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冬种小麦夏种稻 “稻麦轮作”促增收
中新网南昌5月10日电 (卢梦梦 贺登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农田轮作模式逐渐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初夏时节,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水旱轮作示范田里,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利用高效农机抢收成熟的小麦,在保障小麦颗粒归仓的同时,为下一茬的水稻播种做好准备。
图为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水旱轮作示范田里,农户们正抢收成熟的小麦。贺登毅 摄
示范田里,100多亩小麦进入了集中成熟期。金灿灿的麦穗随风摇曳,颗粒饱满、长势喜人。当地种粮大户周聪正驾驶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同步完成。转眼间,一亩亩小麦便收割完毕。
图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水旱轮作示范田内成熟的小麦。贺登毅 摄
“我们今年种植小麦选择的都是优质抗倒伏的新品种,另外由于田间管理比较好,基本没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虽然是第一次试种,但小麦长势非常好。产量也不错,平均每亩地能增收超500元。”周聪介绍。
图为航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水旱轮作示范田。 贺登毅 摄
据了解,“稻麦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轮流种植水稻与小麦的农业耕作方式。在稻谷收获后,及时播种小麦,利用稻谷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小麦的种植能够抑制部分稻谷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农民防治病虫害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
图为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的水旱轮作示范田里,收割完毕的小麦。贺登毅 摄
“小麦不仅耐寒且耐旱,我们这块属于丘陵地带,地势高,冬天不会产生积水,很适合小麦生长。等小麦收割完毕以后,我们会尽快种上水稻。”周聪说,今年秋收结束后,他打算继续扩大“稻麦轮作”规模,把收入再提高一些。(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农村能源革命按下“快进键” 首批试点县取得良好成效
- 中国财政部:拟增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 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举行首次高官会议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医融合双向奔赴 上海打通医疗产业创新链
- 聚焦当前、支撑长远 山东以政策合力促经济稳健增长
- 福建拉响风暴潮黄色预警 两条“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公园省”贵州:新潮玩法引爆“五一”假期
- 秘中合作为两国人民创造福祉(国际论坛)
- 中国推出四项跨境贸易便利化举措
-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船闸主体单日混凝土浇筑量创新高
- 中方呼吁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
- 日本东电公司移除核污染水排海隧道施工重型设备 排海工程即将完工
- 湖南资兴特大暴雨灾害致50人遇难 15人失踪
- 广州今年夏季天数打破当地最长夏天纪录
- 台湾写真:龙年新春 在台湾寻“龙”
- (乡村行·看振兴)悠悠歌声拓展旅游“深度” 浙江瑞安乡村音乐节嗨翻游客
- 湖北:力争全省激光产业规模2024年达到280亿元
- 北京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重点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 云旅游打开“旅行任意门”
- “高精尖”科技齐亮相北京科技周
- 热门推荐
-
-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 乡村旅游如何聚人气赚财气
- 美国芝加哥周末枪击案频发已致10人中枪 伤者中包括青少年
- 心脑血管疾病非药物营养干预或有新选择
- 中国直飞塞舌尔经贸文旅包机航线在成都起航
- 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城与青年彼此成就
- 广东核酸混检最高限价每人份由8元降为6元
- 高考中考在即 山西公安推出系列便民服务举措
- 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于6月7日恢复开放
- 多部门部署防范应对工作
- “2025华川山鳟鱼庆典”在韩举行
- 法国将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 俄方回应:错误决定!
- 500万人次抖音直播间“云游”天水 近两周景区游玩订单环比增6.7倍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张玉滚:“一根扁担”挑出大山孩子教育的希望
- 为何公历2024年比农历龙年长12天?
- “双品网购节”拉动青海省网络消费潜能释放
- 受大规模限电影响 南非卫生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和风险
- 龙与百合花在故宫“相遇” 200件文物精品展示中法文化交流史
- 北京青少年阿尔山游学
- 何止秦俑 秦陵苑囿青铜水禽等文物集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