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杖头木偶”重现舞台 六旬演员期盼技艺传承
中新网呼和浩特7月23日电 题:内蒙古“杖头木偶”重现舞台 六旬演员期盼技艺传承
作者马丹妮
鞠躬、骑马、挥手……半人高的杖头木偶在演员的操控下做出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近日,杖头木偶经典剧目《巴拉根仓》亮相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剧场,主人公巴拉根仓在台上与王爷斗智斗勇,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活灵活现的肢体动作引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历经30多年,这一演出形式重现舞台。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2006年木偶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木偶戏的一部分,杖头木偶戏在20世纪80年代初红极一时,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它不仅是节庆庙会上的必备节目,更是作为本土文化符号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舞台上的木偶动作看起来轻松自如,可最轻的木偶5斤重,最重的有12斤,而举着它们表演的却是一群年过六旬的老演员。记者了解到,这是目前内蒙古唯一表演杖头木偶戏的剧团。
“我从18岁开始学习杖头木偶,那时候就非常喜欢这项技艺。”何宁是木偶戏剧团中的女演员,她介绍,“杖头木偶戏是一个综合艺术,声乐、形体、神态等都得会。基本功要先练习举功,一站一举至少两个小时,刚一开始我们举得浑身抖,只有定下来才能举得动,才能做后面的动作,你看现在我的胳膊粗细都不一样。”何宁说着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胳膊。
1980年木偶剧团正式成立,《巴拉根仓》剧目在内蒙古地区巡演了100余场。“当时条件艰苦,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车夫,还是力工。但每次演出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就很有成就感。”讲到这里何宁有些骄傲地说,当时自己和其他团员就像明星一样,走在路上几乎所有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都认识她,会指着她对自己父母说,这个是演木偶的阿姨。
何宁介绍道,每一个木偶都是剧团成员手工制作的,需要经历脱模、糊纸、打磨、烘烤、清洗、上色等十几道工序,这样繁琐的制作过程和艰苦的训练,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木偶剧团的演员们凭着对这份技艺的热爱,把青春献给了杖头木偶剧表演,把欢声笑语送给了每一个观众。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员调动,木偶剧逐渐没落,1986年木偶剧团被迫解散。
2017年,在经历了31年的分别后,木偶剧团演员们老友相见,重新聚在一起,虽然都已年过六旬,却依然坚守初心想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
木偶剧团的负责人张晓红告诉记者,现如今的木偶剧团,只有几位老演员还在坚持演出,缺少新鲜血液,他很担忧这项技艺将来无人传承。
“对木偶剧团的传承,我非常担心,因为年轻人没有跟上来,我们这些人已经都老了。”何宁难掩失落地说道。
“接下来我们想开展非遗进校园的活动,吸引一些小孩和年轻的老师,在文化馆成立一个业余木偶剧团,老中青结合,由我们老一辈把技艺传承给他们。”张晓红说。(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村网”共建“蔬”写湖南常宁乡村振兴致富经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元宵晚会》公布数据:总触达人次3.53亿次
- 第三届“渝见澳洲”少年推介官选拔赛正式启动
- 重庆最大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进度条”过半
- 商务部:将巩固中俄贸易投资合作良好发展势头
- 凝“新”聚智! 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将在天津举办
- 山东荣成一在建冷链仓库发生火灾,已致9人失联
- 电商西进背后:拼多多与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自由
- 超长期特别国债要发挥特别效用
- 拜登炫耀“说服岸田” 日本提出异议!
- 日本女川核电站即将重启 曾在2011年大地震中遭破坏
- 西藏电力提高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 做好今冬明春电力保供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称美有意在乌进行化武挑衅 美乌高官提及对乌援助战斗机
- “免签朋友圈”扩容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
- 律师:纽约裁决或致特朗普损失6亿美元 甚至破产
- 运输“大动脉”格库铁路再升级 助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 甘肃高校中亚学子访丝路起点西安:听到乡音,我回故乡了
- “抖音商城好物年货节”上线:年货好礼立减15%,还可叠加使用平台消费券
- 工信部:我国汽车整车出口有望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 (财经天下)特朗普胜选,对全球经济影响几何?
- 热门推荐
-
- 2024快应用开发者大会:携手AI,共筑未来智慧服务新生态
- 谈“核”不必色变 广东出版漫画书助公众正确认识核与辐射
- 《华章》中韩书画艺术展新闻发布会在韩举行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开幕
- 中国自主研制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问世
- (经济观察)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中国为世界远洋渔业作出哪些贡献?
- 官方通报:四川死亡野生大熊猫为成年雌性,待尸检
- 宁夏发布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蓝皮书
- 一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 同比增6%
- (投资中国)专访毕马威沈莹: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实践具备国际借鉴意义
- 2023年个体防护装备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深圳举办
- 内蒙古“90后”银匠齐天赐:小铁锤敲出“银饭碗”
- 秦皇岛旅游季发布会在京举行 促进京津冀文旅合作发展
- 芬兰37岁女总理宣布与丈夫离婚:感谢相伴的19年时光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西安站赈灾义演落幕
- 中方希望叙利亚化武相关未决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 “全场景化”成家电行业未来海信何以脱颖而出?
- 江苏扬州江都“中国扬剧之乡”授牌仪式举行
- 北京警方“夏季行动”关注“身边乱” 重拳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 山东沂南南村社区向26名青年免费发放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