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买600元“校鞋”,真能遏制攀比?
日前,有家长吐槽,安徽淮北某小学给家长发调查问卷,上写人大代表议案,“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征求家长“学校拟统一为学生购买600元一双运动鞋”的意见。家长们认为价格过高,学校称不会强制购买,是为议案提供数据支撑。5月8日下午,当地回应该工作已停止,问卷已收回。(5月9日央广网)
现在我们无法知道人大代表议案的具体内容,如果人大代表只是建议学校为学生配备统一款式的校园健康运动鞋,而没有提到价格,则问题出在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身上。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只要征求家长意见,看什么价位的鞋合适就可以了,大可不必明确600元的价格。毕竟,这很难摆脱与生产商或经营商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尽管“家长意见”第二栏可以选择不支持的理由,但又会有多少家长真正“敢于”拒绝呢?
如果人大代表不但建议学校为学生配备统一款式的校园健康运动鞋,而且明确了“为消除学生攀比心理确保学生足部健康”需穿600元一双的鞋,那么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主管部门身上。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建议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合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回应即可,干吗要兴师动众让学校征求家长意见,这点“为了孩子”的担当都没有吗?
事实上,不管是订购校服还是鞋子,自主权都在学生家长手里。早在2015年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就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意见》称,校服的生产和采购均应执行国标,学生可以自愿购买校服,也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既然如此,教育主管部门再“操心”学生穿的鞋子,就很容易让人发生联想了。
退一万步说,如果按照这份调查问卷上的建议,统一给孩子们购买600元一双的鞋子,这到底是在遏制攀比,还是在鼓励攀比?先不论价格,看上去大家穿的鞋子都统一了,同校学生之间不用攀比了,但是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呢?放学回家以后和身边的同龄人呢?孩子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穿了价值600元的鞋,就觉得比其他学校的学生“高人一等”呢?
此外,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中小学生,所穿的鞋子都在几十元到一两百元之间,真正穿五六百乃至上千元一双鞋的,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这份调查问卷就显得严重脱离实际,也丝毫不接地气。正如有家长所说,“我们家的孩子穿一两百元的鞋子也没有觉得不如人,如果家长真的给他买了600元一双的鞋子,他反而可能觉得自己要比别人厉害了。”——这岂不也是一种变相的攀比呢?
只要学生都穿统一价格的鞋,不管是100元还是600元,都没法攀比,这和统一穿校服是一样的道理。至于足部健康,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如果教育部门真的要为学生考虑,想引导和教育孩子远离攀比,其实完全可以在调查问卷中给出相关的选项,由家长们来自主进行选择,比如鞋子可以有100元到200元档次的,可以有200元到300元档次的,以及300元以上档次的。相信绝大多数家长,还是会选择适中价格的鞋子,而不可能去选600元一双的“高价鞋”。而且,这样一来,也不会引发家长和网友的质疑和批评。
江德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CGTN民调聚焦北约染指亚太 超七成全球受访者坚决反对
- 长沙发布大气等污染防治计划 力争今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7天
- 外媒:墨西哥南部犯罪集团火拼 已致16人死亡
- (身边的变化)安徽六安:家门口就医“云”办事 长三角一体化惠民生
- 杂技技艺碰撞“赛博朋克” 重庆大型驻场杂技秀推出升级版
- 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边境游升温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 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郑州举行
- 乳制品消费场景日趋丰富
- 互动H5丨绝美!甲骨文带你沉浸式体验生态河南
- 恺英网络召开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发布会
- 图览|一图看懂2024年美国大选 谁能入主白宫?
- 黑龙江省旱情基本解除:建议旱田抓紧播种 水稻适时移栽
- 广西平果工业园区一企业发生爆炸事故致2死4伤4失联 救援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
- 9月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16个点
- 中新健康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 建立多部门协调沟通机制
- 第五届生命艺术节举办
- 不出国门就能“尝鲜”!这里的榴莲36小时直达中国市场
- 昕诺飞全球首席执行官:我希望一年能来中国四次,多看看多学学
- 沪苏湖铁路全线箱梁架设完成 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路网布局
- 热门推荐
-
- 调整力度近年最大 国铁太原局新列车运行图增开客列69趟
- 2023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 共谋全球矿业创新之路
- 杭州“影子老师”走进校园 陪伴“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
- 50支队伍亮相皮划艇友谊赛 100名中外青年沪上“乘风破浪”
- 兰州邮件“智能”分拣 快递纷纷“自寻家门”而来
- 关于投档录取这些知识还需了解
- 锦绣中国年|新疆天山南北闹新春 传统民俗年味浓
- 小天鹅在湖北竹山“休整”觅食
- 跨越82年,团长、连长后人重返先辈战场,背后故事情深义重……
- 兰州高新事:“数企”占半壁江山 三年内冲百亿目标
- 菲律宾6月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降至四年来最低水平
- 山西平陆:两男子被困黄河河道 船员强渡激流救人
- 沪籍“三人行必有一老” 长者寻“科技乐活之道”
- 中新真探: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事,和年轻人没关系?
- 睡眠时间与癌症风险 高度相关警示了什么
-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疫情封控期,如何正确呼叫“120”?
- 南非关闭与莫桑比克边境口岸
- 老工业基地长春力推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 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