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歙县:桑蚕吐“金丝” 传统产业焕“新颜”
中新网合肥11月21日(郑宏)时下,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十万人家”蚕桑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晚秋“黄金茧”迎来了收获时节。
走进丝绸文化园的蚕宝宝养殖车间,呈现在眼前的是满地金黄,一张张结茧网上布满了黄色的蚕茧。工人们神情专注地围坐在一起,双手上下翻飞,小心翼翼地采收着这些成熟的“小金蛋”。
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清说,传统的白茧一般只能养四季,而合作社养殖的“黄金茧”今年已经收到了第六季,产量也比一般白茧要高。
阳光下,金灿灿的“黄金茧”犹如黄金般璀璨耀眼。与普通白蚕种相比,“黄金茧”的饲养方式并无太大差异,用普通桑叶喂养就能正常生长。神奇的是,它们却能结出天然的金黄色蚕茧。在缫丝过程中,无需进行化学处理,就能生产出的彩色丝制品,被广泛应用于蚕丝被、绸缎等领域。
在“黄金茧”丝制品生产制作车间,机器声轰鸣不断,复摇、制绸、拉丝、制被等工序紧张有序进行,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忙碌着。在这里,一根根金黄色的细蚕丝经过精心加工,逐渐变身为光滑细腻的彩色绸缎面料,或是舒适柔软的“黄金”蚕丝被。
2024年以来,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所生产的金色环保丝制产品订单大幅增加。丝绸文化园织绸车间主任李爱英说:“用‘黄金茧’做成的被子蓬松度更高,回弹性更好,保暖性也优于普通白蚕丝。用其织成的漳缎,市场价格远高于白蚕丝织成的漳缎。”
近年来,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凭借“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集桑园种植、蚕桑养殖、丝绸纺织、产品销售、文化研学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在重视传统蚕丝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养殖和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一园、一桑、一蚕、一茧、一丝”的精心布局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桑蚕产业向好向新发展。(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析中医药“生活化”:聚焦健康需求 不可夸大功效
- 安徽合肥首届校园反诈主题演讲比赛落幕
- 宁夏再次对安全责任履职不到位情况进行追责问责和组织处理
- (第六届进博会)通用磨坊中国区总裁苏强:深信中国市场无限潜力
- 特朗普状况稳定已出院 仍将出席共和党党代会
- AIGC带来崭新机遇 报告展望AI场景应用延伸
- 沪上侨界人士览临港巨变 驾芦潮碧波
- 电商平台上“门票代抢”依旧火爆
- 2024海西汽博会启幕 智造活力涌现
- 厦门“百团万人游宁夏”首发团畅游塞上江南
- 61天73场演出12个夏令营 “打开艺术之门”圆满落幕
- 成都大运会支付服务新亮点:外国运动员花数字人民币骑共享单车
- 中铁上海工程局北沿江高铁项目部开展关爱女职工系列活动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越南工贸部部长阮鸿延
- 三位年轻人与古老长城的新故事
- 助力更高水平营商环境建设 天津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 海南中小学开学不早于9月5日 各高校自主研判开学和返校时间
- 【国际漫评】救援哪有反华重要
- 端午假期草原铁路发送旅客39.8万人次
- 冰雪旅游持续升温,新雪季冰雪消费市场火爆
- 热门推荐
-
- 伊朗外长:伊朗与美国的间接对话因地区形势而暂停
- 一线调研|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浙江交上这份答卷
- 中老铁路老挝万荣站今年货物发送量突破100万吨
- 4月9日21时起,北京地铁17号线工体站临时封闭
- “阳康”后工作锻炼要循序渐进
- 从戈壁荒原到绿洲热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
- 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达58万余家 稳居全球第一
- 福建省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Ⅱ级
- 四川为什么是“天府之国”?一站式打卡积淀千年的“锦绣四川”
- 海南航空开通首条海口直飞莫斯科国际航线
- 今年全国第10000列中欧班列在浙江义乌开行
- 植保无人机挑麦田春管“重担” 山东“新农具”解锁耕作新模式
- 法国青年艺术家用黄色松花粉描绘心目中的北京春天
- 助力乡村少年美育教育 明园慈善基金举办第五届竖笛夏令营
- @高校毕业生:一大批特色招聘专场来啦
- 美国6月失业率升至4.1%
- 高新发展收购计划疑搁浅 股价一字跌停
- 向假药回流药“亮剑”!医保基金监管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 通讯:鄂尔多斯开启文旅暖城节奏
- 探寻“电池智造工厂” 科技创新助力民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