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北京建设明确时间表
昨日,《关于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为美丽北京建设明确了时间表。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到2035年,本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将根本好转,碳排放显著下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美丽北京率先基本建成。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至2760平方公里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本市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不低于市域面积的27.5%,确保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坚守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同时,严格管控城镇开发边界,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到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本市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化北京碳市场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配额管理政策,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运行。到2027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
此外,本市还将推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新能源汽车强产业、增设施、促消费、优通行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加快充换电、加氢站等设施建设,推动公共、社会领域车辆“油换电”“油换氢”。到2027年,天然气消费量稳中有降,汽柴油消费量持续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到2035年,天然气和汽柴油消费量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5%。
2035年北京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实施意见》提出,本市将深化“一微克”行动,“0.1微克”精抓细抠,以细颗粒物(PM2.5)控制为主线,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精细治理噪声、油烟、异味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环境管理。到2027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要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到203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实现美丽蓝天常在。
同时,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密云水库保护力度,推进官厅水库恢复饮用水水源功能。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源分类分级管控和超采综合治理。到2027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70%以上,稳定消除劣Ⅴ类水体,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5年,地下水国控点位Ⅰ-Ⅳ类水比例达到80%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稳步提升,美丽河湖基本建成。
此外,本市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完善危险废物收集转运处置设施,积极推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健全新污染物调查监测体系,推进新污染物多环境介质协同治理与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全覆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基本零填埋;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全面保护重点保护物种和遗传资源
《实施意见》提出,本市将推进燕山-塞罕坝国家公园(北京片区)建设。科学开展生态修复,实施京西山水工程、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到2035年,具有北京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展现美丽山川勃勃生机。
巩固全域森林城市建设成效,着力打造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到202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到2035年,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95%。
加强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保护,充分发挥国家植物园作用,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到2035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到100%,重点保护物种和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
各区将结合功能定位,提升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气候投融资、低碳领跑者等试点建设,推广美丽园区、美丽工厂、美丽社区等“美丽细胞”案例。
本市还将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利用。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升温室气体、新污染物等监测能力。加快形成智慧执法体系,推行非现场执法。
释疑
美丽北京要建设成什么样?
《实施意见》擘画了这样的图景:凸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充分考虑美丽的不同层次和内涵,推进多姿多彩、生态优美的外在美,与绿色发展、低碳高效的内在美互促共融;雄浑厚重、婉约典雅的古都美,与活力创新、智慧高端的现代美交相辉映;丰盈富足、安居乐业的物质美,与文明和谐、自信包容的精神美相得益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国首都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实施意见》分三个节点提出了美丽北京建设的目标。到2027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美丽北京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排放显著下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美丽北京率先基本建成。展望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美丽北京成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此外,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无废城市”建设全覆盖。到2035年,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美丽河湖基本建成,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文化观察:国宝泰顺廊桥如何“延年益寿”?
- 河北邢台发现明嘉靖年间古石碑 对研究家风家训有史料价值
- 在赣台商谈新质生产力:紧跟浪潮 发力向“新”
- “数说犀尊”展亮相国博 一物一展完美呈现文物和科技融合
- 首尔市政府引入AI技术 24小时自动追踪和监视数码犯罪
- 高校成立剧本杀学院 专家建议回归剧本的文学性与戏剧性
- 金观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着力点
- 东京都知事:东京4周内可能出现流感大流行
- 美国田纳西一小学枪击案致6人遇难 枪手被击毙
- 受天气影响 深圳机场启动大面积航延橙色响应
- 大漠南北的两个医生
- 喀麦隆登山比赛期间发生爆炸致18人受伤
- 新一轮医改以来四川人均预期寿命从73.93岁提高到78.08岁
- 6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同比增近三成
- 潮起宋风 古都开封探索文化“出海”新路径
- 余承东职务调整后公开露面
- 浙江象山民族同胞聚葡萄市集 共享“甜蜜盛宴”
- 暑期档两部电影新片票房破10亿
- 西藏拉日铁路暑运运输旅客31万人次
- 马云平的20年治沙经:3700亩荒地变绿洲
- 热门推荐
-
- 一度超24万户!日本大阪府发生大规模停电
- 印尼总统佐科:东盟不能成为任何方面的代理人
- 中轴西翼非遗路书体验活动启动 探寻北京记忆与中轴记忆
- 2024抖音创作者大会:持续打造多元优质内容生态,升级原创识别体系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已准备好谈判但不考虑停火 乌称不接受与俄方的任何妥协
- 利用折纸技艺——无电池机器人可在半空中自动变形
- 重庆潼南:“西部菜都”发展“舌尖经济”
- 7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89个点
- (新春走基层)“华人老家”山西洪洞:新春旅游“热” 营收破千万
- 中欧班列“东通道”滨绥铁路区段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 国际航运业加快绿色转型
- “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962.2%
- 国家医保局曝光25家“特别严重”“严重”失信医药企业
- 第十届中国世界经济学科专家和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举行
- 第七届海峡两岸书院论坛在福建南平举行
- 这些展馆组织活动能参观,为何游人却吃“闭门羹”?
- 斯洛伐克总理遇刺后首次公开露面 呼吁俄乌和谈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
- 古风穿越洛阳城
- 河南平顶山冷藏货车内8人窒息死亡事故调查报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