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的生活变化:网红热潮下的新“讨海人”
中新网泉州3月8日电 (吴冠标)“明天农历正月廿九,是蟳埔‘妈祖巡香’的大日子,这几天我们店里‘簪花围’的预约都排得满满当当。”“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蟳埔阿姨黄淑惠依旧忙得不可开交,在她的巧手下,一个个美丽的“头上花园”被编织而成。
走进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蟳埔村,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头戴“簪花围”,身着与当地蟳埔女一样的服饰,或游览,或拍照,或购物,全村仿佛成为一片流动的“花海”。
从2023年初当红明星赵丽颖以一组头戴“簪花围”的照片引爆网络、带火蟳埔女文化开始,“簪花围”持续“出圈”。面对“簪花围”热潮,黄淑惠的女儿黄培娜抓住时机开了一家小小的簪花店,母女俩一起为游客“簪花围”。
“以前我们家主要做海鲜生意,但妈妈的簪花技术是村子里出名的。”黄培娜说,她在店里一般负责给母亲打下手,帮顾客搭配衣服。“‘簪花围’热潮带给蟳埔的改变真的很大,越来越多村民从渔场转战商场。”
正如黄培娜所言,如今,许多蟳埔女从售卖鱼货转入民俗、文创、餐饮等领域,成为新“讨海人”。
蟳埔村中,蟳埔女服饰店、民俗体验馆、传习所、研学社等招牌随处可见,勤劳能干的蟳埔女们或是凭借簪花手艺为游客“簪花围”,或是当化妆师、厨师等等,服务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
刘淑莲是蟳埔女中少见的摄影师,为游客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的画面,是她每天最快乐的事。“我家传承着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于是我们把复古蟳埔抓蟹船作为拍摄背景,抓蟹船鲜艳亮丽,极具蟳埔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合影。”
在刘淑莲眼中,“簪花围”热潮不只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也让家族传承的造船技艺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抓蟹船边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在给蟳埔抓蟹船做宣传,这同样是一种传承。”
不过,许多像黄淑惠这样的蟳埔女对此次热潮也有着自己的忧虑。“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我和女儿在簪花之余依旧从事着海鲜生意,是否完全放弃渔业对我们而言是个艰难的抉择。”
黄淑惠表示,簪花的经济收益确实高于以往卖鱼货、挖海蛎,为了不让“簪花围”变成“一阵风”,她们也会以更贴心、更优质的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希望“簪花围”和蟳埔村能从“网红”变“长红”。(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让“布尽其用” 江南布衣探索可持续时尚新方向
- 中阿出版合作交流论坛在沙特举办
- 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业务合同被指存在舞弊行为
- 黄花市场波动 大同官方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收益
- 掉电快、充电慢 冬天电池也“感冒”?
- 守正创新,古建筑引领新潮流
- “2023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关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中国完成超2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 为家暴中的受害人织起安全网
- 韩媒:因伪造证明案二审获刑1年 尹锡悦岳母当庭被捕
- 节日文化也是一种精神原乡
- 从重庆到新疆 一场跨越两千多公里的生命救援
- 美国内华达一医用飞机坠毁 造成包括患者在内5人死亡
- 点燃创新增长的强劲引擎——各地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调研(中)
- 《中资企业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报告发布
- 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敌人已被击退
- 消除隐患!电动自行车电池有了新标准 还需要做这些工作→
- 今年以来海南免签入境外国旅客同比激增6.5倍
- 受台风“苏拉”影响 广西9条河流16个站出现超警洪水
- 广州成国庆假期最热门目的地
- 热门推荐
-
- 日本启动第二轮核污染水排海 民众再度集会抗议
- 刚果(金)军方称挫败一起政变企图并打死头目
- “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必去城市”在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发布
- 全国知名蔬菜销售商走进宁夏活动签约18.69亿元
- 中新真探:生吃茄子可以降血压?
- 9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8% 恢复力度仍待提升
- 专家学者羊城共探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 深航深圳直飞巴塞罗那航线开航
- 2024年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综合招聘会在沪举办 现场提供约5500个岗位
- 内蒙古“杖头木偶”重现舞台 六旬演员期盼技艺传承
- 各国青年齐聚长沙 共探文化共融与文化多样性
- 创15年来新高 英国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5.25%
- (新春走基层)大数据里的“桂味”春节 “80后”“90后”成返乡主流
- 绿豆汤加点“料” 消暑效果更持久
- 江西南昌深化“文旅体”融合 点亮消费新场景
- 北京艺术博物馆首推中秋文创月饼
- 广西师范大学成立出版学院 培养高素质出版人才
- 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召开 助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 漫评|中欧班列:助力“中国味儿”走向世界
- 2023中国经济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影响力TOP10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