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监管开直播高频率拍视频 未成年人当主播成短视频主角调查
未成年人当主播可能对其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经济安全造成损害。目前直播平台禁止未成年人开通直播权限,但仍有未成年人利用家长身份进行认证等方式,避开监管进行直播,有些直播间未被平台检测出未成年人直播问题
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未成年人可以成为短视频的主角。相较于直播的严格限制,短视频形式目前成为不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运营账号的首选,但应当考虑拍摄时长等问题,避免长时间、高频率拍摄视频而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
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实名制,在注册环节和登录环节进行强实名认证,特别是注册后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实名认证,确保账号的使用者和注册者的身份一致
“当时一个小朋友(在画面中)走来走去,没有拍到正脸,只是拍到了背影,直播间就被封了。”广东的付女士是一位宠物博主,一次直播过程中,一名幼童多次进入直播画面与宠物互动,结果没多久她的直播间就被封了。对此,平台给出的解释是“禁止未成年人直播”。
据《法治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各大直播平台禁止未成年人开通直播权限,所有用户在开播认证环节需设置实名认证,防止未成年人入驻成为主播,并明确未成年人不能开播、不能和成年人一起同时出镜直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开播的情况,平台在收到用户举报核实后将永久收回其直播权限。
虽然禁止未成年人开播是平台底线,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未成年人成功避开了监管进行直播。
受访专家指出,禁止未成年人直播主要是出于对他们过早涉足网络直播领域的担忧。直播过程充满了诸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因素,包括语言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考虑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应尽量避免他们参与任何可能涉及商业活动的直播,保护其身心健康。
利用家长身份认证
未成年人偷偷直播
今年4月,年仅9岁的小李在社交平台刷到一些直播视频,觉得很好玩,也想和别人一样开直播,但遇到了阻碍——她是未成年人,在开通直播功能时,未能通过平台的实名认证。
于是,小李在网上发帖求助,说自己已经征得妈妈的同意,能在规定时间内玩游戏、做直播,但因为是未成年人没法开直播,想问问大家该怎么办。
有网友留言称,可以“绕开”平台监管开直播,并分享了具体的操作流程。按照这名网友提供的方法,小李借助妈妈的实名认证进行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直播间只显示平板上的实时游戏画面,没有拍到小李,但是能够听到她的声音。截至目前,小李已经做了9场直播,直播内容多与游戏相关。
“我喜欢玩游戏,也想通过直播分享游戏过程。每天晚上7点开始,我会直播玩1小时左右的游戏,然后去睡觉。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会直播得久一点,有时候下午播,有时候是晚上。”小李说,目前她的直播间还没有被平台检测出存在未成年人直播问题,没有被封过。
来自辽宁的10岁主播小米就没有这么“幸运”。有一天直播时,系统突然显示“直播间因存在‘未成年人直播’违规行为,关停12小时”,随后强制关闭直播间。
今年2月,正在放寒假的小米觉得无聊,便突发奇想决定直播。“知道我想直播,家长还是比较支持的,平时玩游戏、拍视频、直播都是用妈妈的手机进行的,直播实名认证也是妈妈帮我弄好的。”
小米的直播主要是聊天和玩抽抽乐(一种卡牌玩具),每次直播时长约1小时,目前其社交平台粉丝数近1200人。“直播的时候人数还挺多的,玩抽抽乐时人会更多点,有时候能有100多人看我直播呢。不过人一多直播间就会被封,说我是未成年人直播。”
停播处罚结束后,小米又陆续进行了几场直播,直到学校开学后才暂停直播。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说,限制未成年人参与直播主要是因为直播活动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潜在的商业性,这些特性使得直播环境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来说更加复杂和不可控。直播过程中涉及的语言行为、社交互动以及潜在的商业交易等,都可能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其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经济安全的潜在损害。
北京盈科(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内蒙古自治区律协未保委委员孙芳认为,未成年人借父母的实名认证进行直播,审查难度较大。部分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人脸认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但一旦实名认证成功后,对于该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是否涉及未成年人,就很难进行有效的后续监管。
视频频现儿童身影
内容创作必须合规
相较于直播的严格限制,短视频形式目前成为不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运营账号的首选。
“我平时可喜欢画画了,我之前直播画画给别人看,结果被平台封号了,所以我现在都是拍短视频。”在浙江上幼儿园的小胡已经熟练掌握短视频的简单拍摄和制作,她用手机录下画画的全过程,再将视频上传至平台。
记者注意到,小胡的账号主页目前仅有4月至今的3条短视频可被查看。虽然是拍视频,小胡还是保留了一边画画一边聊天的习惯,视频中还可以听到小胡向观众询问希望自己下一次画什么内容。
以未成年人为内容主体的短视频中,除了像小胡这样自己进行拍摄外,更多的是以父母的视角进行记录。比如某短视频平台账号“晒娃××”的粉丝数有3000多万,几乎每一条视频都能获得几十万至几百万点赞量。
山东的孙女士平时运营着一个育儿账号,以拍摄孩子日常生活为主,她表示拍日常生活是最方便的,因为不怎么需要构思脚本,而且小朋友自然流露出来的可爱瞬间反而最吸引人;不过这种拍法变现比较难,因为不好设计产品植入的环节,带货很容易变得生硬、招人烦。
上海的管女士专攻儿童健康饮食这一细分领域,发布的视频内容大多是在记录自己和小朋友共同制作儿童营养餐的过程,不过视频大部分内容只出现小朋友,管女士仅作为孩子的助手出现很短的时间。
管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孩子动手能力强,平时也喜欢和我一起做饭,所以我特意买了孩子用的安全厨具。起初只是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后来发现网友比较爱看这类内容,慢慢就变成教网友做健康餐了。拍这种视频比拍日常要更花心思也更消耗时间,因为不仅要提前构思菜谱,还要考虑小朋友的念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基本得全职做账号才行。”
“现在粉丝数多了,也会有一些品牌来谈合作,一般都是厨房里的电器、食材、配料这些相关度高的,偶尔也有一些早教类的产品。现在广告接得不算多,一是找过来谈合作的品牌不算多,二是怕粉丝觉得广告太多就取消关注了。”管女士说。
未成年人直播不行,花大量时间用于拍摄短视频行不行?
泰和泰(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杰介绍,短视频没有一律限制未成年人出镜,而是对其出镜所表现的内容进行了规范。比如《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规定,短视频不允许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包括表现未成年人早恋的,以及抽烟酗酒、打架斗殴、滥用毒品等不良行为的;人物造型过分夸张怪异,对未成年人有不良影响的;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也明确,不得制作、传播利用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角色进行商业宣传的非广告类节目。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未成年人通常不被允许作为广告代言人。但如果拍摄内容并非商业广告,而是未成年人自主创作的内容,如日常生活分享、才艺展示等,目前在短视频领域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参与。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可以在家长的监护和指导下进行拍摄,但应当考虑拍摄时长等问题,避免长时间、高频率拍摄视频而影响其学业和身心健康。
王四新认为,相较于直播,短视频作为一次性发布的内容,其影响力和互动性相对较低。虽然短视频也可能包含不良内容或行为,但更容易被监管和过滤。此外,短视频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形式,其多样性和包容性使得它不仅仅局限于成年人,未成年人也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落实好强实名认证
多方协同加强监管
关于未成年人直播,我国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行规制。
2022年5月,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指出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网站平台应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直播牟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并追究相关网站平台责任。
孙芳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直播进行了明确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对目前还存在的少数未成年人偷偷当主播的现象,王四新认为,家长应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学校和社会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平台应建立必要的数据模型来识别参与者是否为未成年人,并对涉及未成年人打赏等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平台还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以维护直播平台的秩序和公正。
在赵占领看来,最重要的还是要落实实名制,在注册环节和登录环节进行强实名认证,特别是注册后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实名认证,确保账号的使用者和注册者的身份一致。
孙芳建议,网络服务平台可以从账号注册、实时监控、应急处置、事后规范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管。此外,未成年人直播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打击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对于以未成年人为短视频拍摄主体,尤其为获得关注而高频次更新的现象,朱杰认为,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频繁出镜也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的隐私被泄露。此外,有些家长利用短视频带来的流量进行直播带货,可能会损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到自己只是“赚钱工具”。因此,家长应该避免将未成年人作为获得流量的“道具”,而应该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
法治日报记者 韩丹东
法治日报实习生 刘 洁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公安“夏季行动”强化破案攻坚 重拳打击违法犯罪
- 市场监管总局:前三季度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稳步向好
- 11月20日央行开展302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在蓉启动
- 青海发布3万多个就业岗位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 山西屯留培育高素质农民 “土专家”“田秀才”支撑乡村振兴
- AI眼中的中国|湘见,这就是长沙味
- 春到江南 食客老饕迎来“野菜季”
- 新突破、新机遇 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的中国经济
- 探访山东马氏柴烧技艺 寻传承千年的“制瓷密码”
- 图览丨建交60载,中国和法国情谊为何源远流长?
- 中英人士研讨中国软实力与品牌发展
- 年轻人流行给眼睛拍艺术照,“虹膜写真”会泄露个人隐私吗?
- 中美青年交流架起“未来之桥”
- 美特勤局局长奇特尔辞职
- 【国际锐评】拉拢盟友打“台湾牌” 华盛顿打错了算盘
- 纽约爱乐乐团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新年音乐会
- 日本防卫大臣针对自卫队丑闻事件道歉
- 超级飞侠等获评第一季度推荐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
- 《大熊猫图志》英文版在英国出版
- 热门推荐
-
- 新疆兵团:特色无花果“种”出致富路
- 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宣布年底将迎来两只大熊猫
- 第二家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获批 金融业开放又迈一步
- 文化遗产“活”起来,线上线下融合带来新机遇
- 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消博会非常有吸引力
- 北京警方聚焦领域重点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 毒贩到派出所报案被抓 缴获冰毒片剂18.7公斤
- 熊猫“饭圈化” 边界在哪里?
- 美国学者:美国新一届政府应当推动中美关系再出发
- 走路也要戴头盔?别再让学校管交通了
- 世遗泉州北京行文旅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福船展讲述东西交流动人故事
- 王毅会见泰国副总理兼外长敦
- 瓦日铁路穿梭山西崎岖山路 助力民众出行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林下产品金秋惠民文化大集开集
- 全球首次荒漠猫颈圈追踪:个体平均家域面积约3.3平方千米
- 北京86家企业进社区推介暑期游新玩法
- 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连续第20年举行
- 医患“双向奔赴”!“独守ICU外的老人”迎来暖心结局
- 进入收官冲刺阶段!国内最大跨径组合梁独塔斜拉桥顺利合龙
- 莱比锡孔子学院执行院长田亚明:中文教育在德国还有很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