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大国工匠】与“泥水”打交道的蓝领专家
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东侧的长江岸边,海鸥徘徊逐浪,堤坝上浪花阵阵。每每从此路过,杨戌雷都会觉得心旷神怡,也愈发为自己的工作自豪。
他所在的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就坐落在此,他是污泥处理车间主任,肩负着守护一江碧水的重任。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污水治理的重中之重。80后的杨戌雷在这里扎根20余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上海污泥处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全过程,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突破职业“天花板”,从一名技校生逐步成长为国内污泥处理行业的蓝领专家。
创造自己的经验
在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城市治理现代化表现得格外具体:承担着上海约1/3的污水处理量,一年相当于81个西湖的年蓄水量,日处理污泥就达486吨干基。就在21世纪初,污泥处理还是以填埋为主,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逐渐面临着“污泥围城”困境,“治水又治泥”成为上海水环境治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杨戌雷的职业生涯在此时起步。进入白龙港污水输送分公司后,他从泵站操作学徒工做起,默默跟着师傅转现场、学技术,很快他便能独立完成检修任务,同时他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维修电工和钳工。
杨戌雷所经历的每个阶段,总被外界赞誉是“年纪轻轻挑大梁”。凭借着好学和勤奋,他曾是原排水系统最年轻的泵站站长,负责管理5个泵站;26岁的他所负责的大型变电站规模在行业内首屈一指;2011年,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建设成国内首例消化、干化、脱水全链条世界级“巨无霸”污泥处理中心,29岁的他调任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担负起8套消化系统、3套干化系统、26套深度脱水系统的接管运行任务。
没有运行经验,不明白系统构造,不熟悉机械性能,困难比预想的更大。“没有经验,那我们就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属于白龙港的经验。”杨戌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以厂为家,几千根管道他几乎都研究过,一幅幅复杂的工程系统早已刻在他的脑子里,他带领团队以最短时间全面接管污泥三大系统。
与此同时,他对该系统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运行经济成本过高、劳动强度过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优化。曾经污泥飞灰仓存在卸料不畅的问题,卸灰时不是灰天灰地就是水漫金山。对此,外国专家给出解决方案是在仓体加装电加热,报价高达40万欧元。杨戌雷通过对设备的仔细研究和琢磨,决定在阀门位置加装几根压缩空气的管道。在反吹流化风的作用下,污泥飞灰仓卸料不畅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而总花费不到3000元。
解决“卡脖子”问题
从小家住苏州河边的杨戌雷,对于水清沙白有着天生的执着。
他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鼓励自由探索。带领团队实施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了一批依赖国外进口设施设备“卡脖子”问题。针对进口薄层干化设备价格昂贵、技术垄断的问题,他牵头完成国产化主机研发、系统设计与生产验证,形成国内首套市政污泥薄层干化设备,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杨戌雷通过探索国内首创的“全封闭式+顶部引流”的污泥技术新路径,改造了原有敞开式炉渣收集装置,彻底避免泄渣过程中粉尘外溢。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进口设备国产化的经典范式,在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普及率100%,该项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
“驯服”国际先进设备并不是他的终点,白龙港污水厂作为世界污水处理量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在国际大型污泥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上,具备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和研究基础,从跟跑到领跑才是杨戌雷的目光聚焦之处。
2023年,杨戌雷领衔研发大型污泥处理系统关键技术,有效提高污泥处理系统生产效率、规避了安全风险,年增产污泥处理量近1200吨干基,产生经济效益约3100万元。“未来污水处理厂”模型已于2023年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展示。
要培养“一群杨戌雷”
“一个杨戌雷能怎样,有一群杨戌雷才是好的。”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杨戌雷想帮助更多年轻人走得更快更稳。
在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戌雷学院”应运而生。学院在减污降碳、无废工厂、安全韧性等9个方向13个领域的污水污泥前瞻性研究对每一位职工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戌雷以理论知识讲授、实际操作指导和参与项目研究的“三位一体”带教法及“培训中学、创新中学、实践中学、交流中学”的“四学”模式,指导职工理论学习和岗位操作;带领团队参编污泥运行相关技术规程以及《污泥处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填补了国内污泥工种教材的空白。
深知“被看见”的重要性,他格外重视带团队,不仅技术上倾囊相授,而且只要发现一个好苗子,就为其提供成长进步的平台,先后培育了1名高级技师,14名技师、39名高级工等一大批紧缺技术骨干,多人次荣获上海工匠、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作为一辈子都与“泥水”打交道的蓝领专家,杨戌雷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却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天蓝水清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苦,这正是他对于“工匠精神”一词的切身感悟。正如他在九十多场党代表宣讲活动中讲述的那样,绿水青山便是我们留给子孙后辈最大的金山银山。
裴龙翔(来源: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首尔一市场发生车辆撞人事件致13人受伤
- 卡车冲撞以色列公交站事件已致1死约40伤 司机身份公布
- 《小美人鱼》中国首演十周年 中芭再度复排深情演绎
- 中国民企接连投资助吉林特色资源发展
- 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
- 专家山西“支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广州科普力量为粤东山区学生开启“太空探索之旅”
- 2023年中秋国庆假第三天 陕西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2.7万人次
- 文化出游热度,如何更好呵护
- 医生提醒:暴饮暴食或引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双台风”已致菲律宾2人死亡 超41.8万人受灾
- 成都药房实探:退烧药、抗原试剂充足,蒙脱石散等止泻药无需抢购
- 胡塞武装称袭击红海和阿拉伯海船只 含一艘美驱逐舰
- 人文社推出葛亮最新长篇《燕食记》 从粤港饮食入手一展岭南百年梦华
- 《青年π计划》半决赛选手强强对决
- 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调整为20%
- (乡村行·看振兴)做足“茶文章” 福建福鼎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 如何读懂“离诺奖最近的中国女作家”?
- 浙江“渔三代”用大黄鱼奏响海洋牧歌
- 厦门表面处理工程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英大使:强烈谴责英方的无端指责
- 美众议院将针对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弹劾条款移交参议院
- 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是癌吗?别慌!
- 上海专家成功“堵”上格鲁吉亚患儿脑脊液鼻漏口
- 中外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各国文化流动起来
- 西渝高铁达州南站2号八线特大桥首联连续梁浇筑完成
- 宁夏前三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二
- 2024全球6G发展大会探讨6G标准前沿
- 浙江丽水设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日 推进农遗保护发展
- 美考虑制裁与华为相关中国芯片公司 商务部:将视情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 变“流量”为“留量” 网红景点增设化妆间服务游客
- 荷兰强降雨造成多地鱼类大量死亡
- 浙江多学科专家成功切除颈椎脊索瘤 为患者植入3D打印假体
- 长三角民众青睐“下沉式”逆向游 不开火的夏食受追捧
- 俄方称一日内摧毁乌军近400个军事目标 乌方暂未回应
- 《明日战记》:国产“机甲科幻”也可以好看高燃
- 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在家如何护理?权威解答来啦!
- 股份行跟进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三年期、五年期定存降15个基点
- 哈萨克斯坦代表队将参加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 国家能源局:前三季度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价格总体处于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