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底线对华科技打压,或拉拢韩国入“芯片阵营”
【环球时报驻美国、韩国特约记者 李准 张静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倪浩 丁雅栀 韩雯 牧之】多家外媒1月31日爆料称,美国政府已停止向该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正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英特尔和高通等公司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1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底线、无理打压中国企业。外媒注意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之际,美国对华动作不断,继拉拢荷兰和日本加入对中国芯片打压的阵营后,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的最新表态也被媒体解读为,韩国似乎也有意加入美国主导的这一阵营。《日本时报》评论称,华盛顿一直在利用经济工具实现外交政策目标——向北京施压,为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不惜扭曲自由贸易原则。中国学者警告称,虽然布林肯将访华,但如果美方不修正、不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改善恐怕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
赤裸裸的科技霸权
路透社和英国《金融时报》1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已停止向美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包括5G级别以下的产品,如4G、第六代和第七代无线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计算和云项目等。多名熟悉美国出口许可证申请的人士表示,美国企业目前仍在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对华为出口产品,但近期部分申请的批准遭到拖延,各方仍在等待进一步更明确的消息。对于相关报道,美国商务部发言人仅表示,将“不断评估我们的政策和法规”。华为公司未直接评论相关报道,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当天在微博中表示,创新技术来之不易,华为将不惧挑战,坚持投入研发,不断攀登向上。
彭博社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超威半导体公司(AMD)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这意味着,华为的手机和智能硬件设备未来无法使用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电脑产品也无法采购英特尔的芯片。报道称,若这项政策获得通过,所有美国供应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申请都将被拒绝。知情人士称,该政策还处于早期讨论阶段,可能于5月获得通过。
“中方对有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我们正密切关注有关动向。”毛宁1月31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这种做法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有损国际社会对于美国营商环境的信心,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权。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1月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如果拜登政府落实这一政策,华为电脑和手机两大领域的消费者业务将受到影响。但也要看到,近年来,中国已经着手大规模增加生产线,华为也在做相关准备,因此,美国不发许可证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国芯片自给自足的进程。
近年来,为了打压华为,美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2019年,特朗普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对于向华为出口美国技术实施严格限制。2021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布一份清单,列出所谓“对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风险的通信设备与服务商”,华为、中兴等5家中国科技企业榜上有名;2022年11月,该清单正式启动。但即便如此,中美这一时期在科技领域仍有最基本的合作。特朗普政府并未叫停美国商务部继续向高通、英特尔等公司发放出口许可证,允许这些公司为华为提供与5G无关的技术产品,例如高通在2020年获准向华为出售4G智能手机芯片。而拜登上任之初也延续了这一政策,华为的供应商在2021年4月至11月期间获得了价值610亿美元的出售许可证。
美媒分析称,拜登政府酝酿的最新动作是对华为“下死手”,明确谋求中国企业在未来科技的发展赛道中出局。《华尔街日报》称,如果美国政府推进这一行动,将标志着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高风险冲突炮火再起。“新美国安全中心”技术专家拉瑟尔称,美国最新举动部分原因是,与4年前专注5G时相比,华为公司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向海底电缆、云计算等领域扩展业务等。美国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中国事务高级副总裁特里奥洛表示,美国商务部此举将对美国供应商的收入产生重大影响。
韩国想步荷日后尘?
在对华为酝酿最新行动的同时,美国近期不断撺掇盟友,共同阻止中国对半导体等技术的研发。据韩联社1月31日报道,对于美国的对华芯片限制,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当天宣称:“世界希望中国能够以规则为基础,展开经济、社会、政治、外交运营,韩国也将共同参与。”他同时强调,韩方正与中方就有关问题保持沟通和磋商,争取避免韩中关系受到负面影响。韩联社认为,韩德洙这番言论是在暗示韩国参与美国主导的对华半导体限制的可能性。多家外媒此前披露,在1月27日结束的谈判中,美国、荷兰、日本三国就限制向中国出口部分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达成协议,荷日同意将美国去年10月针对中国采取的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本国企业,包括荷兰阿斯麦、日本东京电子和尼康等。
中国外长秦刚1月30日与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电话时强调,中国愿同荷兰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乱的国际贸易环境。秦刚强调,开放务实是中荷关系的最大特色。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为中荷合作带来更大机遇。中国愿同荷兰加强多边领域合作。胡克斯特拉表示,荷方愿同中方密切各层级交往,深化经贸、军控、防扩散、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荷方将继续以负责任方式处理对华经贸事宜。
美国“不惜扭曲自贸原则”
《日本时报》1月31日评论称,华盛顿一直在实施所谓“经济治国”方术——利用经济工具实现外交政策目标——向北京施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将自由贸易视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原则,但现在为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不惜扭曲这一原则。美国之所以试图保持技术优势,阻止中国的崛起,是因为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是下一代军事技术,在这些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与保持军事优势直接相关。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美国商务部这次加大对华为打压的时间节点也值得玩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据报将于2月5日至6日访问中国,这将是他担任国务卿两年来首次访华。香港《南华早报》1月31日援引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学者裘德·布兰切特的话称,北京将与布林肯展开对话,旨在减缓“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一些行动”。美国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东亚项目首席主任迈克尔·史文1月30日在该智库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表示,布林肯需要与中国重新接触,并同中方讨论如何改进危机预防和管理的工作,这在中美关系中从未如此重要。史文警告称,台湾和南海议题是美中关系紧张的最主要核心,若不谨慎管控,将可能失控而升级为冲突。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月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方按照国家利益和对话诉求制定对华政策,其根本是要保持美国对华的战略优势,赢得对华战略竞争。在这种思维之下,美国一定会择机出台一些对华不利的政策。虽然布林肯计划2月初访华,与中国讨论防止发生冲突的“护栏”,但如果美方不修正、不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改善恐怕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环球时报李准 张静 倪浩 丁雅栀 韩雯 牧之)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远离河道!浙江新安江水库今晚加大泄洪
- 那达慕竞技场上的“她力量”
- 步步向前丨看2023半年经济 民营经济担当“生力军”
- 领展逐步统一旗下物业品牌 京通罗斯福广场更名
- (聚焦中非合作)中非企业家找到新商机
- 劝阻老人参与非法集资 济南“反诈奶奶团”走红
- 生鲜货物进口更便捷(消费视窗·提升供给体系 促进消费增长①)
- 韩法院发布对尹锡悦逮捕令 所涉罪名为“内乱头目”
- 乌媒:乌克兰首都基辅拉响防空警报
- 福岛核电站采集装置摄像头异常 东电:或因辐射过高导致
- 普京签令撤销对这一条约的批准 美国务卿布林肯回应
- 从假日数据看目标万亿元的吉林旅游如何“出圈”?
- 第十届北京高校兵棋推演大赛落幕
- 阿曼首都一清真寺附近发生枪击已致4人死亡
- 爱奇艺影业出品邱礼涛新作《绝地追击》8月25日全国影院上映
- 罗贻从艺七十周年艺术展于中国国家画院开幕
- 第六届进博会:约3000家企业签约参展 已发布700余项采购商意向需求
- 以电影形式聚焦“热搜背后的故事” 《热搜》研讨会举办
- 烟火气、特种兵式旅游等入选中国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 珠江流域片跨省河流水资源调度方案体系全面建成
- 热门推荐
-
- 金砖国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每天售出200万本!图书市场搭上抖音电商“快车”
-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召开:扎根生活记录时代温度
- 河北地震局:经分析研判,河北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中新健康丨上海科学家新发现为肿瘤、器官损伤等疾病治疗带来新策略
- 10组数据“透视”高质量发展
- 记录《长津湖》幕后的纪录片热映 “个十百千万”包含每个电影人的名字
-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不在于指数多少而在于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制度
-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外资加速“抢滩”中国资本市场
- 昆仑万维方汉:Sora时代,紧抓SOTA红利
- 湖北荆门市博物馆新馆开馆 展五千余年人文历史
- 西安发现我国古代最早五桥并列遗址
- 哈萨克斯坦外长对阿曼进行正式访问
- 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让微短剧更好服务观众
- 莫斯科四个机场临时限制航班起降
-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 患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和治疗?一文了解
- 上海率先获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审批权
- 中国电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行业人士探讨“数字化转型 ”
- 逾5万民众天安门广场观升旗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