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李光定:一雕一刻皆匠心
中新网上饶6月10日电 (熊锦阳)“木料要根据不同的位置选择不同的树种,‘龙筋’要用杉木,因为杉木更加长、直、轻,仓板则要用樟木,因为樟木更加紧密,打钉子更结实……”走进龙舟制造厂房,木材加工时的切割声、打磨声、敲击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淡淡清香,几艘还在制作的龙舟整齐地摆放在厂房内,等待“化龙入水”的一刻。上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万年梓埠龙舟制造技艺”传承人李光定已坚守这门技艺五十余载,龙舟制造的每一个步骤他都如数家珍。
“我从小就喜欢划龙舟,赛龙舟,慢慢地我就发现同样的技术,有的龙舟入水很快,有的则要差一些。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制造龙舟,希望自己能打造出更好更快的龙舟。”据李光定介绍,上饶市万年县梓埠镇的龙舟制造手艺已经传承了几百年,“这个技艺代代相传,基本都是师傅教徒弟,徒弟用脑子记,再动手去练。”
与其他地方制造的龙舟相比,梓埠龙舟重量更轻,且船体外观仍遵循古代制式,以“龙形”为主,色彩也更为鲜艳。“有些龙舟注重‘龙头龙尾’的雕刻,栩栩如生,有些龙舟注重速度,船身更为狭长。而梓埠龙舟兼顾一体,既有生动的‘龙头龙尾’,又可以根据要求调整仓数,追求速度。”李光定介绍道。
“一雕一刻、一捶一斧,凿、刨、拉、锯,尽显功底。龙舟制造从挑选木材到整船完成下水,需要经历二十几道工序。”李光定告诉记者,学习制造龙舟是个“苦活”,他16岁就拜师学艺,光是打基本功就学了3年有余,这个阶段学徒不但要扛进扛出大小木材,还要亲手拉锯、拉线、打钉、上油……是体力和耐心的双重考验。在涉及船体龙骨弧度的学习时,由于没有标准的数据参考,学徒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改良,经过多年学习实践后方能出师造船。
李光定今年已经67岁,在龙舟制造的厂房内他一守就是五十多年,如今已经花甲之年的他仍活跃在龙舟制造一线。记者见到李光定时,他正在自家的工厂内,手持工具,仔细的为一艘龙舟的船底打磨。
“梓埠龙舟制造技艺的传承发展十分曲折。”据李光定介绍,多年前,当地龙舟制造业急速萎缩,随着龙舟制造艺人们的转行谋生,当地龙舟制造技艺濒临失传。近年来,随着赛龙舟这项古老的运动在端午节期间越来越流行,传统的龙舟制造技艺也再度“焕发生机”。
“从业50多年,我也收了20多个徒弟,他们中仍有许多活跃在龙舟制造一线。”李光定表示,质量上乘、速度优异、造型精美的梓埠龙舟受到了全国各地龙舟爱好者的认可,“我们的龙舟远销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地,有些龙舟甚至远销海外。”
在李光定的龙舟制造厂房内,摆放着许多工具,除了传统的油刷、锤子、腻子刀外,激光弧线仪、水平起吊机、木材切割机等现代器具也一应俱全。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在梓埠龙舟的制造过程中融为一体。
“传承不是守旧不变,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而发展。以前我们制造龙骨弧度,需要几个师傅把五六条高矮不同的木凳摆好,再把龙骨落在凳子上,用蛮力将龙骨往上顶,借此撑出一个弧度,费力不说,若人力不均还会导致两侧龙骨之间产生误差。”李光定说,“现在,弧度可以用激光弧线仪比对,可以完全按照客户定制需求设定。并且两台水平起吊机同时发力,不到几分钟就可完成以往需要五六个人半个多小时的工序,精准还省力。”
如今,李光定更加注重为梓埠龙舟赋予新时代的活力,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他在造船用材、制作技艺、款式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设计,开发出了多种新款式龙舟。
“更加多样化的款式让更多人喜欢上了梓埠龙舟,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从事这个曾经的‘苦行当’。”李光定说,自己的儿子李贤涨现在也是一名龙舟制造艺人,他的很多独到见解经常让自己眼前一亮。“我儿子设计龙舟会结合流体力学、美学等知识,运用电脑精确计算龙舟的各项数据,还会使用玻璃钢油漆增强龙舟的耐用性。在我看来,这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技艺的创新和发展,正是他们这些积极探索的年轻人,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92岁传媒大亨默多克正式宣布卸任 长子将接棒
-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共商蓝色经济发展 “蓝碳”交易助力“零碳办会”
- 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暴雨致京广铁路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家庭防疫消毒慎用紫外线设备
- 探访“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良木不语千秋画 榫卯无言万古诗
- 多部门发文推动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 登山、游船、寻故里 体验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 国际识局:尹锡悦陷入政治麻烦,因为爱情?
- 前4个月北京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91%
- 系列戏曲绘本上海首发 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六大剧种艺术风貌
- 新疆“油画兄弟”的五彩喀什情
- 首架“亚冬号”主题彩绘机在沪亮相
- 网友玩阅读游戏,分享纸质书之趣
- 哈铁96小时连续奋战抢修 滨绥铁路全线恢复通车
- 北京国家一级博物馆数量居全国之首
- 报告:消费者对2023年演出体验综合满意度高 三大问题待解
- “援藏大棚”跨越高原落地西藏年楚河畔 1800余户农牧民受益
- 北京:对自行车竞速行驶行为开展严格管理、依法处罚
- 上海张江初步形成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 发展势头强劲
- 热门推荐
-
- 总台记者探访丨匈塞铁路有序建设见证中欧合作开花结果
- 美国加州洛杉矶县海岸发生4.1级地震
- 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昆明召开:“中国博物馆事业步入黄金时代”
- 山西警方打掉横跨2市6县吸贩毒团伙 缴毒60余斤
- 第七届全国金融业联合会联席会议在海口召开
- 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考古:发现天津明清城市基点
- 专家分析丨美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 抗通胀目标难实现
- 林阳:我、我们,和一个正在远去的时代
- 福建永定:“独角戏”送上门 助力“折翼天使”逐梦
- “一山一拳”打造一座城的高能级文旅
- “镜游青海”摄影作品展为游客献上视觉盛宴
- 数百万智能手机“集结”:可绘地球电离层全面地图改进全球定位系统
- 大运河沿岸九城市书法篆刻作品在河北香河大运河畔联展
- 2024年春节档市场数据洞察报告出炉:女性购票用户占比进一步提升
- 广西精品剧目创意杂技剧《百越稻盛》在马来西亚首演
- 国际最新研究:3D打印出更逼真义眼 外观更自然适配度更好
- 粤北古城连州桃花盛开 游客踏春赏花乐趣多
- 提升石窟寺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水平
- 孔子文化体验活动在马来西亚举行
- 2024全球豫商大会初步达成89个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