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专访毕马威沈莹: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实践具备国际借鉴意义
中新社迪拜12月11日电 题:专访毕马威沈莹: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实践具备国际借鉴意义
作者 庞无忌 王梦瑶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减排与安全、效率与公平、减缓与适应三对矛盾复杂交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能源转型为其中核心议题之一。多重挑战下,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如何?中国将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毕马威中国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沈莹在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回应这些问题。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何种角色?
COP28期间,130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2倍。沈莹表示,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进行过程中且是必然趋势,“在不到7年时间内实现这个增长目标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COP28正在冲刺“终点线”,沈莹表示,大会发布的气候相关承诺以及签署的合作文件都向国际社会发出合作的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承诺付诸实践,包括在能源转型、节能减排、绿色和公正转型等领域。
“中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积极参与者,也是重要贡献者。”沈莹强调,中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在加速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电气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转型投资中心。
她列举一系列数据:2022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车以及回收利用项目等领域投资额占全球投资总额的近一半。202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5%,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巨大动能。
此外,今年中美两国在COP28召开前夕达成气候合作,支持“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的全球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气候合作将有力助推气候行动的速度和规模回归正轨。”沈莹说。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实践具备国际借鉴意义
近日,有外媒评论称,中国是COP28上唯一真正有望实现“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的大国。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在10年间增长约3倍。
沈莹表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些都将有力推进全球降碳的进程。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体现大国的担当。
毕马威中国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中国引领全球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快速增长,在全球新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中的占比分别达37%和41%。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
沈莹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的实践中具备国际借鉴意义,在引领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能源行业如何脱碳?
今年的COP28上,各方对化石能源的争论十分激烈。有观点认为,应该逐步淘汰化石能源,也有观点认为应逐步减少使用。
沈莹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7(SDG7)明确,到2030年,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加速能源转型不应只聚焦于是“逐步淘汰”还是“逐步减少”化石燃料,而是应更关注技术创新。
她指出,建设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一方面需要鼓励和推动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绿氢、绿氨等)以及新型储能的进一步发展,逐步实现新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另一方面对于化石能源行业来讲,也要加大在节能降碳,低碳燃料,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新兴低碳和脱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左江之畔百舸争流赛龙舟 上演水上“速度与激情”
- 山东日照港第四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投产 打造亿吨级原油集散地
- 别让智能家电“为难”老人
- 美国五角大楼:无人机袭击造成八名驻叙利亚美军受伤
- “皇冠”归来“含金”几何?第23届工博会观“产业更新”引“新朋老友”
- 央行将开展50亿元人民币3个月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 上海吴淞口岸擅自搭靠外轮的驳船获处罚
- 广东有8条河流20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
- 拉萨获批建设中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 全球升温如何影响格陵兰冰盖未来稳定性?国际最新研究作出评估
- 台风“普拉桑”过境后暴雨侵袭申城 28辆移动泵车出动抢排积水
- 美民众: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毁掉“北溪”
- “中国天马之乡”的新跨越
- 日均外送电量3.37亿千瓦时 新疆全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
-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形哲也:智能机器人“有效”比“像人”更重要
- 弦歌雅乐传情意,一十五载燕归来——北京大学校友合唱团举行成立十五周年音乐会
- 随笔:为何越来越多“南方国家”对美国说“不”
- 商务部介绍中欧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磋商进展
- 冬季世界杯,能饮一杯无
- 河南6处自然生态空间拥有“户口本”
- 热门推荐
-
- 青海为506家企业建碳账户 贷款超92亿
- 智慧景区,乌镇“有数”
- 奶茶何以是哈萨克族民众的饮食灵魂?
- 专家分析丨火上浇油 美用战火“解决”俄乌冲突实为满足私利
- 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终身教授江平逝世
- “复兴号”试跑!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联调联试进入新阶段
- 西藏前三季度接待游客5700余万人次
- 高原特产“闯”市场 税费“助手”助企跨越山河
- 广西加大协同保护力度 守护国际候鸟迁徙通道
- 地磁暴有何影响?专家科普太阳“打喷嚏”引发地球“感冒”
- 畅谈|这就是中国茶
- 调查指近四成台湾39岁以下上班族每月入不敷出
- “新时期泰中互联互通与经济展望”研讨会在泰国曼谷举行
- 20台精品演出伴观众福启新岁
- 以娱乐圈行业生态为背景 原创音乐剧《光影少年》将在京首演
- 从炫技到实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 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冰雪+”迈向万亿级产业
- 剧场变“猫洞” 端午来“新空间”开启御猫奇遇之旅
- 风靡一时的福尔摩斯形象,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 厦大经济学人百年锐意进取、济世经邦 再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