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教育丨最火爆专业成“天坑”,土木专业为何不香了?
中新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袁秀月)2024年全国高校开学第一周,土木工程专业登上热搜。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撤销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后是清华大学辟谣停招土木工程专业,将其合并为大类专业招生。
曾经炙手可热的土木工程,近年来正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天坑”专业:以前“分高者进”,现在招生爆冷,以前家长眼中的“香饽饽”,现在变成“提桶跑路”的尴尬。
土木工程专业的巨大反差,也折射出高校专业撤立的囧境。
招生遇冷,学生毕业即转行?
2023年高招季,一名考生以453分捡漏考上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网上引起一阵哗然。相较往年,该专业最低分、最低排位均出现大幅下滑。
土建类专业遇冷,近年来已不是个别事件。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3高招调查报告》,全国范围大部分高校土木专业分数都出现了明显的滑坡,录取分数(位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同济大学在山东的录取位次下跌了400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招生总量未变的情况下,录取考生的位次下跌了近5000个位次,四川大学与湖南大学则分别下跌1069和2771个位次。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其周期。近二三年楼市低迷,让传统土建类专业陷入发展固化和认知偏差的迷局。”广州大学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曾回应称,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土建行业需求的专业认知存在误区,导致社会面和网络宣传出现诸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从事土木类自媒体社群运营的远枫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就业市场的信息慢慢反馈到大学的志愿申请。他表示,这几年一些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挑战,很多学生不太愿意走传统的职业方向,毕业即转行的比例越来越高。
厦门大学土木专业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陈雪祺就是一个例子。他学了7年土木工程,专业最对口的工作是施工设计,但因为兴趣和行业原因,他并没有做相关的工作,在先后做过地产类的咨询实习后,他签约了某互联网大厂的渠道销售岗位。在一档节目中,考研名师张雪峰曾将这种行为称为“爬坑”。
陈雪祺透露,临近毕业,他们同学中做本专业工作的并不多,要么去地产公司做非施工类的工作,要么去比较稳定的国企央企,还有考公、做培训、当老师的,等等。
而在考研大军时,土木专业学生跨考的比例也在增加。在网上,土木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情形——“提桶跑路”。
真成“天坑”专业了吗?
似乎种种现象都指向,土木专业正在成为一个“天坑”专业。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传统土建类专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阶段性现象。
“我毕业60年,这已经是经历第三次土木工程大下马,前两次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以,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和行业,变才是最大的不变,我们要推动传统土木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做好自己才能迎接挑战。”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土木工程承载了其所有的建设需求,是人类和社会所需的重要专业,也是历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专业。因此,土木工程不是朝阳也不会是夕阳,而应该是“常阳”“长阳”。
“以前在地产行业,大家并不回避工程岗,因为做工程上升比较快,顺利的话很快就能从普通员工升到项目经理、项目总,那个时候也很累,但收入很高,所以掩盖了很多问题。”陈雪祺认为,随着行业红利褪去,很多问题都在慢慢暴露出来。
在远枫看来,现在可能是土木专业所面临的调整时间,“之前太火了,开设土木专业的院校太多了,各个方向招的人也比较多”。据媒体报道,到2019年底,全国有近600所本科院校设立了土木工程专业。
远枫毕业于一所土木A+学科的985大学,他表示,以前出现过这样的案例,两个同济大学土木专业的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保研,一个直接就业,结果读研的同学发现根本跟不上本科同学的节奏,因为后者经历了地产高速发展的三年。
远枫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筑行业不再需要那么多学生,对于结构调整来说是合理的。但土木专业真的成“天坑”了吗,他认为不能简单下结论。
“看你的预期怎么样,如果一个211、985的土木专业学生,还是能比较容易进入好的施工单位和设计院,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但工资待遇、发展前景跟几年前比肯定有落差,所以核心是预期的转变。这时候毕业的学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远枫说。
专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更加理性 改进专业设置
不只是土木专业,近年来,一批新专业被不断设立,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则被淘汰。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是近年来撤销数量较多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学院教授胡娟认为,专业冷热变化是非常自然的现象,社会分工不断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随着劳动力市场饱和,一些专业变冷,一些专业如人工智能等又不断变热。
“高校专业设置主要遵循两种逻辑:一种是知识发展的认识论逻辑,一种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逻辑。两者同时发挥作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影响,后者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胡娟表示,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也会存在“有限理性”,在土木专业热门时,很多学校会扩招,原来没有的也会增设,而家长和学生更容易受眼前市场的影响。
“高等教育满足的是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社会的欲望。”在她看来,教育部门要从更高层面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布局和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需更加理性,不能全身心地拥抱市场,尽可能走在家长和学生前面。
“土木专业以前膨胀地太快,现在有所收缩,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批人刚好赶上变化的节点,可能会面临着阵痛。”胡娟认为,学生和家长在报专业时,不能被一时的冷热牵着鼻子走,坚持自己的兴趣,多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尽量选择更符合未来发展的专业。
同时胡娟认为,这进一步说明,高等教育给学生的不能是太强的专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思维教育。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现在的专业设置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学生在优势潜能不明的情况下就进入某个专业学习,不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程序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是变化的,进校时的计划往往跟不上毕业时的变化;加上专业划分太细,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覆盖面过窄,就业适应性降低,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工具化了。
储朝晖表示,当今世界不少主流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不设置专业,采用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让学生自行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事实上将就学与就业的选择权留给了学生自己,从而大大减少了所学专业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可以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也在推进招生改革,实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储朝晖认为,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效能更高,更适合学生,也更适应市场发展。(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虹桥”建设三周年 引“流量”为“留量”
- 生态环境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 韩国国会通过“尹锡悦内乱普通特检法”“金建希特检法”
- 第七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首设银发经济专项赛
- 红色旅游带动共同富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染发剂直播间里的套路:周年庆天天见,“植物染”有效成分存疑
- 专精特新“小巨人”充满大力量
- 颐和园最强“扫地僧”火了
- 电力“巾帼标兵”王精变:计量专业“活字典”
- 一眼五千年,来故宫博物院看凌家滩精华玉器
- 国际最新研发出更环保牛仔蓝染色法 对环境影响最多降低92%
- 外媒:时隔近10年,印度外长将再访巴基斯坦
- 2018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开幕
- 低空经济领域,有新动作
- 学者贾英华新著《怎样写人物传记》出版
- 南京存量房“以旧换新”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
- 深耕科技创新 拓展成长空间(深度观察)
- @每天用耳机的你,这件事要注意 | 科普时间
- 中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建开建
- (寻味中华|非遗)弦管雅乐千年传 南音古曲情意浓
- 热门推荐
-
- 汛期,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听劝!
- “214”探访成都万福花市:玫瑰价格上涨,单支5到10元,一束百元起步
- 第二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读懂广州”插画作品专题展开幕
- 增强警力、颁布驱散令 英国严防暴力骚乱升级
- 第八届“919”邮政农品节启动 山西400余款农产品上线销售
- 工信部再启动两项专项行动 助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将办回顾展致敬卓别林
- 下载小心 工信部通报27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 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落地新疆
- 小寒至 年味浓
- 交响组曲《冰雪相约》在京再次奏响
- 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警惕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名医讲堂)
- “安倍派”秘密资金丑闻发酵 岸田文雄撤换4名涉事阁僚
- 浙江宁波启动共建“数创港” 让数据在场景中释放价值
- 泰国真贵到去不起了吗?或许只是打开方式不对
- 2024年长江口航道政务服务开放日活动在沪举行
- 音乐剧《麦克白夫人》在上海开演
- 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开幕 专家建言拧紧黄河流域“水阀”
- 广州清明祭英魂:“传承英烈精神,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