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美国从伊拉克何时撤军仍是悬念
伊拉克和美国近日启动首轮对话,讨论结束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在伊拉克的存在。有分析人士指出,美伊讨论撤军问题与巴以冲突持续和美军频繁遇袭有关,但是撤军问题已经存在多年,这次美国的立场并没有多大转变,何时能够撤军恐怕依然是个未知数。
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1月27日发表声明说,伊拉克和美国当天启动首轮对话,讨论结束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在伊拉克的存在。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主持了对话。苏达尼的外交顾问表示,伊拉克正在和国际联盟的其他国家接触,以达成符合伊拉克和这些国家利益的协议。
在此之前,伊拉克外交部宣布,伊拉克和美国将启动高级军事委员会对话,推动制定国际联盟在伊拉克的驻留期限时间表,并逐步减少驻伊顾问数量。伊拉克外交部长还披露,美国驻伊大使向他递交了一封信,其中传递了关于撤军谈判的信息。
美伊就美国撤军开启谈判,与当前驻伊美军屡屡遇袭有关。
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拉克的民兵武装多次袭击驻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理由是美国支持以色列。有关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至今,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美军遇袭次数已经超过150次。
为了报复袭击,美军多次对伊拉克的民兵武装发起打击,这些武装包括隶属于伊拉克安全部队的“人民动员组织”。1月4日,位于巴格达东部的“人民动员组织”第12旅总部遭美军无人机袭击,造成包括一名指挥官在内的3人死亡、5人受伤。
美方袭击引起伊拉克政府不满。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表示美军的行为侵犯了伊拉克主权,是“敌对行为”,多次要求美军撤离。1月13日,伊拉克88名议员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有关结束外国军队在伊存在的议案。伊拉克的多个什叶派民兵武装也呼吁伊拉克政府取消所有外国驻军。
在此情况下,原先坚持将伊拉克民兵武装停止袭击美军作为谈判条件的美国改变了立场。有报道指出,美方希望通过恢复高级军事委员会对话,来缓解苏达尼政府的压力,同时减少美军遭受的袭击。
事实上,早在2020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问题就曾提上日程。
2020年1月,美军空袭伊拉克巴格达,炸死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和“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穆罕迪斯等人。此举引发伊拉克国内不满,伊拉克国民议会随后通过了有关结束外国军队驻扎的协议。
压力之下,国际联盟先是表示将停止对伊拉克部队的训练和支持,随后又从伊拉克多个军事基地撤离。2020年8月,美国方面表示将把驻伊美军从5200人减至3500人左右。
2021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来访的时任伊拉克总理卡迪米举行会晤。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表示,到2021年12月31日伊拉克境内将不存在承担作战任务的美军,但美军将继续训练伊拉克政府军并应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022年1月,伊拉克政府发表声明说,国际联盟的战斗任务已结束,伊军方已接管所有军事基地。
截至目前,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驻有大约2500人和900人。伊拉克还存在法国等其他国际联盟成员的数百人,他们主要承担顾问角色。
据报道,伊拉克和美国的谈判将涉及“伊斯兰国”的威胁、伊拉克安全部队的作战能力等方面,以此来确定国际联盟撤离的时间。但是在分析人士看来,美国在伊拉克驻军已经超过20年,恐怕不会轻易撤离,尤其是在当前中东局势较为复杂的背景下。
美国在伊拉克的驻军人数并不多,但这些兵力一方面可以牵制伊朗和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武装,为美国随时干预伊拉克局势和威慑伊朗提供抓手;另一方面还可以与驻叙利亚的美军联合,从叙利亚东部盗取石油、小麦等资源。
另外,鉴于美国仓促从阿富汗撤军一事在美国内部受到一些批评,美国总统拜登恐怕不会重蹈覆辙。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拜登政府在撤军问题上的考量也将为大选服务。在伊拉克国内,除了什叶派武装,一些库尔德人和逊尼派武装其实并不希望美军撤离。
美国和伊拉克方面有官员表示,美伊之间的谈判预计将持续数月甚至更久,这意味着美国短期内不太可能从伊拉克撤军。美方已经声称谈判期间将坚持“完全自卫权”,伊拉克民兵武装“伊斯兰抵抗组织”则表示将持续袭击美军基地,直至美军完全撤离伊拉克。可以预见,驻伊美军和伊拉克民兵武装之间,今后可能会发生更多冲突。(工人日报 毕振山)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家能源局: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平等参与电力市场
- 北京199家市级部门“晒账本” 加大国有资产公开力度
- 重阳丨佳节又重阳 登高赏秋华
- 福建签发首份输菲律宾RCEP原产地证书
- 追忆公安系统二级英模魏和友:扎根基层的“英雄城”守护者
- 中国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明确12个重点方向
- 西藏首次组织数字企业参展全球数贸会
- 粤医院联合发布眼科大模型
- 台风中心已离开苏州!但风雨影响仍大!请继续加强防范
- 山东援疆“大仓东移”2023年首批英吉沙杏销往东部省市
- 170余名海内外乡贤回扬州 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
- 专家聚焦APEC机遇:携手亚太走向美好未来
- 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中新真探:“湿头发睡觉会引发癌症”系误读
- 50岁以上为带状疱疹高危人群
- 美债收益率飙至16年来新高!全球央行年会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 春节8天上海消费金额569亿元 老字号餐饮受青睐
- (乡村行·看振兴)靠黄芪致富扬名的中国旗县
- 生活观察丨从专用到共享,公交专用道优化改革即将开始
- 绥芬河举行经贸合作对接会 签订边境云仓等35项合作
- 热门推荐
-
- 寒潮大风来袭 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组织救起三船遇险人员
- 中国驻东盟大使侯艳琪拜会东盟新任副秘书长纳拉里亚
- 粮食产量有望迈上新台阶(权威发布)
- 阿盟将于16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苏丹局势
- 全球视野青年创新出海交流会聚焦“科技创新”
- 电影《长安三万里》激活文化DNA 西安与唐诗再次火出圈
- 暴雪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警惕暴雪冻雨危害
- 全国七夕天气地图出炉 看哪里天公作美宜赏星河
- 台风“杜苏芮”逼近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升级为Ⅱ级
- 外媒:日本能登地区地震已造成超200人遇难
- 三星堆主题动画电影口碑不错 文博考古影视化正流行
- 2024迎进博“浦江第一湾”水上搜救综合演练在沪举行
- 祁连山国家公园首部雪豹生态纪录片正式发布
- 在华外国人普法动漫短剧《“移”路有法(Legal Tips)》上线
- 加拿大将也门胡塞武装列为“恐怖组织”
- “康妮”加强为超强台风 浙江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 以创新“治愈”地球 2024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申报启动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推广传播 净化健康科普网络环境
-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
- 东盟水果在广西凭祥的“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