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企业抢抓发展机遇
传统元素与现代服饰结合,吸引喜爱国潮的人群“种草”,市场前景广阔
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企业抢抓发展机遇
阅读提示
近年来,注重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吸引喜爱国潮的人群“种草”,带动了文旅新风尚,相关企业纷纷入局。专家表示,抢抓新中式服装发展机遇,要坚持本质为中,形式为新,让古典与现代保持深度链接,赢得更大市场。
穿着马面裙去参加毕业典礼,一身汉服游走在樱花林中,刺绣马褂休闲中透出一丝贵气……近年来,新中式服装火爆“出圈”。立领、方襟、盘扣、刺绣、织锦,种种传统中式元素走进日常生活,和衬衫、西装、一步裙等现代服饰相结合,吸引喜爱国潮的人群“种草”。
“种草”热潮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装市场规模已达10亿元级别。
抢抓新中式服装发展机遇,专家认为,要从产品内核入手,推进传统服饰研究,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提高服装的时尚感和实用性。
新中式服装带动文旅新风尚
“洛阳让我人生第一次穿上了汉服,很有沉浸感,一下子就放松下来。”近日,珠海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身着浅蓝色立领对襟明制袄裙夜游洛阳,引发网友关注。
董明珠体验的洛邑之恋汉服馆坐落在洛邑古城南门附近,周边是汉服馆一条街,店内服装不仅有唐制汉服,还有明制、宋制、异域风情等多种品类。
时下,来洛阳体验汉服、感受古都“穿越”成为一种潮流。洛邑古城内,裙裾飘飘的游客,置身唐代酒楼、宋代商铺,不辨古今;社交媒体上,“穿新中式赏花”成为洛阳旅游的独特打开方式。除了“汉服+造型+拍摄+写真”一条龙服务,“汉服+演艺”“汉服+剧本杀”“汉服+研学”等全新业态组合更从多维度丰富了游客在洛阳的旅游体验。
谈及新中式服装火爆的原因,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副教授孙有霞表示,在设计理念上,新中式服装更注重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借鉴了汉服中的某些元素,如立领、宽袖、对襟等,并进行现代化的改良和创新。“本质为中,形式为新,新中式的新,正体现在更加追求日常穿搭的简约与实用感,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融合,完成对服饰的多元化探索。”孙有霞说。
“新中式服装火爆的背后,折射出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邓兆萍认为,新中式服装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鲜活表达,根植于国人极高的文化认同感。
企业抢搭发展快车
马面裙也是时下的潮流服饰,由此带动企业产销两旺。据了解,作为马面裙粘胶长丝面料龙头企业,新乡化纤年产能高达9万吨。由于新中式潮流带动人造丝需求增长,该企业粘胶长丝各品种价格上调1000元/吨。
走进郑州大观国贸服装批发市场,女装店铺内模特所穿、“C位”所挂,目之所及,皆是新中式服饰。二楼的一家女装店铺内,负责人石千龄来回穿梭,为前来拿货的顾客打包。
记者在店内观察到,一单450元的交易在10分钟内达成。石千龄表示,店内日均营业额为7000元至8000元,有的顾客一次性提走近4000元的货物,足见新中式服装受到热捧。
据了解,3年前,该批发市场内经营新中式服装的商户数量寥寥无几,如今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几十家。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女装品牌企业也在悄然入局,搭上这趟新中式服装发展的快车。
新中式服装品牌萱妃雅运营经理武磊表示,为了迎合消费潮流,公司在被人们誉为“汉服之都”的山东曹县成立了马面裙加工厂;为了解决面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又在浙江成立了面料厂。春节过后,赶上马面裙销售热潮,订单源源不断,两个工厂加足马力,昼夜生产不停。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近3年来,新中式服装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5月以来,以汉服写真、新中式写真等为代表的国潮服饰写真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0%,相关评论量增长超320%,汉服旅拍新玩法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
通过产业链协同找到更大舞台
被流行趋势眷顾的同时,新中式服装也面临着更具挑战的供应链和技术瓶颈。业内人士称,一方面,国风面料供不应求,市面上也存在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另一方面,新中式服装通常具有复杂的设计和独特的工艺,需要高水平的工艺技术和精细的生产管理。
“一个行业共识是,新中式服装商家应有自己的工厂,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产品和技术。”武磊说,因为新中式服装的加工环节相比其他服装要多一些,做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出纰漏,品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强化产业链协同。
纺织服装一直是河南传统优势产业。2023年6月,河南将纺织服装作为千亿级产业链重点培育壮大;随后印发《河南省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加强供需对接,加大资源、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力度,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表示,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新中式服装产业提供丰富的文化支撑和设计灵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服装品牌。
如何让新中式服装找到更大的舞台?李刚建议,一方面,要从产品的内核入手,推进传统服饰研究,培育植根传统、设计在线、品质优良的品牌;另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抓住消费结构升级的新机遇,选用新材料、引入新工艺、运用新技术、制定新标准,不断提高服装的时尚感和实用性,让古典与现代保持深度链接,赢得更大市场。
(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葛慧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元旦假期异地酒店订单占比近七成,商家力拓防疫“暖心房”
- 美英澳三国首脑即将会面,事关核潜艇交易!
- 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开幕 81部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
- 闽南话语言模型等多项成果在厦门发布
- 治狗患的重点在于管住人
- 吉林舒兰洪灾后及时补种“秋菜” 减少农民损失
- 东北地区及山东等地有较强降雨 南方高温天气固若金汤
- 无法忍受!她发长文后辞职
- 广西构建主动健康服务体系 推动五级主动健康中心全覆盖
- 今年新疆双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4000列
- 甘肃“圣境甘南”发邀请函:节会为媒放大“心灵之旅”效应
- 云南临沧警方在中缅边境查获走私名贵木材4.5吨
- “去美元化”不可逆转
- 消化不良、食欲不佳、反酸烧心…年后给胃肠减减负
- 警惕新型骗局 防范金融欺诈
-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 康复行业人才急缺!我国超1000万人患这种病!还有这些误区,家长必看
- 数字人民币在微信内应用“扩容” 已接入数百万家商户
- 巴西登革热确诊及疑似病例总数超200万例
- 热门推荐
-
- 沈阳:“老字号”呈现行业类型多元等特点
- 工人突发高烧进了ICU 病原竟在空调
- 美国海军承包商一飞机在演习中失联坠海 致3人死亡
- 上海徐汇区一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目前火势已被扑灭
- 北京人艺《茶馆》再“开张” 以“镇院之宝”纪念老舍诞辰
-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5.5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国藤校青年的“枪杀CEO”之路
- 【新春走基层】以“震”为令 为新家园“把脉”
- 江西集中签约逾10亿元跨境电商项目
- 欧洲中央银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 十年了,爸妈和我,还在N刷这部剧
- 中国夜游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 长沙等城市夜间消费活跃
- 内蒙古发现龙形蚌饰 填补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象空白
- 厄瓜多尔销毁超21吨可卡因
- 美无底线对华科技打压,或拉拢韩国入“芯片阵营”
- 2024年春运期间 青海省预计旅客发送量将达到700万人次
- 自动驾驶技术加速落地,算力能为车路协同带来什么?
- 雅万高铁5月22日开始联调联试
- 市场监管总局:前三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5.3%
- 湖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设中医药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