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学生欺凌?
新闻1+1丨如何防治学生欺凌?
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接下来的这一周,也开启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在今年的安全教育周活动中,除了常规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教育之外,教育部还重点强调了要“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这已经是教育部连续两年在安全教育周的活动中,提到与此相关的内容。近期,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在出台具体的措施和办法防治学生欺凌问题。《新闻1+1》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童小军,共同关注:如何防治学生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学校如何首先解决“知情”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军:通过浙江一小学设防霸凌校长信箱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教育系统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认知越来越细致,并且找到了一些可行的办法。这个信箱其实就是为了应对孩子们“不敢说”的情况。但其实“不敢说”的背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是不是属于欺凌行为可能不会判断,所以给予的介入不及时或者不有效,让欺凌的人可以升级他的欺凌行为。所以如果要做到真正的“知”的话,就一定要有人真正能够了解欺凌是什么,而且要能够很好地通过对学生的询问也好,调查观察也好,要能够很清晰地界定出来。
防治学生欺凌,不只是学校的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军:校园欺凌表现在学生之间,但问题是,产生的原因既涉及家庭,也涉及社会,还涉及整个教育体系,同时也涉及孩子本身的一些特点、经历等等,所以如果要有效去治理,应该是人人有责。也就是说,校园欺凌问题是一个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而未成年保护实际上是所有成年人都有责任,包括未成年人本身也需要慢慢学会如何自己处理问题。
在人人有责的前提下,有几个主要的职责体系:
家庭第一责任,对任何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家庭一定是第一责任。
重要责任人——包括所有跟青少年儿童工作有关的专业人员。老师、儿科医生、少年法庭的工作人员、少年警务人员等等,甚至包括面对孩子们的专职人员,比如保姆等,都属于重要责任人。
基础责任人——全社会所有人,不管你有没有孩子,也不管你的孩子是不是成年了,你只要是这个社会的成年人,对所有的未成年人,你都有责任去保护他们。
学校采取办法的背后,需要更完善的校园欺凌防治体系和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 童小军:首先要肯定的是,学校对于治理学生欺凌明确的态度和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有我,你不用怕”的信息传递,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背后还需要更完善的体系和机制。所谓的体系就是需要有岗位、有人、有工作的平台和工作的路径。所谓的机制就是如何工作,比如班主任和介入到校园欺凌的专业人员,他们之间如何衔接,情况报告以后谁来进行核实,这个核实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比如说避免二次伤害,以及给孩子们带来二次的一些问题等等,要避免这些,这些就是我们讲的工作机制。所以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轮椅上的马骏揽得骏马奖 获奖感言向史铁生致敬
- 金砖扩员有力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发展(国际论坛)
- 中新真探:宿醉后再来一杯“透一透”可以醒酒?
- 泰国颁发“2023反腐败奖”
- 广东台山黑豆上市 有“牛脚印”的最受欢迎
- 踩进“隐形加班”套路,劳动者如何维权
- 看广告、引导付费,有的公厕取纸方式真离谱丨城市体验官
- “天宫少年”再登台讲述未来故事 小记者探班带来鲜活“暗号”
- 国际学者: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创新丨两会·世界观
- 合璧津高速江津段建成通车
- 网约车“一口价”需寻求更优解
- 广西米花山红军烈士墓守护人: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 (新春走基层)山东多彩非遗民俗“花式”闹元宵
- “沪惠保”参保火热系统一度宕机,5小时投保人数超100万
- 浙江省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 抖音达人探店激发消费活力,今年为线下商家创收超1333亿元
- 红果短剧“搭台”共商共谋,助微短剧全方位提升
- 美国5月贸易逆差降至690亿美元
- 这个村子有点“潮” 看看麦田里长出的“艺术空间”→
- 热门推荐
-
- 既然不是“天外来物”,该如何科学认识三星堆?
- 东北“冻梨”开启广西之旅 景区酒店推出暖心“大礼包”
- 布赫宾德开启贝多芬“马拉松”
- 新疆特高压线路首次应用北斗图传监测技术
- 第23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开幕 为“双节”赏花游预热
- 公职人员在外兼职日薪三千,是否合法合规?
- 报告显示常州蝉联全国音乐节城市票房第一
- 张家界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英国伦敦举办
- 四川:聚焦做大金融总量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安徽黄梅戏韵响海外将再续“前缘”
- 83项非遗有了“新家” 上海浦东非遗体验馆开馆
- 全球首辆大型5G移动急救复苏单元在杭州启用
- 中国加拿大直航增班即将启动
- “天价药”开出“平民价” 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呈现三个新特点
-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增至34项
- 国内外专家海口共议如何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 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哈尔滨探究人工智能等新话题新领域
- 研究: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儿童因枪击死亡人数翻倍
- 吉林露水河多人非法狩猎野生中华蟾蜍被捕
- 外媒:法塔赫官员遭以军袭击身亡 黎以紧张局势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