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安纪念灵渠研究先驱者唐兆民 助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新网桂林12月15日电(欧惠兰)为致敬先贤,助推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2月15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灵渠研究先驱者唐兆民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
据介绍,唐兆民先生是灵渠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他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灵渠文献粹编》一书,于198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地介绍灵渠历史文献的书籍,是研究灵渠的必备工具书之一。
当天,与会嘉宾参观了位于广西兴安县溶江镇通济村的唐兆民故居,并实地考察了秦城遗址通济城。
唐兆民于1903年在广西兴安县溶江镇通济村出生,早年从事基层教学工作。唐兆民是广西爱国民主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也是广西瑶族历史研究的领军人物。
1935年,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到广西大瑶山开展民族调查,唐兆民便是调查组成员之一。
唐兆民从1936年开始,便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散存于千年古籍中有关灵渠的资料。30余年后,他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辑录出了24.4万字有关灵渠的文献资料。
1972年唐兆民退休后,就开始把灵渠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历时七年,三易其稿,《灵渠文献粹编》共辑录从汉代《史记》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广西通志简刊》文献共397条。这些文献来自146部不同的古籍,涵盖了中国古代几乎所有出版物门类。与灵渠有关的资料、各种历史地理专著、地方志、游记、碑刻资料等一应俱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唐丁宁在介绍父亲唐兆民编纂《灵渠文献粹编》时回忆道:“因当时外界条件,父亲用了三、四十年完成《灵渠文献粹编》撰写,从我初中开始,父亲列出单子,由我到桂林图书馆古籍资料室帮父亲查资料,使我从小熟悉灵渠,并对父亲搜集资料的选择和方法比较了解,出版前几年因父亲身体不好,最后校对工作由我来完成,希望灵渠研究的专家,在这本工具书的帮助下取得更大的成果。”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也是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洪、补水、旅游等功能,被称为“活态的遗产”。2018年,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近期,内河航道国际组织(IWI)批准并授予桂林市和灵渠博物院2026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访惠聚”工作队:发展养殖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再添大医院 专“心”辐射京津冀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法国
- 包邮双向行 新疆快递业加速“跑起来”
- 中国首台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下线
- 首届青海国家公园主题公益节在西宁启幕
- 粤北韶关暴雨最大累计雨量超300毫米 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 拜登:将确保美特勤局拥有保护特朗普安全所需一切资源
- 外国游客“逛长安”品古韵
- 太原晋祠“难老河会”:民俗文化引客来
- 江西推出500余项文旅优惠政策与活动助“全球学子嘉游赣”
- 中外儿童上海发出《低碳宣言》共建绿色和谐世界
- 在沪老挝留学生:“我们的梦想是在上海学成后回国投身老中铁路的运营和发展”
- 聚焦乡土写作传统在新时代的新可能 长篇小说《野望》研讨会举行
- 江西推进“交所融合”改革:“110+122”织牢农村道路安全网
- 锦绣中国年|锣鼓喧天闹新春 民俗活动年味浓
- COP28中国角举办“标准化助力气候目标实现”边会
- 中国插画家陈巽如凭《牛王节》荣获第29届BIB金苹果奖
- 《做实:“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之道》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 双汇参展第二十一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 创新成果丰硕
- 热门推荐
-
- 从后勤小兵到“配送部队”:江西南昌“兵哥送菜”创业记
- 北京迎强降雨 河道无超警情况
- 山火肆虐下,好莱坞传奇标志牌着火了?网络疯传的假图假视频,竟是AI生成
- 上海海关查获工业生物胶洋垃圾100余吨
- 再度开启高温模式——这一阵子北方为何热过南方
- 法国东南部发生雪崩造成至少4人丧生2人失踪
- 土耳其外长表示土将与埃及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 烧烤打包费竟每串0.3元?外卖包装需少些“算计”
- 三星堆手办,为啥火出圈
-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
- 中日合拍剧《我们的东京故事》主创团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这个故事值得被更多日本观众看到
- 安徽屯溪打更人谈千年老街的“历史味”
- (新春走基层)塞北小城“Z世代”挑大梁闹元宵
- 国庆文旅市场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假日经济”活力十足
- 国际观察|中东“和解潮”为解决叙利亚问题带来新机遇
- 向劳动者致敬 为奋斗者点赞(今日谈)
- 电信诈骗套路频出,如何为工友戴上“反诈安全帽”?
- 《一把扇子的基因密码》杭州发布 记载宋韵之扇文化
- 元旦春节期间新疆将推出一波惠民文艺演出进基层
- 在野党呼吁加速弹劾 尹锡悦组团反击 韩国政局仍然充满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