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玩阅读游戏,分享纸质书之趣
“书架上有多少书,买来就再未翻开过?不如从一次‘游戏’开始:把书翻到第111页,读完,并拍照和大家分享。”豆瓣上,#把书翻到第111页#话题,引来2800多位网友的参与,有近400万次的浏览。很多网友拍下了某本书的第111页,同时上传的还有自己对这本书或者这一页的读后感。记者注意到,与书架相关的话题还有不少,比如“用十本书了解我”等,最终都或多或少地导向同一个话题,那就是“你为什么还在坚持看纸质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通过一页去认识一本书
#把书翻到第111页#的话题发起人表示,“第111页,既不是开头,也不是结尾,也许刚好是作品令人倦怠或引人入胜的时刻”,其灵感来自法国的一个文学奖:从每年的文学作品中评选出最好的第111页。这个“荒谬”的文学奖的评选依据是:可以通过一本书中的一页来判断其整体的质量。
不少网友表示,看到话题就冲向书房,找到了书架上自己最爱的那本书,哗啦哗啦地翻找第111页,这个过程有点像在做游戏,也像在寻宝。每一本书的第111页都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有网友上传的是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第111页只有三行:“像一条蛇,等你打我的七寸;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一次粉身碎骨;还是一次脱胎换骨。”有网友留言说他也正在看这本书,才到第97页。还有网友说,这一页看着很有感觉,想看一下诗的前半段。也有网友在情感上被击中,留言说“绝了,这就是我面对我喜欢的人的感觉”。
有趣的是,在这个话题里,多位网友分享的是同一本书的第111页,可谓缘分妙不可言。比如上文里两位网友都提到了《月光落在左手上》,还有网友分享的是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集《二十首情诗与绝望的歌》,第111页的篇名为《遗忘》,他拎出了其中的一句,“我用我的吻将你钉住”。很多网友留言说,不用看内容,只看封底就认出是这本书。更有网友表示,话题里有位叫李斜阳的网友,分享的也是这一页。
有位网友发文“在室内想象开花的山坡”,他翻找之前拍下的诗,恰好就在第111页,“你在想什么就直说:花园不是真实世界”,这来自露易丝·格里克诗集《野鸢尾》的第111页。有网友刚好早上拿了快递,收到的又是几本书,“书实在太多了,拿到《潮汐图》,立刻翻起来,第111页正好是辑封,‘蚝镜’,在这两个字间打转,很快陷了进去”。还有网友直接上传某本书的第111页后,发文让大家“猜猜是哪本书”。留言中确有网友说出了正确的书名,甚至又推荐了几本风格相似的书。
每十本书的叠加可能是一段回忆或人生
不少网友在#把书翻到第111页#话题里上传了9本书,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从这些书大体就能了解到一个人在阅读上的偏好,而刚好有一个话题就是#用十本书了解我#。
有网友把这一话题当成了一次自己的阅读盘点,该网友说,此前看到樊登讲的读书法,“读书要建立的底层积累: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知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他深有感触,于是对自己读过的书,做了一次简单盘点和分享,甚至还将未读完和未读懂的做了标注。
“在25岁之前,这是我的明信片。”有网友为自己选出的十本书做了这样的概括。他分享的是,《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荷尔蒙的15岁,悲伤的逃亡”;《我的天才女友》(埃莱娜),“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大的敌人,友谊不仅关于爱,也关于恨”;《黄金时代》(王小波),“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追风筝的人》(阿米尔),“我们有什么权利指责别人的过去,来吧,这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破碎故事之心》(塞林格),“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向死而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维格),“我亲爱的偏执狂”;《英国情人》(杜拉斯),“我们这一辈子都在怀疑,到底能不能永远相爱”;《我认得人类的寂寞》(废名),“我听见细菌,在拆毁我的宇宙”;《百年孤独》(马尔克斯),“世间所有,唯有孤独永恒”。该帖引来很多留言,不少网友表示,这10本书与自己的重叠率最高,基本上全都看过。
记者看到,这个话题里还有“知识盲区”集合帖,有网友晒出了摞起来的10本书大合照,直接震惊网友,全是超级厚的英文书,被调侃“楼主是学英语的吗”,“这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我猜大家的内心独白八成是:我发现我也没那么想了解你”,“没有一本是认识的,直接过来看评论区”,等等。
有网友上传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娱乐至死》《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悲惨世界》《我的相亲路上满是珍禽异兽》《百年孤独》《买房可以很简单》《扫地出门》《颈椎病康复指南》《活着》,这十本书,简称“人这一辈子”。大部分网友在留言里发的是“哈哈哈哈哈哈”,更有网友说,这十本已经看过五本,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已经走过了半辈子。
“纸质书情怀”令人痴迷
从网友们在话题中的发布和互动可以看到,每一本书的第111页,或者每十本书的叠加,都可以是一段岁月的陈述,于文字和思考之中给予一些解释。通过一页纸去认识一本书,或者通过十本书去了解一个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阅读之路不再彷徨。
记者还注意到,在电子书风靡的当下,这两个话题里,网友们晒出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纸质书。因此也有一些网友说出了还在坚持看纸质书的原因:除了有些书还未出电子书版本外,纸质书在读书时带来的那种氛围感是大家很看重的,也是电子书所无法给予的。
有了各种读书APP后,似乎不叫“读书”,而叫“看书”,可以随时随地“看”,在地铁、高铁里,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随意拿出手机来看,很便捷。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种看书方式,给大家提供的主要是一种“情绪”“感觉”的价值。
而看纸质书的感觉很不一样,完美的书籍形态有诱导读者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看到书的样式,摸到纸张的质感,翻书时书页或强烈或轻柔的响声,闻到纸和墨的味道,用心品味书的细节,这些都带给阅读者不同于电子书的感受,有一种厚实又踏实的情怀在其中。
每当站在自己的书架前,翻翻上面的书,回忆起一桩桩一件件的买书经历,记忆的画面一幕幕,就像与老朋友见面,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而再打开书,那或磨破或折叠的书角,那用铅笔或水笔划的杠杠,某一页上自己写下的关于当时心境的一句笔记,甚至那时的字迹,都会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南大学留学生毕业典礼上“秀”诗词:愿做一名文化使者
- 带状疱疹疫苗冲上热搜:3207元两针,该打吗?
- 国际锐评丨菲律宾当心被植入“特洛伊木马”
- 永州男子新疆勇救落水者
- 北京中轴线带火老字号,“中轴美食”相关搜索量增长365%
-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成支撑北京经济增长重点产业 增加值首超7000亿元
- 从“滞留”到“重聚”的“瓜州之约”
- 超级IP开启新故事 一起来听丝路上的“景德”浪漫曲
- 中企实施缅甸“无电村”光伏示范项目建成发电
- 青海消防开展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 黄河臂弯揽青绿——山西运城做好盐湖及城市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探索与启示
- 澳总理7年来首次访华 为稳定双边关系迈出积极一步
- 税务部门推出进一步服务广交会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浙江省审计条例》将施行 加强公共资金等领域监督
- 透过增值税发票看经济亮点
- 新疆库木塔格矿区一号露天矿项目(筹备期)举行开工仪式
- 江西出台若干措施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中国故事共创会|在“户外运动天堂” 洋网红挑战“飞檐走壁”
- 商务部: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 晋北古长城脚下“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 热门推荐
-
- 意大利世遗专家参访杭州西湖:“比马可·波罗描绘得还要美”
- 带娃上班两不误,“妈妈岗”如何帮妈妈们重返职场
- 江苏扬州首届咖啡文化周启幕 探索城市生活新消费场景
- 2024年广东国际青少年书画比赛优秀作品分享会在广州举行
- 江西首个地铁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 中新健康丨疾控专家:远离夏秋季食源性疾病 辨别食物中的“致命杀手”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十大典型理赔案例
- 薛澜:选择人工智能技术是来帮助人类而不是替代人类
- 许冉首次以京东CEO身份亮相:未来聚焦极致低价
- 新雪季吉林百场冰雪主题活动引海内外游客闯东北
- 拜登称美国将持续向乌提供武器 重申支持乌克兰
- 黑龙江省公布“圈养东北虎基因组”重要发现
- “吴昌硕180周年诞辰书画印巡回展”走进马六甲
- 阅读北京举办主题盛典 首届大运河国际阅读文化节启动
- 海南台风后未发生传染病疫情
- 长江流域宁马段非法采砂问题基本绝迹
- 金观平: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 俄乌冲突延宕两年,2024能否迎来转折?
- 增发1万亿元国债,释放什么信号?
- 棉花和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新疆巴州成立并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