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穿越洛阳城
“去洛阳玩,不穿汉服会不会显得不合群。”“夜宿古墓,这个创意新鲜又刺激。”当各地把旅游视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主战场”,洛阳以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主题活动为契机,按照“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式传播”的理念,精选主题活动,抓好组织筹备,有效整合文旅资源,着力增强游客特别是青年群体对洛阳的认同感和体验感。
今年“五一”假期,洛阳共接待游客636.69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71.76%,同比2019年增长98.62%;旅游总收入52.39亿元,同比2022年增长231.98%,同比2019年增长63.1%。
着汉服
在洛阳,最能感受到旅游复苏热潮的是古城里大大小小的汉服体验店。
在洛邑古城,一个景区养活了周边300多家大小汉服店,一些轮胎店、汽修店、足疗店一夜之间转行,快得甚至“连招牌都来不及换”。洛邑古城项目经理程俊晖告诉记者,“五一”假期古城特色文化街区共接待游客达127.48万人次。
“我们周末经常忙到凌晨1点才下班。”汉青阁汉服体验店负责人常云介绍,在洛阳街头,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梳着发髻的游客。
汉服哪里都能穿,大家为什么偏偏要到洛阳穿?
“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拥有朝代最多的古都,二里头的‘最早中国’,龙门山的石窟奇观,隋唐洛阳城的大唐盛世,身临其境,那种穿汉服致敬历史的味道就有了。”汉服摄影师郭志鑫感受颇深。
诚然,洛阳汉服能火起来,既靠“服”的颜值,更靠“城”的气质。
这些年,作为中国唯一有条件复原隋唐城历史中轴线的城市,洛阳持之以恒推动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活化,既保护地下真实的古代遗迹,又复原看得见的地上“都城”。在雄伟威严的应天门,在皇家气派的九州池,随手一拍就是“盛世霓裳”。此外,洛阳还善于借力移动端传播。在好评如潮的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等“奇妙游”系列节目中,穿越之旅取景地就在隋唐洛阳城、洛邑古城等本地热门景点。
访古都
今年4月,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历史人文类博物馆“夜宿”项目——《博物馆奇妙夜》,一经推出便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引起热议。
项目单场人数达50人,包含早晚餐、剧本杀、搭帐篷夜宿等环节,还附带次日游览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尽管每人费用达到1688元,不少场次依然一票难求。
深夜的古墓隧道里,“时空回溯仪器”出现重大故障,大家掉进了历史与现实交界之处的时空裂隙中,只要使用“时空回溯仪器”的升级版功能“历史波动转换”,就可以让墓主人“活过来”与大家对话……在洛阳古墓博物馆,这样新鲜又刺激的剧本杀设定,吸引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游客“打飞的”尝鲜。
“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夜宿古墓’项目最火爆,超出我们预期。”项目负责人、洛阳古都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游美说,“玩家九成来自河南省以外,六成是‘90后’玩家。”
沉浸体验不只是几家博物馆的行动,而是整座城市的联动,洛阳系统策划了“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等文旅活动。相关活动汇集《神都诡事录》等17个实景剧本杀项目、《无上龙门》等7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和16个桌面剧本杀项目等,为游客带来全感官沉浸式文旅体验。“千年古韵与时尚潮流碰撞,洛阳把古典美和沉浸感做到了极致,不虚此行。”体验了洛阳国风主题活动后,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意犹未尽。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振刊介绍,伴随着大众旅游已从“观看模式”切换到“体验模式”,以及剧本杀、VR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涌现,游客从“拍照走人”走向“深度沉浸”,尤其是天生赶时髦的“Z世代”更希望来一场全身心的体验之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以来,洛阳把沉浸式文旅当做文旅产业发展的“风口”,出台了《促进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加快发展剧本娱乐产业实施方案》。从入驻剧本娱乐核心企业3年房租全额补贴,到成功创建为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100万元奖补,全方位扶持品牌创建、剧本孵化、行业培训、人才引育、行业管理等方面,一个个“真金白银”的有力举措,目标直指在2025年打造中国“剧本娱乐之都”。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我们举办的全城剧本杀活动深受年轻人欢迎。剧本娱乐产业园招商对接活动,通过评审拟入驻企业30家,新增意向企业14家。”李振刊说,“科技赋能、业态增彩,厚重历史与沉浸体验相结合,老故事讲出了新意,让人来过了还想来。”
享服务
“在洛阳,想花钱花不出去。”近日,一位外地大妈“吐槽”洛阳的视频在网上火了。“景区要么免票,要么几块钱”……用最认真的表情,说着最“凡尔赛”的话,全是对洛阳的花样表扬。
论“宠”游客,洛阳是认真的。
“汉服出租每套每天69元,妆造每人30元,摄影师跟拍再加200元。我们明码标价,价目表下面还有举报电话。”在洛阳丽景门内一家汉服体验馆,造型师娜娜一边娴熟地为顾客盘发,一边向咨询者介绍店内服务价格。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汉服店集中的洛阳老城区开展了“规范明码标价行为 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规范汉服经营行业活动,严格查处不明码标价、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此外,围绕优化停车体验,洛阳市城市管理局对临时停车场进行规范。在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应天门景区停车场,小型汽车每次仅收取3元,被网友评价为“停车收费的一股清流”。
再看看游客安保。“背着‘大宝剑’的古都特警,‘侠里侠气’的,好有安全感!”4月,一袭黑衣、身背警棍的洛阳特警服务游客的视频爆红。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拉长时间线条,就会看到“宠游客”是洛阳这座旅游城市一以贯之的坚守。
近年来,洛阳文旅、公安、消防、交通、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实行常态化联合管理,加大对文旅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打击各种扰乱文旅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的突出问题,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文旅市场环境。
“有厚重的故事,有新鲜的玩法,还管理有序、服务贴心、定价合理。这就是我‘三刷洛阳’的原因。”前不久,一位游客用一句话来形容为何爱上洛阳,意味深长。
不只是一个节一时的“迎合”,更是一座城市长久的“付出”,洛阳文旅火得有理由。
夏先清 杨子佩 (来源:经济日报)
夏先清 杨子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最高法:以鲜明司法态度回应学生霸凌等问题
- 春运出行 忘记带身份证怎么乘坐火车?这样解决→
- 时隔近两个月 斯洛伐克总理遇袭重伤后重返岗位
- “前海”打动人的不是“成功”而是“希望”
- 国际热评:竞争不应是中美关系主要底色
- 促技艺传承 助文化传播(暖闻热评)
- 苏丹宣布召回驻肯尼亚大使
- 一条“线”的数字化生长(一线调研)
- 中国年轻人推崇“个性化”婚礼 促使婚庆行业换“新剧本”
- 邰丽华:智能科技有望成为打造无障碍社会的“新基础设施”
- 第十届天津市舞蹈艺术节落幕 展现多元艺术融合之美
-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开幕 沿“出塞”之路品和亲文化
- 唐尚珺仍然值得一个“金榜题名”的祝福
- 陕西汉中朱鹮保护区今年野外救助第一批朱鹮幼鸟放飞
- 欧盟向东非四国追加2600余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深中通道开通搅动中山楼市,马鞍岛滩涂变新城
- 天津和平区校园美展首次走向社会公众 1600余件作品展示美育成果
- 中泰两国将在泰国大米等领域加强市场监管合作
- 政策组合拳继续加力 我国外贸稳中提质显韧性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获释两周 或将再次被捕
- 热门推荐
-
-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T+0、印花税等多个热点问题
- 时事观察:美国从伊拉克何时撤军仍是悬念
- 第十一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线上线下汇演45部精彩好戏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一高管遭枪杀,枪手在逃
- 上海蝉联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 拟提升航运软实力
- 山东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加强多边合作做大贸易蛋糕
- 携手同行,共赴团结友谊之约
- 消费者出游意愿回暖:平台连夜上架度假产品,旅行社增加两倍客服
- 湖北一考古成果再现西汉早期基层吏员生活百态
- 中国主题公园增长领先世界 做精品做文化,构建新型生活空间
- 北京举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 美媒:美国海军补给舰在中东执行任务时受损
- 哈萨克斯坦与英国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 通讯:双胞胎熊猫中国七夕节庆生记
- 年夜饭线上预订量涨超3倍 非遗年菜销售火爆
-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经营成品油案 涉案金额逾千万元
- 外媒:“封口费”案裁决公布后 特朗普团队筹得近5300万美元
- 拜登用“美俄开战”威胁国会对乌拨款,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