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鞠躬上百次 杭州华侨永久陵园“代客祭扫”让思念无界
中新网杭州4月5日电(郭其钰)朗诵祭文、擦拭墓碑、摆放贡品、敬献鲜花并三鞠躬……清明节之际,浙江杭州华侨永久陵园的“代客祭扫”服务备受青睐,不少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跨越时空遥寄思念和爱。
浙江是全国重点侨乡。杭州华侨永久陵园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皋亭山下,园内环境古朴典雅,是浙江省涉外永久陵园。
“90后”邹梦君是杭州华侨永久陵园的一位礼仪师,每年清明和冬至是她最忙的时候。
“每次接到代客祭扫的邀约,我都会与委托人充分沟通,了解其个性化需求,充分尊重逝者,也尽最大努力传递委托人对逝者的哀思。”在邹梦君看来,“代客祭扫”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人文关怀。
早上6点左右,邹梦君就会到达陵园,她每天要为二三十个墓位鞠躬,一天至少弯腰鞠躬上百次。
今年3月11日,邹梦君就收到了第一条清明“代客祭扫”的委托,目前她已帮助100多位委托人完成“代祭扫”。她表示,今年整个清明节的委托已经有200多条,比前两年翻了番。
缅怀亲人,贵在心意,重在文明。除“代客祭扫”外,网络祭祀也成为越来越多人跨越时空缅怀故人的新选择。
2021年,杭州华侨永久陵园开始数字化改革,人们只需轻触陵园公众号,即可实现线上祭扫、实景导航等。
今年清明节,身在北京的陆女士借此为远方亲人点亮“云香火”,献上“云鲜花”,弥补未能归乡祭扫的遗憾。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七万人次通过智慧公墓平台参与“云祭扫”,实现无界缅怀。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广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低碳祭扫,如今鞭炮声渐稀,取而代之的是清雅的鲜花。”杭州华侨永久陵园负责人俞建国介绍,陵园自3月中旬起就迎来络绎不绝的错峰祭扫人群,至今已有超20万人次入园完成祭扫。(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环境部长反驳日本官员:对核污水排海无法欢迎
- 粤剧名旦陈韵红:为大湾区粤剧交流搭桥
- 上期综合业务平台浙油中心报价专区基差报价功能上线
- 中新真探:多吃菠菜能补铁吗?
- 国内首个综合型左宗棠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启用
- 拒绝做“老好人” 职场中该如何说“不”?
- 因杀妻案轰动世界的他去世,背后真相可能永远成谜!
- 甘肃庆阳打造“金木水火土”数盾产业生态链
- 上海崇明东滩“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逐年增长
- 西藏那曲市嘉黎县举办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成果展
- “黑科技”云集香港科大百万奖金赛 “清华夫妻”获得两奖
- 商务部:调整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不针对特定国别
- 2023河南省互联网大会开幕 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成果显著
- 国家电影局:将发放1亿元观影消费券助力电影市场恢复
-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霙病逝 享年66岁
- 临夏有约:“清水煮羊肉”何以香飘千百年?
- 国际最新研究称,有证据表明南美兽脚类恐龙受骨病困扰
- 重庆最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进度条”过半
- 英国凯特王妃宣布患癌后再度公开露面 现身温网男单决赛
- 毕业生求职享“实训+招聘”一站式服务
- 热门推荐
-
- 广东发布首个省级自然教育地方标准
- 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明日开展
- 世园会百蔬园迎来夏季“大换装”
- “敦煌遗书数据库”线上线下“上新”
- 湾区三分钟丨一栋50年楼龄的危楼,何以成为“围观”焦点?
- 外高桥造船与Seaspan签署6艘全球首款超大型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
- 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开幕
- (新春走基层)湖南麻阳苗乡非遗花灯闹新春 小戏剧种历久弥新
- 排忧解难精准服务 青海税务助力“高原拉面”蹚富路
- 粤甲战罢六轮 三队挺进四强
- 拉萨民族手工艺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装军巡游”闹军坡 海内外民众琼岛纪念冼夫人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大白菜之乡”的“玉菜”冬储之乐
- “好客山东·与朋友共”文旅推介会在悉尼成功举办
- 我国将核定公布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
- 千余名德国民众游行抗议美国军事霸权
- 安徽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
- 美报社论:美国损害世贸组织是严重错误
- 不法分子假冒国图名义办专家报告会并收费 国图:从未组织和授权
-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中国空气质量改善主要靠“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