可以在金融、出行、购房等方面享受多种便利服务和优惠政策,还有各种代办服务,我和我的家人都很有归属感。”奥代尔说。
现代简约的家具、明亮柔和的灯光……在南浔人才公寓佳源中心广场,00后大学毕业生王晶晶将30余平方米的“小家”布置得温馨怡人。“家具家电齐全,楼下管理室24小时提供服务,我的生活质量一下提高了不少。”王晶晶说,根据人才引进政策,她还能申请最高2.7万元的租房补贴,如果购置房屋还能申请最低10万元购房补贴。
除租房、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外,南浔各镇街还迭代升级文体中心,新建城市书屋、文化驿站,加强城市软硬件建设,并完善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围绕人才全生命周期,比如子女教育、老人医疗、家属工作等,南浔“人才新政4.0”明确,欢迎高层次人才“举家迁”,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生活补助;其未成年子女来浔就读的,根据个人意愿择校就学;其配偶愿意来浔工作的,根据个人意愿,协调安排合适工作……
解人才之“渴”离不了本土培养
在2024年第九十七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上,浙江某电机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南浔不少企业都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离不开智能化生产,更离不开本土技术人才的培养。
如何解决人才之困?南浔多家企业采取高校招引、劳务派遣等形式补技术工人的短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只有把重点放在人才内育上,在引和育中激发人才活力。
“聚焦南浔支柱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人才供给的质量。”“建立权威人才招聘平台,增强人才和地方的黏性。”“建立人才库,为本土企业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人才支持。”南浔区各级人大代表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为南浔培育本土人才出谋划策。
不久前,浙江富钢集团有限公司长才厂班组长冀阳拿到了自己的炼钢工二级证书。“入职后,公司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安排各类技术培训,组织理论和操作考试等,不少同事通过了考核,不但有技能傍身还有专业证书,大家的日子更有盼头了。”冀阳说。
近年来,南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把学校建在工厂、把课堂搬到车间的方式,建立“厂中校”模式,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有机衔接,激活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内生动力。“在政府的推动下,我们建立了覆盖1200人的职工学校,搭建起‘理论学习——技能培训——人才输出’的全过程人才培养链,实现普通员工入厂培训15天即可上岗,一线高素质工人培养周期缩短超50%。”浙江富钢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办主任、富钢职工学校校长黄玉霞表示,自建立职工学校以来,已累计举办职业技能自主认定考试18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员工超1200余人次。
“我们本地企业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才能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南浔区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浔加强“千名技能人才”培育选树,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评上技术标兵、首席技工、南浔工匠的技能人才,每年分别奖励1500元、3000元、5000元。
2024年以来,南浔认定湖州市级人才创业项目40个,数量居湖州市第一;落地国家级人才创业项目4个、省级人才创业项目11个、博士级人才项目33个,各层级项目数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落地新盈电子材料、微芯新材料等3亿元人才项目3个,实现产才融合的新突破。
从数量来看,发布三张“招贤榜”后,南浔已然集聚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创新创业人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探秘数字艺术世界
- 哥伦比亚中部地区再次发生地震 震级为5.6级
- 武汉启动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 科技金融丨建行落地全国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
- 国家药监局:严防假冒伪劣的新冠防控药品通过拆零销售流入市场
-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山东济宁:因港兴城 内河航运“通江达海”
- 杨志军长篇新作《雪山大地》:书写青藏高原的“山乡巨变”
- 特定短线交易监管标准明确 对市场影响几何?
- 沈阳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 致3人死亡1人受伤
- 外媒:突发!以色列南部多城市遭火箭弹袭击
- 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数字人发展推进论坛”举行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孩子6个月以后,一定要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
- 韩国国土交通部:机场塔台曾向坠毁客机发出鸟群冲撞警报
- 张颐武谈高考作文:不容易写偏,但脱颖而出较难
- 药店专业化转型、精准服务助力慢病管理效果提升
- 寒潮来袭 “信号卫士”为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保驾护航
- 8只海豚在美国海滩搁浅,其中6只被安乐死
- 文化名人谈文化 | 单霁翔:河蜿蜒大地成“人”,人赓续文明如河
- 抖音电商上线2023创作者故事,意在寻找哪些“同行者”?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 热门推荐
-
- 日媒:日本东电19日将启动第五轮核污染水排海
- 广西“五一”假期发送旅客超676万人次 定制客运“走红”
- 西班牙洪灾致2名中国公民遇难2人失联
- 中国两部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 再访金田、草滩——积石山地震一周年青海灾后恢复重建见闻
- 直击湖南湘潭堤坝决口:冲锋舟24小时巡查 村民有序转移
- 东莞发布3项入户新政 大幅降低居住证和社保的年限要求
- “电报”创始人杜罗夫被法国延长羁押 马克龙发声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定档2025大年初一
-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抢救性保护仍在路上
- “斯里兰卡之夜” 走进泉州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免费游园活动”重启预约
- 打造“名酒+大商”格局,华茅酒开启战略大商合作
- 上海发布职称评审新办法 不拘一格选拔数字技术人才
- 俄乌局势进展:乌总统抵美参加联合国大会 俄国防部称打击乌军贫铀弹存放点
- 西北首套全流程智能自适应放疗系统在青海启用
- 中国印发《猴痘防控方案》:病情较轻者可居家隔离治疗
- 平均降价61.7%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上新
- 中央政治局定调下半年经济工作 传递三大信号
- 江南等地仍有较强降水和强对流 中东部将有明显降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