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降价61.7%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上新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已出炉。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有关分析指出,从今年的谈判结果来看,新药已经占据了主要份额,有一些一度受到关注的药品未能出现在最终的医保目录中,因为年治疗费用超出了医保局的底线很多,预计这些药物还会参加以后的国谈。
预计两年减负超400亿元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印发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据悉,国家医保局会同人社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
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新增的126种药品中,包含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其他领域用药59种。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同时,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六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新药占据主要份额
在12月13日举行的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坚持保基本的前提下,通过及时将创新药品以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目录,并支持加快临床应用等方式,大力支持创新药的发展。
同时,据黄心宇介绍,2023年,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多数出现了销量、收入双双大幅攀升的情况。
黄心宇表示,为支持创新,相关部门建立了适应新药准入的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每年一条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调整周期从原来最长八年缩短到一年。将目录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制改成企业申报制,申报范围主要聚焦近五年内新上市的药品,五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当年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2%提高到2023年的97.6%。在2023年,57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从原来的五年多缩短到现在的一年多,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之后的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
对此,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今年的谈判结果来看,新药已经占据了主要份额,表明随着医保谈判频次的常态化,新药从上市到进入医保的周期大幅缩短,“续约药品的价格变动较小,表明销售额总体符合之前的销售预期”。
保价格保预期
中国药学会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同时,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品价格水平显著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与此同时,据黄心宇介绍,相关部门完善了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谈判和续约的规则,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证降价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新药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按今年调整后的续约规则,在今年的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的品种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也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证,仅有一个触发了降价机制,其他都没有触发降价机制,原价增加适应证”。
有关数据显示,2015-2022年,全国临床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中80%发生了变化,治疗性的新药替代了原有的一些疗效不够确切、价格比较虚高的药品,广大参保人用上了效果更好、质量更优、价格更为适宜的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赵衡观察到,有一些一度受到关注的药品因价格问题未能出现在最终的医保目录中。“有关CAR-T和ADC药物DS8201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都没有出现在新版医保目录里面,其实这个结果并不意外,这些药品的年治疗费用都超出了医保局的底线很多,若是不打‘骨折’,医保目录当然只能对它们说‘不’。”赵衡表示,“不过我觉得这些谈判失败的高价药物,还是会参加以后的国谈,虽然现在只能通过商保和院外市场进行销售,但姿态还是要做足。倘若销量不理想,那更要进医保了,创新药的价格肯定会逐年下降。”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双冷”产品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
- 【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守牢底线 防返贫致贫(视频)
- 商务部: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延期
- 政府、医疗机构等携手“抗糖” 共论破解糖尿病防治难题
- 敦煌,不动自舞
- 综述:“中国冷极”创“品牌”:“冷资源”成“热动力”
- 文莱摩拉港—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首航
- 斗鱼与《忍者必须死3》达成深度合作 线上线下多方位促活游戏生态
- 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
- 共赴“进博之约” 共享中国机遇(和音)
- 旅交会观察:“你好!中国”道出各国携手发展美好图景
- 沪代表委员建言:推动免签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 吸引更多外籍人士来沪
- 群众文艺发展优秀成果如何展示?文旅部回应
- 两岸学者对谈闽南文化 台学者冀加强对话和交流
- 通过数字看经济 各行业乘势而上展示勃勃生机
- 内蒙古草原那达慕续曲:“狂热风”从夏刮到秋
- “新度假” 风来袭: 打卡更深度 姿态更休闲
- 化解负面情绪 让家成为可以停靠的“港湾”
- 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京举办
- 拧紧“节水阀” 陕西杨凌探索旱区高效农业节水新路径
- 热门推荐
-
- 四川雅安等6个省级区域应急救援基地正式授牌
- 边坐地铁边“看”空间站与元宇宙 “移动科普馆”亮相上海地铁
- 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大军被开除党籍
- 美国和以色列官员称加沙新停火协议提案前景“悲观”
- 2024年“诗画浙江”外国人故事会面向全球征集作品
- 中国商务部:将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贸易
- 江苏宿迁霸王蟹开捕仪式启动 预计产量达7万吨
- (文化新纪行)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博物馆如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韩国公调处:将要求代总统命令总统警卫处配合执行逮捕令
- 研究显示中国城市老龄社会就绪度平均水平达51.7%
- 江苏籍航天员朱杨柱飞天后首次回到家乡 用恩师留言勉励学子
- “Z世代” 数码场景需求日渐丰富 搭配AI成相机品牌新选择
- 导演陈卓:好的悬疑片不会是“一次性”的
- 抖音新规禁止“大小号”不当引流获利 封禁多个百万粉丝矩阵号
- 外汇便利化惠企促发展
- 河北高温“超长待机” 高温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升至Ⅲ级
- 医药反腐又处理多人!他曾开“分赃大会”
- 中新健康|重庆建立数字医学影像云平台 千余家医疗机构实现“医检互认”
- 德国杜伊斯堡举行趣味龙舟赛 中国“江豚队”飞舟竞渡
- 自然资源部:预计“十四五”末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00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