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科破格”不只是给偏科生带来出彩机会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强基计划”已经陆续开始。今年的政策迎来了一个大变化,多所高校新增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考生,数学或是学校指定科目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可直接破格入围或放宽入围倍数或满足第一志愿入围等相关政策。其中,“数学单科为王”引发网友热议。(4月16日《羊城晚报》)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2020年在部分高校启动的一项重要改革试点,力求探索更科学、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模式,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培养后备人才。已有上万名新生受益于该计划。今年实施“强基计划”的新变化,是不少高校新增了招生专业,而且规定指定科目成绩达到一定分数,考生可以破格入围。
这些新变化最近成为热议话题,如有网友评论称“数学单科为王的时代到了”。这是一种片面解读,不否认多所高校规定考生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可破格入围,但还提出“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4-5倍之间”之类的条件。考生家长别盲目相信网上片面言论。
尽管“单科破格”还有其他条件要求,但相比之前实施的“强基计划”,已经是一大突破。这种进步,既体现出高校招生政策更加灵活,也为相关专业的“偏科生”提供了出彩的机会。而且,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新增了王牌专业。这一变化给相关专业“偏科生”上名校王牌专业带来希望。
当然,“强基计划”的新变化不只是给“偏科生”带来机遇,也给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带来机会。《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基础学科也不差。
但要指出的是,这些新变化并不是每个“偏科生”的新机遇,而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方面足够优秀。优秀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有高校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的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考生。然而,能获这些奖的学生极少。
即便不涉及获奖,学生成绩也要达到高校规定标准。如高校要求考生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但据高中数学老师透露,数学能考到140分以上,在很多重点高中都是凤毛麟角。另外,多所学校缩减入围比例,导致入围人数减少。所以,“偏科生”报名“强基计划”要客观评估自身专业实力。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单科破格”等创新,今年“偏科生”升入一流高校的机会,将会高于往年。
冯海宁
来源:扬子晚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打开“护眼模式”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机组转轮制造成功
- 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冻一下就会清醒?
- 扎根江西!江西数字集团与阿里云达成深度合作
- 上海虹桥机场迎首批斯洛伐克免签入境旅客
- 甘肃枯茗子首次出口尼泊尔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出坞在即 边检:“一船一策”提前制定预案
- 云南省双碳标委会揭牌成立 “双碳”工作进入标准化新阶段
- 李零、陈星灿、安家瑗共论“柴尔德与中国考古学”
- 探访安宁疗护病房:陪伴患者走夜路的“生命摆渡人”
- 海陆空全方位监控 起底美对华监控“黑历史”
-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 保澳门春节供水无虞
-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 美国爱达荷州一在建机库倒塌 致3死9伤
- 中国学贡献奖获奖学者:了解中国是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
- 中国证监会:依法依规稳慎做好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工作
- 津城高考“最后一课”:喊出自信 留下感动
- 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突破8亿千瓦
- 北约宣布将举行大规模核演习 美媒:普京刚发出警告
- 文学大咖论道尼山:推动文明交流 如何“以文为桥” ?
- 热门推荐
-
- “福建·东盟电影文化周”在泰国开幕
- 甘川陕毗邻地区“携手串门”:协商支持政策 让利文旅从业者
- 韩国首尔一公寓发生火灾致2死29伤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歙县:桑蚕吐“金丝” 传统产业焕“新颜”
- 成都搭建交流对接平台 激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
- TikTok与环球音乐握手言和,双方重新达成合作
- 京东发起“我给老家送年货”活动 刘强东为老家1500户村民送出约5万件年货
- “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 2024北京文化论坛开幕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全国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
- 面对当前疫情,专家强调这三个误区必须纠正
- (国际观察)为何说美国击落中国无人飞艇“反应过度”?
- (八闽千姿)七夕节赏《陈三五娘》:闽南爱情佳话传古今
- 台风“卡努”影响结束 福建终止防台风应急响应
- 城市公园变身奇幻梦境 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将开启
- 第四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开幕 提升教育装备信息化智能化
- 中马企业合作对接会举行 聚焦马特色农产品
- 记者手记丨在灰烬中寻找昨天 夏威夷毛伊岛劫难之后的众生相
- 特朗普:如果盟国“不公平对待我们” 美国会考虑退出北约
- 演唱会上的“舞蹈片段”遭恶搞“ 二创”视频 玩梗边界在哪儿
- 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海外 欧洲多国举办庙会等活动共庆元宵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