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字牌科技小院里的年轻人
宿舍在村里,教室在田间,出门骑电动三轮车,点不到外卖……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远和薄昊杨的读研生活有点“另类”。
她们所在的村叫西槐庄村,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是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2020年,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在西槐庄村建立科技小院,把农业科研人员、学生引到村里,帮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当地需求进行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王思远、薄昊杨的导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冲带领团队驻扎下来,两个年轻人与西槐庄村的缘分就此结下。
近日,《中国新闻》报记者走进西槐庄村,听这些年轻人讲述“统”字牌科技小院里正在发生的故事。
村民需求在哪里,课题就在哪里
“5月上中旬黄瓜要上市,下旬番茄成熟,6月西瓜、哈密瓜就要准备采摘、售卖,再之后还有贵族南瓜、贝贝南瓜……等到9月,就是下半年的‘重头戏’——冰淇淋萝卜。”薄昊杨掰着手指头,向记者介绍西槐庄村种的果蔬。
如果时间退回到4年前、科技小院还未建成时,这番介绍会精简成两个字——萝卜。彼时的西槐庄村由于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除了8月至11月的种植期,大量土地都处于撂荒状态,村民收入不高。王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一年至少三季有作物收获。
袖珍西瓜、牛奶珍珠玉米、樱桃番茄……新品种被王冲和学生们陆续引入西槐庄村。王思远瞄准的是黑皮花生,“不仅富含硒元素,其成熟期还恰逢村内农作物的空档期。”她与导师商议后,决定将黑皮花生作为研究重点。
而薄昊杨的课题前后经历了三次改变。最初她准备研究西瓜,后来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又改为洋葱。2023年冬季,西槐庄村下半年的主导作物冰淇淋萝卜裂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王冲的指导下,薄昊杨最终确定了这个研究方向。
在王冲看来,这正是科技小院的意义所在,“农学生就是要走进乡土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学会实事求是,联系群众。”
王冲与科技小院结缘是15年前在河北曲周的科技小院里。当年7月,一场大风造成曲周大面积玉米倒伏。按照当地农民传统做法,要赶紧将玉米扶正。但科技小院的学生从玉米栽培专家那里得到的建议却是“不扶”,因为植株可以自行恢复,人为扶正反而会造成玉米茎部折断。同学们骑着电动车挨个儿通知村民,不要扶起倒下的玉米。最终,“不扶”的玉米地的产量不减反增。
王冲说:“科技小院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为乡村带去了多么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村民需要的只是在这种时候,有人能告诉他们‘扶’还是‘不扶’。”
从11万到突破100万
学生们刚到村里时,有不少困扰。有的村民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教科书上的专业术语。但渐渐的,文绉绉的学术术语在双方的对话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话。后来,王思远还建了一个微信群,便于西槐庄村的村民随时与他们联系。
在微信群里,即使遇到答不上来的问题,学生们也不说“我不会”,而是说“我来给你想办法”,然后通过查资料或“摇人”求助去找答案。慢慢地,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从“一问就倒”变成了“百问不倒”。
种出好吃的果蔬,还要想办法把它们卖出去。在村里的支持下,学生们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共同为当地农产品设计出“西槐庄园”商标标识,并通过线下团购、线上直播带货、开设网店、开发“共享菜园”等多种方式营销。与此同时,村里也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办理网店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与快递公司协商寄件费用等工作,都由西槐庄村第一书记王泽浩承包了。
“西槐庄村委会离小院只有30米,我们和小院同学天天都会见面,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王泽浩说。
西槐庄村的账本记录下科技小院建成后村里的变化:同样是村集体20余亩地,2020年时种植收入只有11万元;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34万元;2022年,70万;2023年,突破100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每次提到西槐庄村,王思远都说的是“我们村”。和王思远同级的贾少乾也在西槐庄科技小院里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今年7月,他即将成为通州区永乐店镇的选调生,以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继续服务乡村。西槐庄村也真正变成贾少乾的“我们村”。
发挥统战力量 小院做出大文章
在王泽浩看来,建立科技小院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3年,在种植冰淇淋萝卜时,西槐庄村雇用了十几个村民,他们当年人均收入增加了4万元;萝卜丰收后,村集体先给每个村民发了10斤,然后让村民当“销售”出门卖萝卜,根据代销的数量多少给予5-10元不等的返利,参与村民最终每人分到2000多元……“带动和发动村民,才是乡村振兴最根本的出路”,王泽浩说。
在京郊,类似西槐庄村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延庆区的唐家堡科技小院,北京农学院的师生帮助村里发展猕猴桃等特色浆果种植,助农增收60余万元;在密云区黑山寺村科技小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用板栗壳、蘑菇渣等农林废弃物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就地处理,黑山寺村借此成为北京首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在延庆区上水沟村科技小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师生们开展“流苏茶科技示范项目”,不但助农增收,还荣获了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项目。
自2018年在密云西邵渠村建起京郊第一所科技小院起,5年时间里,北京市委统战部整合资源、汇聚力量,陆续在京郊建成了87所科技小院,辐射带动300多个村,累计解决5600余人就业,实现农民技术培训4万余人次,打造了一个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北京模式。
2023年,北京市委统战部制定了《北京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年行动计划》,未来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电商小院”“生态小院”“文旅小院”等。
当天采访即将结束时,西槐庄科技小院亮起了彩灯。夜幕中,小院熠熠生辉。门口路过的村民举起手机拍照,熟络地跟学生们打招呼。“统”字牌科技小院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刘军 尹李梅 报道)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话剧《塔河人家》上演 深情演绎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 美国总统拜登被指“记忆力差” 白宫猛烈回击特别检察官
- 乌官员:乌克兰将与美国开始安全保障谈判
- 调研报告指海归创业首选上海
- 俄语原版音乐剧《恶魔奥涅金》京城首演 再现俄式悲怆浪漫
- 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古典人权观,有何异同?
- 鹰厦铁路改造 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文化中国行丨北京中轴线的中是中国的中
- 人民网发布《2022-2023区县融媒体发展观察报告》
- 日本宣布向菲追加提供海警船 中使馆:对事态发展严阵以待
- 巴西亚马孙州遇严重干旱 20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 这株千年黄帝手植柏,昭示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血脉
- 解密南宋历史:还原皇陵地上建筑 披露皇帝丧仪流程
- 热潮迭起,中国舞剧或需回应“冷思考”
- 也门荷台达省北部地区再次遭到美英空袭
- 南昌853辆旅游车实现“一车一档”
- 尺素金声丨“一季报”踏春而来,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 河北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2024年河南110接报逾704万起 协助破获各类案件5.87万起
- 通辽一男子杀害护林员潜逃 23年后落网
- 热门推荐
-
- 河南前8个月实绩外贸企业超万家 增长近一成
- 《梦中的那片海》高热收官:浪漫与理想魅力永在
- 7月运输生产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 近三年浙江涉毒案件大幅下降 毒品犯罪网下网上交织
- 工信部为清华大学颁发智慧天网一号01星空间无线电业务许可
- 中部六省2023年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均已出炉
- 美媒:拜登13日将在美国国务院发表演讲 总结其外交政策成果
- 广西兴安纪念灵渠研究先驱者唐兆民 助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 广西海事局将防御“摩羯”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Ⅰ级
- 两部门: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中国红十字会紧急调拨救灾物资支持湖南华容救灾工作
- 记者Vlog丨土耳其“粽子”东咸西甜
-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韩国推介活动在首尔举行
- “小枸杞”大产业 延伸产业链条惠及上下游
- 美国飞虎队后人穆言灵重回鼓岭 溯百年中美交往史
- 台风“泰利”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华南等地仍将受风雨影响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宁波统战成员任“轮值村主任” 成乡村振兴好帮手
- 快讯!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尹锡悦弹劾动议案
- 京东云:“五网融合”助力新余 打造新型工业城市的数字样板
- “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年蝶变 华媒“洞见”中国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