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民众青睐“下沉式”逆向游 不开火的夏食受追捧
中新社南京8月18日电 题:长三角民众青睐“下沉式”逆向游 不开火的夏食受追捧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穿越喀拉峻风景区,体验草原策马奔腾,徒步夏特古道,在赛里木湖感受湖天一色……新疆地域辽阔,深度游的9天里,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刚从新疆返回南京的汤子豪18日告诉中新社记者。
夏秋之交的长三角骄阳似火。远离火爆景区和熙攘人群,逃脱一二线城市的喧嚣,“下沉”到边远宁静的乡间,在非热门目的地来一场漫步与邂逅……“下沉式”逆向游成为很多长三角人的清凉之选。
从贵州的“村BA”“村超”到云南的泼水节,叠加了独特气候、自然风光、人文风情、饮食文化等多重吸引力的边陲小镇、内陆城市旅游热度飙升。长三角跟团客、自驾客奔赴凉爽的西北、西南。新疆独库公路、318川藏线等“网红”线路车流不断,沿线民宿一房难求。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至今,新疆、西藏、贵州的旅游订单量较2019年增长约150%。
当“特种兵式”出行退潮,“躺平游”带来“昼伏夜出族”增多,“晚七点”经济引领夜间消费,Livehouse、精酿吧、小酒馆等融入城市新“夜”态,不打烊的夜宵店生意火爆。远离热腾腾的厨房,高温天不开火、不做“流汗侠”,“热食冷吃”“大餐简吃”等概念的夏食受到年轻人追捧。
随着加工链路、销售渠道成熟,水产海鲜消费出现家常化、预制化的趋势,长三角开海季第一口海鲜亮出新花样。东海梭子蟹、皮皮虾、基围虾等开海季“主角”,被开发成泰式咖喱、港式口味的预制菜,“爬上”消费者的餐桌。白斩鸡,盐水鸭三宝,香糟基围虾毛豆双拼,以及由基围虾、花螺、花蛤、蟹钳等制成的卤海鲜桶受到食客欢迎。
凉食搭配销量同样走俏。扬州的M会员商店中,新疆黄梦脆蜜瓜、无核白葡萄、西梅、黑布林等集中上架,占据了新零售店面的“封面”位置。“气温居高不下,高甜瓜果,如脆蜜瓜、无核白葡萄日销量均达2000斤,西梅日销量约1000斤。”该店商品负责人佘咸平介绍。
在南京等地的盒马店中,俄罗斯、日本的小众精酿啤酒等成为爆款。
中国旅游研究院分析,今夏,食住行娱新消费形式不断涌现。崛起的“Z世代”等新消费群体,倾向于高品质、定制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和差异化、精细化的旅游服务。业态创新、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培育行业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爱努力、爱生活、爱中国的阿扎多娃·阿依努拉: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文老师
- 如何早发现慢阻肺?哪些群体需高度警惕?专家解答
- 世界话消博丨东盟人士:消博会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共同发展
- 韩媒:尹锡悦开始联系辩护律师
- “上个厕所帐篷就没”毁了音乐节的都市童话
-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一种神经性厌食症的潜在疗法
- 吴代赦委员:钻研探索 助力生态产业发展
- 乌干达一处难民营遭雷击 致14死34伤
- 新中考正改变教育生态,家长的育儿经该变了
- 梁朝伟获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人奖”
- 《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绘画卷》面世
- 如何应对流感高发季?四大热点问题解答来了
- 全球16家科技公司及机构签署前沿人工智能安全承诺
- 西藏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完成传统边贸点勤务工作
- 大熊猫“戴立”离世 死因系老年伴随心脏病变及器官衰竭
- 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
- 广州化妆品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 “土味玩具”为何走俏?
- 沈阳市举行国风集体婚礼 52对新人体验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 可视化成像揭示艾滋病病毒复制机制
- 热门推荐
-
- 两部门:防止新加坡非洲猪瘟传入我国
-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即将启幕
- “Z世代”皮影艺人:坚守与创新中舞动“老艺术”演绎“新生活”
- 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 玩闹灭火器凸现知识性硬伤
- 江南水乡瑞安全域构建“15分钟亲水圈” 滋养百姓幸福生活
- 探访龙龙高铁梅龙段“最难施工隧道”和“最长大桥”
- 未来三天南方持续降雨 北方华北平原再现高温
- 创新创造绽放文旅多彩魅力
-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为海洋生态注入不确定性风险
- 慕思潮汐科技新品全球首发,以AI科技开启智慧睡眠新时代
- (新春走基层)重庆推12条暖心举措保障农民工安全返乡返岗
- 上海机场发布人文品牌 “中国样·China Young”
- 上海文化影视科技产业集聚区在青浦揭牌
- 美国总统拜登访问德国
- 在这个地区,美国正沦为“旁观者”
-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造成1死1伤
- 专家学者齐聚山西灵丘共话县域绿色低碳发展
- 农村学生餐补不能用来“拆东墙补西墙”
- 中新健康丨人参等三种原料纳入保健食品备案原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