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观涂装揭秘宝马的“表面功夫”
营销界有一条著名的“七秒定律”:人们判断对某个商品是否感兴趣只需花费7秒的时间,而其中色彩的决定因素占到67%。色彩是抓人眼球的第一眼印象,而在汽车行业,“是否好看”往往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第一因素。在汽车设计中,设计师不仅要考虑造型、比例和线条,更要思考如何巧妙运用CMF语言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CMF是色彩(color)、材料(material)与工艺(Finishing)的英文缩写,首当其冲的就是色彩。在7月18日举办的“第四届宝马集团中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宝马不仅介绍了有关宝马车身颜色的有趣故事,更把CMF话题上升到跟高档车品牌定位息息相关的地位。
脑洞大开:以“绝世”车衣突破想象的边界
在汽车行业,有的企业喜欢玩“灯”,有的企业喜欢玩“家装”。宝马似乎对车身外观的涂装有无穷的兴趣。宝马已累计推出超过1000种颜色,就算是蓝色,宝马也至少推出过十多种不同的蓝,比如极速蓝、天际蓝等体现极致驾驶乐趣的车漆名称,还有埃斯托蓝、蒙特卡洛蓝等,浪漫的命名灵感来自闻名世界的汽车赛事和赛道。
即使是最简单的“白”,宝马也能玩儿出花。比如BMW3系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颜色“矿石白”金属漆(Mineral White Metallic),于2010年在第六代BMW5系上率先推出。工程师通过在漆料中加入微细的金属颗粒,让整车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质感。正是这一次珠光漆的大规模应用,让人们发现,原来白色也可以如此流光溢彩。
对于宝马来说,能涂在车身外观的不仅仅是车漆。2008年宝马推出GINA概念车,使用有弹性、可伸缩的织物包裹车身,惊艳世人。2019年,宝马在行业率先把一种创新的碳纳米管涂层涂装在BMW X6上。这种材料能吸收绝大部分可见光,使这款车成为“最黑的宝马”。2022年,宝马发布黑白变色的BMW iX Flow,2023年推出全彩配色的BMW Dee数字概念车E-ink版,将电子墨水技术应用推陈出新,以瞬息万变的色彩突出品牌对于用户情感的关注。
2021年推出的BMW i循环概念车则将循环设计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100%使用再利用材料且100%可回收,全车直接“裸妆”上阵:车身材质使用再生铝,经特殊工艺处理为浅金色,车尾则采用热处理钢,钢表面蓝紫色与铝车身的浅金色形成渐变效果。这一次,宝马通过完全不使用任何车漆的方式,方便回收,以表达品牌对于可持续理念在车身涂装方面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是高档品牌的应有之义,”正如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博士在现场讲话中所说,“宝马理解的豪华不仅代表着‘取世间至优’,还意味着‘法世间至善’。我们对用户的承诺始终如一:悦享驾趣,亲善地球。”
当空气感妆容的风吹到汽车“彩妆界”
车漆不仅只有“颜值”,也有防腐蚀的功能价值。那么汽车漆面涂层是不是越多越厚越好?在这次活动上,宝马的喷涂专家们给出了答案。
涂装就相当于汽车的彩妆。女士化妆要求底妆要轻薄服帖、长效持久,还要方便后续补妆。宝马对于涂装工艺有着更高的追求:既要轻薄靓丽,又要防锈坚固,还要环境友好。
汽车漆面在传统涂装工艺中通常被分为四层——电泳层(底漆)、中涂、色漆和清漆。如果用彩妆步骤来比拟,“电泳层”相当于妆前护肤,剩下三个步骤就相当于隔离防晒、粉底、定妆。据宝马涂装专家吴镝介绍,宝马采用“整合集成喷涂工艺”,将中涂与色漆合并到一个工序里进行。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化妆时使用了“隔离防晒”和“粉底”效果合二为一的粉底液。通过这一工艺,漆面的厚度相当于一根发丝的粗细,整体涂层变得更加轻薄。因为省去了中涂和相关烘干流程,还有助于降低生产中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宝马应用AI涂胶、AI面漆打磨创新技术,以及自动光学检测机器人,这相当于给涂装流程加了“黑科技Buff”,保证每一台BMW的漆面都均匀细腻、精致无暇。
漂亮的漆面看似“表面功夫”,但宝马的“表面功夫”不仅仅止于“表面”。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大文章。
极限挑战:一鱼缸自来水造一台车
当天的活动现场布置了一个圆柱形的透明鱼缸。为什么要放这么个鱼缸在这里?对此,涂装专家吴镝进行了现场解密:这个鱼缸的储水量相当于2023年华晨宝马单台生产水资源的消耗量,只有1.72立方米/台。
很难想象,制造一台工序繁琐复杂的大型工业品,只需要消耗眼前这点自来水。宝马是如何完成这样的“极限挑战”的呢?原来,不论在铁西工厂还是在大东工厂升级项目,那里的涂装车间都安装了先进的水循环管理系统,生产废水在经过多道严格净化后,变成中水,被再次复用于生产流程,从而实现了这么低的自来水消耗量。
宝马的“极限挑战”不止于水。作为汽车车身色彩诞生地的涂装车间,是目前公认的汽车制造过程中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最多的环节之一。在实现废水回收再利用的同时,宝马同样关注余下的“两废”。
在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方面,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一方面从材料本身出发,升级使用更加环保的新型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先进工艺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同时,在排放端,通过专业设备对喷涂过程中产生的VOC进行处理,最终实现接近于0排放。
在废弃物减量方面,宝马为所有整车厂都配备了污泥干化设备,对废弃物进行“大瘦身”,降低填埋量。宝马的下一个“极限挑战”目标是:2024年,宝马沈阳生产基地的所有整车制造厂力争实现“废弃物零填埋”。
宝马不仅是“三废终结者”,也是“资源精算师”。首先,宝马所采用的“整合集成喷涂工艺”,通过一系列应用技术的相互配合,能最大程度减少油漆和清洗剂的消耗,同时减少环境影响。里达厂区通过综合应用低能耗烘干炉、并列排布式输送线、高空集中储存设计,实现空间节约,能耗降低。里达还开创性地使用了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完整的工厂级、设施级、工艺级和设备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数据,并通过AI分析如何优化能源的使用。
宝马为何能完成一次次的“极限挑战”?活动现场大屏幕上出现的一整页专利名单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全员参与,持续创新。在宝马,不同业务部门都设立有创新工作室。仅涂装车间就有12项与环保和节能相关、实用型的国家级专利,能产生直接环保效益。这就是宝马的可持续秘笈:唯有不断创新,方能永续发展。
从色彩这一个看似“表面”的感官体验深挖下去,可以看到宝马如何不断以涂装突破想象的边界,同时融入对车、人、环境关系的终极思考:一台真正豪华的汽车,不应只有驾驶乐趣和卓越品质,还应包含对人文的洞察与关怀,对环境的尊重与呵护,以及对未来的责任与承诺。
戴鹤轩博士说:“在宝马看来,可持续发展从来不只是关于技术;而是技术与人文的交汇,是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也是与自然的共创。”
绿色,应是现代豪华的底色。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故宫联手避暑山庄办新春宫灯展 打造京津冀地区新春旅游新高地
- 中国部署电力需求侧管理有何考量?
- (新春走基层)日均游客破万 安吉余村灯会何以闪亮“出圈”?
- 山西大宁举办作家采风活动 助“宁脆”苹果香飘全国
- 日本黄檗文化促进会访闽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商界交流会在悉尼举行
- 上海二手房成交创三年新高背后,什么房子卖得好?
- “中国游客友好机场”启动仪式在巴黎戴高乐机场举行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烟台落幕
- 甘肃甘州:搭建“四季不落幕”文化舞台 农民当主角讲乡村故事
- 中国驻美国使馆发言人就旅美大熊猫“乐乐”离世答记者问
- “红头文件”上的“慈善项目”能投资返利?当心!这是诈骗
- 让世界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和音)
- “非油炸”与健康能否完全画等号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 浙江杭州高架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律师分析:已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53年美公共债务将达到GDP的181%
- 200余件唐代文物亮相杭州 多件系千年前“浙江制造”
- “洋买家”爱上中国品牌 二手车火热出海
- “打回去”,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 热门推荐
-
- 美国空袭叙利亚遭强烈谴责,黎巴嫩媒体:美所作所为出于一己私利!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47 上调2个基点
- 广东发布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体系规划
- 精准高效支持科技创新
-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AI生意助手等新应用引人注目
- 老舍经典再登征程 北京曲剧《茶馆》开启全国巡演
- 巴西学者看好巴中两大金砖国家深化合作|世界观
- 中国五矿发布20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弱冷空气影响持续 全国降水总体较弱 西南多阴雨
- 韩媒:韩务安机场跑道外混凝土设施被疑在空难中酿大祸
- 杭州升级政策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 促科技成果转化
- 苏州金城新村遗址这一发现 为确定秦会稽郡治提供确切考古证据
- 安徽蚌埠市延安路大桥主桥桩基施工完成
- 新疆伽师县:大规模推行机械化 “棉海”采摘效率陡升
- 中外嘉宾分享友城合作经验 多国冀与中国扩大“朋友圈”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宝力”“青宝”近亲系谣言
- 探访安徽巢湖“美容师” 义务守护巢湖水清岸绿
- “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德国拉德福姆瓦尔德市举行
- 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60万个
-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