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孔子学院执行院长田亚明:中文教育在德国还有很大需求
中新社莱比锡5月26日电 (记者 马秀秀)“德国很多年轻人对中国语言和文化很感兴趣。”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莱比锡孔子学院执行院长田亚明(Benjamin Creutzfeldt)表示,目前在莱比锡、柏林、德累斯顿等城市的一些学校,每周都会教授中文课。但德国年轻人接触学习中文的机会还不够多,中文教育在德国还有很大需求。
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区决赛25日在莱比锡举行。11位选手的精彩表现令人赞叹不已。他们有的自学成才,有的则专业学习中德翻译,希望能在中德两国间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田亚明表示,其实不只是大学生,在德国学习中文的人群中,年龄段分布多样,学习初衷多元。有的人是被中华文化所吸引,也有的人是看到了中文可以带来更多的工作机遇。
以自身为例,田亚明自12岁开始学习中文。因为语言优势,他35年来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职业转换也颇为顺畅。
然而,鉴于语系差异,学习中文对德国人而言并非易事。田亚明坦言,语音语调对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德国人来说都是难点,还有德国人认为汉字很难书写。“但对我而言,中文最吸引我的就是中文字。”
在他看来,通过适当方法可以提高人们学习中文的兴趣。他以莱比锡孔子学院为例说,学院每年都会举办电影节及一些开放性文化活动,还会与中国一些大学开展夏令营等,类似的活动有助于中文学习者了解中国,进而激励他们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在田亚明看来,受某些因素影响,目前德国与中国在某些层面可能存在分歧与误解,而语言对增进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而言,目前德国开设中文课的学校不多,普遍面临师资及课时不足等情况。他希望有更多学校能为德国孩子们开设中文学习兴趣班,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促进未来德国对中国的了解。(完)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个人养老金制度今起推向全国 一文了解有哪些优惠?
- 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出席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系列活动
- 京剧名家王蓉蓉:一生只做一件事
- 四川西昌至云南昭通高速公路全线首片T梁成功架设
- 北京海淀、天津武清、河北保定三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 “上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无声的“第一课”
- 澳大利亚发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山洪灾害气象蓝色预警
- 日媒:八成受访者称日政府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说明不充分
- 时隔五年 歌手杨千嬅9月将在北京开演唱会
- 多地入境游持续升温 沉浸式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成外籍游客首选
- 自10月17日以来美军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袭101次
- 专家揭秘子痫前期发病机制 早期预测有了生物学标志物
- 今日平说丨看山瞰海 薪火相传
- 2024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3% 恢复态势平稳
- 孟加拉国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获批准
- 青海德令哈国家基本气象站启动北斗探空业务试运行
- 世卫:猴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局地降温超16℃!下半年首场寒潮来袭,专家分析有三大特点
- 文旅部:超万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在6月8日前后举办
- 热门推荐
-
- 北京16日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 200余家企业提供7000余个岗位
- 中秋节遇上“世界最长的年节”:水族端节的“非遗盛宴”
- “双节”期间适时增加航班密度 海河游船举办中秋演出专场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口岸通关持续优化 福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跑”
- 全国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透水事故应急演练在河南举行
- 唐长安城西郊目前最早壁画墓被发现 部分内容同期少见
- 北大荒丰收“嘉年华”开幕 万顷稻田里举行农趣运动会
- 以贷养贷陷入恶性循环:“困”在网贷里的那些年轻人
- 京津冀地区最大内陆港2024年发送中欧班列超800列
-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国开行高质量落实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
- 2月汽车出口延续良好表现
- 湖北宜昌:绿色低碳航运促长江旅游经济发展
- 酸菜白肉、大花馍、捞鱼生……细数海底捞隐藏的“新年大菜”
- 山西“以用促保” 活化历史文化村落新活力
- 有聊|张睿:演戏要老老实实,观众都比演员聪明
- 中国四部门:支持地方探索“上云券”“算力券”等优惠政策措施
- 山间摘蕨菜穿街拍视频 湖南桃江“宝藏”老师让课堂没“围墙”
- 广东多地遭遇强降雨 已组织转移125596人
- 河南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形成
- “哈兽研”捐赠15万元消毒药品 助力灾后动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