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 绿色低碳祭扫成了新选择
清明节临近,这个周末各地都迎来了祭扫高峰。各地民政部门、殡葬服务机构通过延长服务时间等措施,满足群众祭扫需求。
民政部要求,清明期间,各地民政部门要落实专人值班和祭扫情况日报告制度,各殡葬服务机构要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今年清明节新增了智能机器人进行墓区安全巡查和为市民提供业务咨询等服务。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新闻发言人 代雷:我们在公墓设置了多处便民服务点,放置有小药箱和便民箱,有共享的轮椅、雨伞,扫码就可以免费使用。
另外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网站等方式,及时地向社会公众公布祭扫的信息,保障群众错峰祭扫。在江苏昆山,市民朋友通过“清明祭扫早知道”系统,可以实时检索目的地公墓的人流量、车流量和实时视频情况,合理规划时间,高效便捷地实现“错峰祭扫”。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 张晓峰:要求各个殡葬服务机构充分考虑一些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的需要,设置绿色祭扫的通道,方便这些人群扫墓。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树立移风易俗新风
另外在今年清明祭扫期间,民政部要求各地要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集体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
清明期间,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崂山骨灰堂举办多场绿色环保的追思仪式,引导群众用绿色文明的环保方式进行祭扫。
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馆长 李占影:今年清明期间,我们免费提供鲜花,用鲜花代替纸钱、香烛;群众还可以将对逝者的思念写在信纸上放入时空邮箱中、挂在树上,寄托哀思;也可以将思念写在水溶纸上放入水中融化,用水流传递亲情。
今年,北京多个墓地都提供免费水溶祭祀方式,纸和墨都采用环保材料,可以完全溶入水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用更环保、绿色的方式来寄托哀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湖南永州,清明期间民政等部门在各村的进山路口都设置了鲜花、树苗发放点,方便群众绿色低碳祭扫。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 张晓峰:我们提倡各地把清明节祭扫工作,传统的慎终追远、厚养薄葬和中华文化把它结合起来,让人们从原来的更加注重实物祭扫,转移到更加注重精神传承上来。
(总台央视记者 李玉梅 刘刚 高博远)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浙江宁波:高素质农民种出东西部协作“共富果”
- 深观察丨“对于经济大国来说,发动全球贸易战是非常糟糕的选择”
- 共寻新能源车险“三高”解药
- 中华五岳共建跨区域名山文旅融合生态圈
- 鼎科医疗与美敦力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协力赋能创新产品落地
- 多地楼市新政接连“落地” 带动市场“升温”效果初显
- 同济大学周彩存教授领衔的两项国际多中心肺癌研究获重大突破
- 国际社会谴责莫斯科恐袭事件 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 2024洋网红“Talk and Show江西”之赣南行活动启幕
- 曹郁、姚晨监制电影《脐带》将上映 温情叙事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
- 不能说的秘密,必须说的话题!如何织密守护网防范未成年人被“隔空”侵害?
- 英国政府拨款2亿英镑在南剑桥建设新火车站
- 澳大利亚多地举行澳新军团日纪念活动
- “晋肥”营养“黑土地” 山西首趟化肥专列开往东北
- 这3种眼镜,戴对了真能延缓近视 | 呵护眼健康
- 安徽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创历史新高
-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
- 浙江永昌堡和《王氏族约》:一地标 一坐标 一传承
- 旅日大熊猫“比力”“仙女”平安接返回国
- 更多北欧优质海产“游”入中国市场
- 热门推荐
-
- 青海:搭建出海平台 推动生态纪录片海外传播
-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国际货运量突破万吨
- 先算成本再看体验 汽车“油转电”划算不划算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1.62万人死亡
- 西藏山南:冰川上的第332次巡逻
- 兔年岁末再迎立春:“咬春”套餐热卖 “龙墩墩”再成顶流
- 朱鹮野化放飞成果显著 科技手段助力朱鹮种群繁衍
- 培育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
- 绍台两岸书画家百余件作品联展 翰墨丹青弘扬中华文化
- 5月份中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5% 装备制造业贡献超七成
- 天然气储量告急叠加寒潮大风 14.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运抵洋山港
- 眼科专家为高校学生护眼亮眼支招
- 吃碘盐就能预防核辐射?不可取!
- 印尼1300名学生受益校园足球公益项目
-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举办,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沪开启世界首演
- 北京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端品牌
- 非遗馆里唱响原汁原味上党梆子
- 第十四届全国数学竞赛决赛近千学子角逐 195人获一等奖
- 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在哈尔滨闭幕 中国代表队首次团体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