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王蓉蓉:一生只做一件事
首都统一战线京剧音乐会 张派名家再演“党的女儿”
王蓉蓉: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国新闻》报作者华卓玛 报道】“小小杜鹃花,花开满山崖……”一曲《党的女儿》的经典唱词,早已沁入无数京剧戏迷的心中。一唱一念间,张派名家王蓉蓉也成观众心中唯一的“田玉梅”。近日,“百年一心·山河同辉”首都统一战线京剧音乐会举行,由王蓉蓉主演的新编现代京剧《党的女儿》再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演出结束后,京剧大师张君秋亲传弟子、民盟中央委员王蓉蓉向本报记者分享《党的女儿》背后的故事,以及她“四十年只做一件事”的京剧之路。
【台前】“她站在那儿,就是田玉梅”
“我很想演田玉梅。”上世纪90年代初,初次接触歌剧《党的女儿》,看到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角色,王蓉蓉一下就被打动了,心中随之产生这个念头,她想通过京剧的表演、唱腔、塑造京剧田玉梅的形象。1992年,北京京剧院从歌剧移植改编了京剧《党的女儿》的其中两场,王蓉蓉饰演田玉梅,创演取得了成功,产生了很大反响。
2016年,王蓉蓉参加京剧流派创新发展工程,她马上想起这部戏,京剧《党的女儿》全剧的编排工作启动,这个在她心中久久徘徊的想法,终于落地成现实。
将京剧与歌剧结合、融江西小调于京剧中,大型京剧现代戏新剧目《党的女儿》在北京首演,呈现出京剧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的崭新成果,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广泛关注。
首演之后,王蓉蓉便带团全国巡演。“习惯了传统戏的听众能否接受这部创新戏?年轻观众能否接受这一题材?”演出开始前,王蓉蓉一直在担忧。
结果比王蓉蓉预想的好很多。《党的女儿》成为当时北京京剧院票房最高的创新剧目。这一成功源于剧本足够吸引观众,更源于演员的表演。
《党的女儿》演出后,有观众评价:她站在那儿,就是田玉梅。王蓉蓉在长安大剧院演出时,有戏迷甚至场场都来。
“京剧不仅是看故事情节,还要感受演员的表演艺术。”在王蓉蓉看来,京剧表演就是演人物,表演要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
这样的理解,源于王蓉蓉看老师张君秋排练时的体悟:老师一旦进入角色,即便是便装,即使外形和人物形象有巨大反差,他的举手投足,一唱一念,都能让王蓉蓉感受到台上的并不是老师,而是他演绎的角色。
在最初排演时,为准确捕捉到田玉梅的内在气质形象,王蓉蓉从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总政歌剧团借来电影版和歌剧版《党的女儿》,反复揣摩。
如今,王蓉蓉已在全国各地演出过百余场《党的女儿》。“王蓉蓉就是田玉梅,田玉梅就是王蓉蓉”,这种认识已在很多观众心中得到共鸣。
京剧《党的女儿》自2016年首演以来,剧中的主要角色都配上了B角,唯独王蓉蓉饰演的田玉梅没有B角。因为像王蓉蓉这样能胜任这么高难度唱腔的演员不多,像她这样能胜任唱腔的同时又符合田玉梅人物气质的演员就更少。
《党的女儿》剧中主要角色都是中共党员,而演绎“党的女儿”的王蓉蓉是民盟盟员。王蓉蓉说:“我是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京剧演员,塑造田玉梅这样为党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英勇牺牲的共产党员,为弘扬红色文化,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担当。”
2019年,作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党的女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铁门关市上演。能来到祖国的边疆传播京剧艺术,这让王蓉蓉很兴奋:“我们这就是真正的下基层!”
这次演出是这座建在沙漠上的城市第一次有京剧大戏演出。有当地中学生观众感慨,在电视上看到京剧都会换台,“没有想到京剧居然可以这么好看、好听,整场演出我一点儿都没走神”。
身为民盟盟员,王蓉蓉常跟随民盟组织参与扶贫项目,下基层演出。她也很喜欢与各地戏迷近距离接触,“我一去,人家以前在电视上看,现在见到本人了,特欢迎”。
【幕后】“我对京剧的酷爱是天生的”
“不行,再来一遍。”首都统一战线音乐会结束后,北京京剧院对演出曲目进行录制,在《党的女儿》录制环节,由于灯光原因,第一遍有些瑕疵,王蓉蓉要求再来第二遍。
“虽然会耽误大家时间,但在艺术呈现上一定要完美。”带着对京剧的酷爱,王蓉蓉不仅在京剧演出中“太较真”,也在四十年中“只做了京剧排演一件事。”
1977年,16岁的王蓉蓉在位于史家胡同的北京人艺宿舍院,以一段《龙江颂》惊艳满院话剧演员。“你不要回鞍山了,就留在北京,等着考戏曲学校。”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朱旭推荐她参加考试。
考试前,王蓉蓉还面临着唱京剧还是唱歌剧的职业选择。
为了留住这副“好嗓子”,中央歌剧院曾专门给王蓉蓉请了“私教”,但对着镜子练琴、练歌时,她就是找不到感觉,《南泥湾》的四段歌词,怎么也记不全,教她的老师气道:“啥孩子嘛?”
“我不喜欢唱歌,只想唱戏。”1978年,中国戏曲学校正式升格为中国戏曲学院。守护着这份初心,王蓉蓉成为学院升级后的第一届大学本科生。
毕业后,王蓉蓉选择进入北京京剧院。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流行文化的涌入,京剧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短暂繁荣后,再次陷入低谷。王蓉蓉清晰地记得,刚毕业跟团演出时,演出费是一天1.5元人民币,“还得我自己带行李,不带行李是一天1元”。
与低演出费相伴的,还有一月寥寥可数的演出。刚毕业时,每月基本只有一轮演出,加上老演员也要参演,王蓉蓉基本都是一两个月才轮到一次演出。
在那个年代,许多京剧演员要么改行演影视剧,要么出国下海,王蓉蓉依然坚持背着行李四处奔波。她凭着坚持和不断上台磨练,演出费慢慢地从几毛钱涨到十块钱、上百块……这种坚持也让她成为在同辈演员中演出场次最多的演员。
成为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后,王蓉蓉担负起京剧院一团的市场经营任务,“那时候多难呐,副团长天天给我打电话,像催账一样,为了全团生计,我只能不停地去联系演出”。
“我对京剧的酷爱是天生的。” 进入北京京剧院后,王蓉蓉再没有离开过。采访中,她强调了五次自己对京剧的“酷爱”,她以“酷爱”抵过了毕业后京剧的漫漫低谷期。回顾曾经的岁月,虽然历经艰辛时刻,但王蓉蓉依然认为,“我一辈子都在做我喜欢的事,我是最幸福的”。
近年来,京剧的传承发展迎来新的春天。以京剧改编的京歌以及因京歌走红网络的“416女团”等受到大家普遍关注。对此,王蓉蓉表示,京剧要实现创新,首先要“守正”。
“京剧之所以被称为国粹,是因为唱念做打、服饰妆容都有讲究,演员从头到脚的功夫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练出来的,高度程式化的动作,是在磨练中探索出的最极致、最美的状态,只有在坚持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展现京剧的真正魅力。”王蓉蓉说。(完)(《中国新闻》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北咸宁开通始发海铁联运班列
-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应对全球难民危机 中方支持发挥重要作用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寿宁:党建引领猕猴桃产业 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山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效果初显 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标尺”
- 外媒:特朗普要求“封口费”案判决推迟至大选之后
- 中国人的春节“意味深长”
- 中秋国庆假期前三天北京累计接待游客682.5万人次
- 2023年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深圳举办
- 云南西双版纳:民警从10吨火龙果中查获毒品3.7公斤
- 《军人的荣耀——张海峰指挥作品精选》在京首发
- 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开播 关注六种不同情绪
- 外媒:乌克兰哈尔科夫战斗激烈 乌军称从部分阵地撤出
- 9月用电量增速攀新高 经济政策激励显效
- 湖南多部门联动战冰雪 对铁路重点区域全时段打冰扫雪
- 大熊猫龙凤胎“渝可”“渝爱”庆生 游客祝“熊生顺遂”
- 中新健康 | 海归专家开展义诊 专家:帕金森病诊断复杂
- 快递承包商组团考察菜鸟无人车 快递末端加速引入无人解决方案
- 内蒙古鄂尔多斯展出重量级国宝圆明园兽首原件
- 第21届东博会走进东盟多国开展宣介
- 中国美术馆为优秀消防员代表塑像 致敬和平岁月里的逆行英雄
- 热门推荐
-
- 打开福建宁德绿富美“密码”: 红树林变“金树林” 海域监管有新招
- 马来西亚警方破获一起有组织虐童案 已营救572名受害者
- 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
- 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迎利好 涉文旅医疗等行业
- 福建图书展亮相新西兰中文周 “福文化”抢眼
- 亚洲IP设计大赛 in TOKYO 2024在东京举办
- 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一批遗存
- 招商银行:以科技创新加强普惠金融服务
- 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推动工艺美术走进生活
- 【世界说】前白宫发言人:暴力不仅影响美国政治 也是“一个支离破碎国家体现出的症状”
- 高血压的十个误区 总有一款忽悠了你
- 民航华东地区2023年上半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64亿人次
- 台湾陆配团体燕赵行交流分享会活动举行
- 李家超:将推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 “致敬暴雨中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 新疆哈密第三届桑葚节开启夏日“甜蜜之旅”
- 各地冰雪旅游热度攀升
- 四川雅安境内一油罐车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已致2死2伤
- 国家卫健委公示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
- “戏剧光影——2024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