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五大展望
2023年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股票发行注册制从全面落地到逐步走深走实,分红、减持等各项政策不断优化。走进2024年,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也有了新的期待。2024年,资本市场改革将全面推进,相关配套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北京商报记者从公司质量、新股发行、退市出清、监管态势、对外开放等五大维度,展望2024年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资本市场“晴雨表”功能主要通过上市公司来体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2024年资本市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023年12月初,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将扎实推动新一轮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落地,突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建设。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分红等制度安排,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督导上市公司规范治理、诚信经营,支持更多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助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1日,A股市场共有5335家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87.66万亿元。其中实体经济公司数量和规模占比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未来,分红、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各项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结构将持续优化,助力存量公司做优做强。
展望2024年,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预计监管层会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检查,打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大股东违规减持、信息披露不规范等行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吹哨人制度,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科学合理常态化发行新股
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A股市场上共有313只新股发行,共募集资金3565.39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募资份额占比逾七成。
这一新股发行数量与2022年相比出现下滑,2022年共发行424只新股,融资额5868亿元。主要是2023年监管层阶段性收紧IPO所致。
2023年9月中旬,证监会表示,证监会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在充分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
2024年,在新股发行方面,预计将继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常态发行。德勤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测,2024年,A股IPO市场将会有260—330只新股,融资大约2670亿—3170亿元。
截至2024年1月1日,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A股IPO在审企业为727家,其中创业板在审企业数量最多,为255家,沪深主板合计214家,科创板114家,北交所144家。
加速出清问题股
严把“入口关”的同时,2024年,资本市场“出口关”也将进一步畅通。
2023年,共有44股遭强制退市,退市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其中,20家属于交易类退市,出现大幅增长。截至1月1日,*ST华仪、*ST柏龙、*ST泛海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已经停牌,等候交易所作出最后的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科创板迎来首批退市企业。因涉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多项违法行为,退市泽达、退市紫晶告别A股。
2023年12月29日,沪深交易所进一步优化退市风险公司披露规则,发布《退市风险公司信息披露指南》,明确财务类退市风险披露时点及提示频次、规范股票收盘价低于1元的退市风险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对于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的公司要求其及时披露违法违规事实触及强制退市的具体情况等。
上交所表示,下一步将以全面加强监管为重点,督促退市风险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依法依规推进各项退市监管工作,坚持“应退尽退”,促进市场优胜劣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交所同样表示,将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重点任务,督促退市风险公司有效揭示退市风险,增强市场可预期性,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严监管违法违规
2024年,对资本市场上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毒瘤”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保持“零容忍”,从严监管。
2023年,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个股数量同比大增,全年共101股遭证监会立案,其中逾九成个股涉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加强监管”一直是监管层发声时的关键词,易会满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机制,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追责体系,“零容忍”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同时,与有关方面一道,防范好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传递共振。
交易所也对此不断表态。诸如,深交所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表示,着力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把从严监管理念贯穿交易所监管工作各环节,以强监管严监管彰显公平正义、维护市场秩序、提振投资者信心。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化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协同,增强监管合力。
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正不断加快。
2023年,北向资金全年累计净买入437亿元,连续10年净买入。2023年4月,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上线实施。监管层正不断优化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投资标的范围。此外,2023年内多家上市公司互联互通存托凭证在欧洲市场发行上市。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统筹开放和安全,稳步推进市场、机构、业务的立体化开放,深化拓展互联互通,便利跨境投融资,同步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
在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扩大与境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增加跨境投资渠道、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等措施,吸引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促进资金的双向流动和市场的发展。同时,国内投资者也将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的投资。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葫芦岛强降雨已造成10人遇难 1人因公牺牲 14人失联
- (身边的变化)吉林最美农村路:阡陌纵横通富途
- (第七届进博会)中意临港创新合作产业园在沪发布
- 中国西北丝路冰雪游招揽“全龄”游客
- 国家药监局:扎实推动医药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投产
- 新型冷却系统能效为标准空调两倍
- 这些展馆组织活动能参观,为何游人却吃“闭门羹”?
- 深夜北京西站,等待回家的人
- 房企境外申请“破产保护”怎么看
- 沪港人士在沪共话创新 未来产业拓两地发展新路径
- 玩转金秋 吉林邀中外游客享受“最美‘驾’期”
- 广西警方捣毁一特大贩毒团伙 缴获海洛因1.88公斤
- 2024年服贸会开幕 “首秀场”共享全球服务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就基辛格逝世发表署名文章
- 读书能缓解焦虑吗?
- 山西博士后“追光者”: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 移动互联时代,大熊猫是如何成为“顶流”明星的
- 中泰石化年产25万吨聚酯短纤项目投产仪式在新疆库尔勒举行
- 叙利亚外交部:美军持续掠夺叙利亚石油等资源是“土匪行为”
- 伊朗驻叙使馆遇袭事件已致13死 联合国谴责!
- 热门推荐
-
- 特朗普在佛州进行投票,自称对赢回白宫“非常有信心”
- “吉林水田第一县”迎丰收 预计增产5000万斤水稻
- 赖声川故乡的“戏剧小镇”激活年轻人戏剧梦想
- 福建前三季度对东盟贸易额突破3200亿元
- 青海3年依法惩治448名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
- 读懂老年人“埋”在短视频里的情感需求
- 广东全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对接行动
- 武当山风景区8月3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 日本北海道利尻山发生雪崩 致1人死亡1人受伤
- 甘肃项目环评审批逐“绿”而行
- 中国首个“世界儿童是一家”儿童村在武汉成立
-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我国广告业稳定增长
- 民族学专家学者齐聚青海 为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步伐建言献策
- 为了千家万户,他们选择在高温下坚守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出院居家治疗
- 2023年浙江公安查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180起 同比增长29.2%
- 消防救援力量已在甘肃积石山震区救出被困群众2人
- 1月8日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枸杞国检中心”落户宁夏
- 港股失守16000点关口 专家:后市审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