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做】守牢底线 防返贫致贫(视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做好帮扶政策和工作衔接作了安排部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要毫不松懈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体系
截至今年10月底,已经有超过六成监测对象稳定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当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风险总体可控,但防止返贫致贫工作仍要不断优化完善。要紧盯每一个监测对象、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个体,精准界定监测范围,强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质效,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动态消除风险。
增强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就业双轮驱动
当前,全国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了带贫益贫能力较强的特色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7万亿元。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16396元,增速持续超过了全国农民增长的平均水平。
农村农业部表示,要谋细抓实明年“三农”各项重点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方面,保持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重要稳定在60%以上;着力提升帮扶产业质量,因地制宜提出脱贫产业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推进路径。就业方面,确保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着力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用好劳务协作、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渠道。
2025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毫不松懈抓牢抓实,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中国经济网 高原)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梁晓声原著《人世间》发售数字藏品 7月15日开启预购
- 编造、传播网络谣言 这些网民被行政处罚
- 喝茶养生 喝错反而伤身
-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国宝罕见同台“讲述”千年文都故事
- 吃了这些药 出门别忘做好防晒!
- 洞庭湖区约1500公里堤段超警 十万守堤人奋力保安全
- 木头边角料“雕刻”梦想 泰安木作手艺人变“废”为宝
- 湖南推动计算产业高端化 推动产品“可用”更“好用”
- 心向往之、一见倾承:承德55处A级景区遍布全域
- 蔡崇达:我们如何活着 又如何面对死亡
- 中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硕果
- “80后”女法医黄墁:我的职责是用科学还原真相
- 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又迎强降雪
- 冷链班列助力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
- 印尼中资企业举办“情满中秋·中印尼一家亲”联欢会
- 商务部: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
-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从田间地头不断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
- (上海战疫录)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采取多项“非常”措施保障肿瘤患者治疗不间断
- 【世界说】美高校研究揭示:美国政治分裂格局延长了移民危机
- 中新健康|罕见病创新药开出广东首方 PNH患者迎来治疗新希望
- 热门推荐
-
- 韩媒:韩国客机坠毁事故42名遇难者遗体已移交家属
- 古都寻菊,你喜欢宫廷、文艺、还是国际范儿?
- 广东警方今年以来打掉涉诈“两卡”犯罪团伙1795个
- 吉林农安检察机关斩断伸向青少年的“电诈黑手”
- 以国际视角讲述音乐故事 《音乐史》出版助力艺术普及
- 少年班火爆,别忘了盲目追捧“神童”的教训
- 第32届华交会即将揭幕 参展企业超上届
- 撞钟祈福 海内外游客沪上共迎新年
- 外媒:乌军首次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袭击俄布良斯克州
- 春运路上乘客突发疾病 列车临时停车紧急救助
- 不一样的爱心送考 六个核桃联合全国经销商汇集大爱齐出发
- 新漫评:大英博物馆失窃事件频发 文物何时能“归家”?
- 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6% 低于市场预期
- 俄国防部:俄军对乌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袭击
- 吃点苦味食物 出点“健康汗”
- 7月自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出境外国人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五成
- 国家能源局: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
- 山西太原小店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
- 以色列将按停火换俘协议释放737人
- 上海海警局跨越4省7市多地破获一起走私冻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