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者:中马建交五十年 合作成果丰硕潜力巨大 | 世界观
中新网5月31日电(王高飞) 2024年5月31日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纪念日。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成立后首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2013年,中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23年,两国宣布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50年风雨与共,两国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能源及基建合作等方面百花齐放,成果显著。
对此,中新网采访了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经济友好协会秘书长邱国平,细数中马两国过去取得的合作成果,共同展望未来两国合作的新篇章。
共建“一带一路” 多领域合作全面开花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马来西亚已积极参与共建并从中获益,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还是人文交流、教育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就。”邱国平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马来西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与中国开展基建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而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区的建设。“通过与中国的合作,马来西亚得以推进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这两个产业园区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工业发展,还吸引了大量投资,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此外,邱国平还介绍,“中马合作的东海岸铁路项目(ECRL)作为连接马来西亚西部与东部的关键交通项目,将极大地提升马来西亚的物流效率,缩短东西马之间的旅行时间,进而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互补和平衡发展。”
在中马贸易和投资往来方面,“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建筑、教育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这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增长,也为马来西亚企业提供了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例如,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和橡胶等传统出口产品得以更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也在马来西亚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外,中马两国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也有着长久的合作历史。“多所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马来西亚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互派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这种人才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为双边关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中马共谋区域发展 新质生产力将惠及东盟及世界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其与中国的交流合作不仅惠及马来西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互联互通及经济全球化也有重要意义。
邱国平说,“一带一路”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区域内的物流更为高效,经济活动更为活跃,有助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在铁路、港口和电信网络建设方面的专长,对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项目具有重要价值。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和升级,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的传统出口产品,如农产品、原材料和旅游服务,将有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此外,邱国平认为中国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对中国自身经济结构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中马合作新领域以及东盟和全球经济格局、贸易体系带来了显著变革。“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中国新质生产力为马来西亚及东盟国家发展提供了诸多合作机会。如在高科技领域,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中国的新兴市场需求也将为马来西亚及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出口增长点,如健康食品、生态旅游和数字内容产品等。”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 中马未来合作潜力巨大
邱国平认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未来中马两国在高科技、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例如,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而马来西亚则在半导体、生物科技和清洁能源领域具有优势。两国可以在这些领域加强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共同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机遇。
“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马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在交通网络、能源设施及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两国可以合作开发新的项目,如高速铁路、港口升级以及5G网络建设等。这些项目不仅能够促进人员与货物的流通,还将为两国经济带来长期的增长动力。
其次是绿色能源与环境保护方面,马来西亚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双方在绿色能源项目上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未来,可以共同开展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项目,推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应对。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也是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中马两国可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加强合作。通过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和创新孵化器,可以实现共享资源,加速技术开发和应用。
教育和文化是民心相通、深化友谊的重要途径。未来,中马可以扩大学生和教师交换项目,共同设立专业研究机构,不仅能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培养两国青年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科技创新互鉴。”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站在携手走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节点上,邱国平说,“其实中马建交50周年不仅是回顾过去合作成就的时刻,更是展望未来合作潜力的契机。通过深化经贸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加强教育合作及旅游合作,中马两国可以共同面对新的全球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这些合作不仅有益于中马两国,也将对整个东盟地区乃至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文案:王高飞
制图:王璐瑶
创意:孟湘君 谷丽萍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银川出台新规:若放弃民办初中“摇号”录取 中考不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 工厂订单排到2028年!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动能不断释放
- 推广便民服务举措 江西将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世界银行承诺支持菲律宾可持续发展
- 30分钟完成备案!新疆自贸试验区十二师区块持续推进工程审批制度改革
- 统战携手贵州赫章共绘新景:因地制宜谋发展 同心协力建“家园”
- 口感也不如初夏 小龙虾价格翻番也没几家卖了
- 莫德纳CEO出席国会听证会 称每剂新冠疫苗将定价130美元
- 广西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建议船只回港躲避“派比安”
- 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专场音乐会上演 用歌声传递美好
-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 昔日千亿房企黯然退场,“四川一哥”挥别A股
- 北京环球度假区商圈年客流约1600万人次
- 协商议事“议”出美好家园 “回天有约”探索破解大型社区治理“密码”
- 四川:积极应对新一轮降雨过程 41528人提前转移避险
- 苏轼的善食之趣
- 芳梅教育慈善信托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 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工作
- 超小脑电图电极帽更详尽检测类器官
- 热门推荐
-
- 13亿人次、3倍、19.5万亿……超大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中国经济蓬勃兴旺
- 农企为何加码农服业务
- 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两国双园”项目正式启动
- (新春走基层)重庆铜梁:竹签出口 “小车间”展现“大作为”
- 崇礼雪场周边酒店最高涨价155%
- 卢甘斯克一面包坊遭袭事件死亡人数升至28人
- 福建莆田东吴港区煤炭吞吐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0.14%
- 美国会众议院委员会举行“UFO听证会”
- 南航一航班起飞前一名空乘摔落 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 尼泊尔珠峰地区意欲禁飞商业直升机 尼民航局持异议
- 新朋旧友看消博:洞悉中国开放市场的最新商机
- 以军说31名被扣押人员在加沙地带丧生
- “五一”微度假成主流 旅游由旅游者定义
- 宁夏固原出台24条措施力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谁的青铜器——探寻湖南商周青铜器之谜
- 从特朗普出庭应诉看美国政治乱象
- 获救金门士兵胡钧翔返乡
- 11月1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51个点
- 浙江章太炎故居新展开幕 辛亥革命学生军研学路线发布
- 巴西2024年二季度失业率6.9%为10年来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