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天津举办
中新网天津6月16日电 (记者 王君妍)6月15日至16日,第八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6月15日至16日,第八届“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天津外国语大学供图
本届论坛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三十余家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在致辞中指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在于对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的“规范与创新”。要不断推动翻译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主旨发言环节,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央文献重要术语的翻译和传播”“坚持系统观念做好中央文献翻译”“中央文献外宣翻译译者行为批评解析”“外译理论小说”“党的重要文献英译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的近义程度修饰语”“《中央文献译介与传播研究》论著要览”等主题,以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系统阐述。
本届论坛下设5个平行分论坛,围绕不同主题展开交流,来自全国的翻译专家和学者畅所欲言,碰撞思想,既紧扣学术前沿,又关注生动实践,既聚焦译法规范,又注重技术创新,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贡献了智慧。
据介绍,“中央文献翻译与研究论坛”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天津外国语大学于2015年创办,是国内关于政治文献对外翻译与研究的高端学术活动,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八届,对于提高政治文献翻译质量、拓展传播渠道以及增强对外传播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月1日起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免费参观
- 国家卫健委:四方面举措推进慢性病管理
- 内蒙古四子王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启动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不加“科技与狠活” 这座内蒙古“小庙”靠中药材致富
- 公安部:2023年持枪爆炸犯罪同比下降20%
- 中经评论:就业数据撑不住美国经济预期
- “小学生不盲从标准答案”是宝贵一课
- 上海:第二轮“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11月2日起发放 进一步拉动外来消费
- 2023年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5亿人次 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
- 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
- 2024年度美国“最安全州”排名:佛蒙特州居首、路易斯安那州垫底
- 哈萨克斯坦孔院举办阿拜箴言诗歌朗诵赛
- 美媒:美国犯罪率飙升削弱民众安全感 越来越多人为自保持枪
- 外媒:乌克兰首都基辅发生爆炸 多次传出爆炸声
- 强县富民,云和雪梨的百年光阴
- 日本新一届内阁正式亮相 在野党批内阁调整“寡淡无味”
- 马来西亚部分地区出现雾霾气候
- 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安徽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 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活动
- 城管执法人员抢走摊贩钱盒子?官方通报
- 热门推荐
-
- 外媒:世界最长寿男性去世 享年112岁
- 6700余件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首次以全文录入方式出版
- 第十四届数博会开幕 出版商展示数字化转型新成果
- 太原铁路加开京津等地46趟临客服务学生返校高峰
- 福建千人“为爱奔跑” 关爱“两癌”困难母亲与“顶梁柱”母亲
- 新疆伽师县:“甜蜜产业”采收季 农户喜迎好“丰”景
- 2023年中国累计建成28.9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 留住长城古意:超级工程的新命题
- 漂洋过海来中国“登陆”小红书,美国网友如何“用脚投票”?
- 海口⇌乌兰巴托国际客运航线开通
- 江西会昌民营经济人士: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怎样算是良好睡眠?如何提高睡眠质量?中医专家详解
- “全球第一大癌”如何防?这些人要警惕了!
- “兵姐姐”李小丽:“需要我的时候都将挺身而出”
- 拉乌尔·杜菲回顾展登陆上海 史诗级巨作《电气精灵》首次亮相中国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探“绿”:应对环境挑战 投资贸易如何逐“绿”而行?
- 防东铁路全线连续梁结构全面完成 开通后将提升中越互联互通
- 今日大寒丨腊尽春回,大寒迎年!
- 日本货币政策转向影响几何
- “双节”假期广西柳州接待游客553万余人次 “一江水”“一碗粉”成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