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优化调整产业体系 提出三到五年跻身“万亿俱乐部”
中新网扬州9月14日电 (记者 崔佳明)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14日,记者从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获悉,扬州抢抓机遇“风口”,优化调整产业体系,提出未来三五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全力将扬州打造成为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主航道’,全力建设创新引领、产业兴旺的‘好地方’,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提供坚强支撑、注入强劲动能。”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会上表示,“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建设产业科创名城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推进会上,扬州市正式发布《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根基,聚焦6大主导产业集群和13条新兴产业链(“613”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强基、转型升级、招商强链、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六大行动,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好地方”的发展根基。
《方案》明确,到2025年,扬州要力争实现“211”规模目标:即形成2至3个规模超2000亿元的地标产业,10个以上总量过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链,全部工业开票销售超1万亿元,其中,“613”产业体系工业开票销售要达到8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显示,扬州优化调整了产业体系,将“323+1”产业集群调整为“613”产业体系。“此次扬州提出的‘613’产业体系是原先‘323+1’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集群、新兴产业链发展目标。”扬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记者说。
同时,扬州还同步公布了《“613”产业科技招商指南》。指南梳理了各产业链的国内外产业规模、技术进展、发展趋势、产业链构成、关键技术、区域分布、细分领域重点企业、研发平台、顶尖科技创新人才和扬州市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点。
“大干三五年、奋力过万亿。”王进健在会上表示,扬州到2025年实现工业开票过万亿元,“十五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书写千年古城新的荣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萨克斯坦首都迎开学季
- 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来了 京津冀等地高温将短暂减弱
- 广西金秀瑶族村寨重现古老“放排”技艺
- 云南省阜外医院已免费救助逾6000名困境心血管病患者
- 山东打造优化营商环境5.0版 着力解决企业民众“烦心事”
- 西安市教育局回应中考有关情况:网传“回流生4万人”信息不实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关村新阶层人才综合评价标准制订工作启动
- 是否要求马斯克不要限制乌军使用“星链”功能?布林肯模糊回应
- 河南多方施策稳“楼市” 郑州新建商品房销售环比“五连增”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孟加拉国有关部门签署四份合作文件
- (新春走基层)地方重大项目不停工 建设人“坚守”度春节
- 日本地震致多条新干线停运 震中附近有核电站
- “七下八上”期间中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来历史同期最热
- 加拿大白求恩协会计划今秋再赴华义诊 纪念白求恩逝世85周年
- “钢腿女孩”牛钰:拒绝“躺平” 活出精彩
- 港、台爱心力量接力帮扶青海高原村落
- 青海:工伤保险为城市“跑者”穿上“护身甲”
- 民宿自称“因嫖娼被查封”退单后涨价?店家回应
- 加拿大宣布首次直接向乌克兰军用无人机生产提供捐助
- 百家媒体聚焦佳木斯摄影采访活动开幕
- 热门推荐
-
- 硬核科技助力中国水下考古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
- 南北旅游互相“摇人” 浙江携手多地推动客源流动
- 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已致55人死亡 大量人员待撤离
- “插秧列车”上传来幸福的笑声
- 漫评美炮制“中国产能过剩论”:“意欲何为”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发布 百万亿支付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暂停门诊 谢绝一切探视
- 首只在荷兰出生大熊猫“梵星”将于9月回到中国
- 赏花游激活福建宁德“美丽经济”
- 人工智能MOSS发挥重要作用 《流浪地球2》悬念丛生
- 海南:现房销售项目公积金贷款免存保证金
- 新一轮粤港知识产权合作计划正式签署
- 美国专家谈加征关税:美国损人不利己 中国仍将破浪前行
- 冷空气结束全国大部晴好 新疆云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有雨雪
- 中国援纳医疗队向当地学生传授中医文化
- 服贸会“一会两址”举办 交通、餐饮、票证等多方面服务提升
- 青海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建设“旗舰”医院 推进国际交流
- 杭州今年最高气温首破40℃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闽派影视”崛起
- 援柬中医医疗队为西港特区员工送上新春健康“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