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微度假成主流 旅游由旅游者定义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黎存根
2022年“五一”假期落幕,虽然市场数据并不算亮眼,但在旅游业界和行业权威专家看来,符合当下的市场预期和直观感受。随着郊野露营成为“五一”旅游市场顶流话题,“微旅游”“微度假”也成了热词。接下来,如何不断创新、符合大众出游需求成为各方思考重点。
游客 微度假模式异军突起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微度假、不远游”仍是今年“五一”旅游市场的重要特点。城市公园、开放式景区景点及近郊周边乡村表现亮眼,承载了市民游客主要休闲需求,显示主要客源地城市居民休闲空间由城市向周边转移。踏青赏花、民宿度假、非遗体验、郊野露营等微度假成为市场主流,家庭亲子休闲自驾游热度不减。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京东运动露营产品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45%,天幕帐篷类目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倍,户外吊床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广州、深圳、博罗的露营地热度最高。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专项调查显示,受所在地区的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影响,24.2%的游客变更了活动场所,将人群聚集区的活动更改为开阔区的野餐、露营等。
广之旅总裁赵文志表示,“五一”假期,从预订及出游情况来看,省内游市场露营产品成功“出圈”,“家门口”的城市微度假及亲子游持续“走红”。他分析,家庭游客是“五一”假期出游人群的绝对主力,他们相对集中在广州及周边地区“2小时旅游生活圈”,这反映出市民在假日出游度假、放松身心的需求仍然旺盛。
景区 不断创新,布局未来
今年“五一”,很多景区的市场表现不如去年同期。即使是九寨沟、杭州西湖等著名景区,客流也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下降;而三亚酒店平均入住率20.57%,同比下降超六成。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相比今年春节和清明假期的低迷,我还是看到了旅游市场复苏的迹象。”清远市古龙峡森林探险王国董事副总经理徐伟跃说,古龙峡景区的客源主要以本地为主,还有部分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亲子自驾游客,今年“五一”总体比节前预想的好一些。据悉,4月29日,古龙峡国际漂流正式开漂,“五一”期间,不少漂流项目“铁粉”如期而至。
面对疫情影响下,游客更加注重安全、品质和个性化。徐伟跃表示:“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作为清远地区的龙头景区,首先安全不能放松,严格执行防疫措施,紧紧抓牢古龙峡拥有国际漂流和云天玻霸两大王牌产品。此外,还要不断创新推出新的网红体验产品设施。在相对淡的时间里主动练好内功,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变化,把游客体验做好,形成良好的口碑。待市场云开雾散时,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广东省温泉行业协会副会长、龙门县旅游协会会长、龙门地派温泉度假酒店总经理李星凯透露,“五一”期间,高端温泉酒店无论是入住率还是客单价的话,都优于清明节。尤其像地派温泉这些讲究品质的温泉景区酒店,客人还是比较多的。
今年“五一”家门口“微度假”成为主流,与以往游客构成不同,来地派温泉的惠州本地客人就占了30%左右。这个“五一”假期以年轻人为主,以往节假日的亲子家庭游受制于“学生”的防疫要求,多数家长选择陪孩子“宅家”,年轻人结伴同行居多,基本都预订了二房别墅、连住2晚,消费力也比较强。
李星凯认为,在“微度假”成主流的背景下,温泉度假和乡村旅游完全可以融合发展,发挥温泉景区品牌作用带动乡村振兴,丰富度假体验。
专家 旅游者在哪里,旅游业就应当跟到哪里
针对今年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展现的变化,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于5月5日发表了《过去未去 未来已来——2022年劳动节假日旅游市场特别评论》。他认为,游客在疫情期间以近处风景和本地生活为导向的休闲行为,让旅游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时代特征更加彰显,同时,也在改造和丰富着传统的旅游空间。在看到旅游意愿和消费潜力仍然处于高位区间的同时,也要看到游客的信息获取、目的地选择、出游方式、消费结构和核心诉求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游客将更加注重安全、品质和个性化。以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有着清晰的指向性,对于游程、线路和时长有着明确的计划性。但近年来,游客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和旅行计划趋于模糊化,很多人对于节假日和周末要去哪里和玩什么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想法。
城市客源和旅游消费去哪里了?戴斌认为,区域和城乡旅游目的地非均衡成长格局没有改变,客源地主导的旅游经济新时代已经到来。城市客源和旅游消费首先是本地休闲、郊野度假,其次是周边和近程旅游,然后才是跨省游、远程旅游和出境旅游。
他还指出,当旅游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得到越来越多强调的同时,公共文化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活跃度高、艺术时尚氛围强的城市将对本地居民的消费偏好和出游决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他强调,是旅游者定义旅游业,而不是旅游业定义旅游者。旅游者在哪里,旅游业就应当跟到哪里,传统业者不去满足,自然就会有创业创新者去满足。节假日期间,我们看见了旅游休闲新需求,以及由此而来的市场机遇。受疫情影响,游客将更多目光投向传统热门景区以外的旅游景点和活动,专项调查显示,86.3%的游客选择新兴景区,是选择传统热门景区游客的6.3倍。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观察)“五箭齐发” 中国楼市迎强力金融支持
- 瓦努阿图群岛发生6.1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周密:对中国外贸应有更强的信心
- 塑造仪仗兵群像 长篇小说《仪仗兵》研讨会举办
- 专家学者在京探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 全方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 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将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 对违规问题一票否决
- (新春走基层)苏皖交界乡村年货大集见闻:传统小手艺承载大年味
- 从“东都”到“北都”:千年一梦入盛唐
- 全国中医院院长齐聚广西 探讨民族医药特色发展
- 新疆疏附首届冰雕艺术美食游乐节开幕 打响冬季旅游品牌
- 还记得《少林寺》经典画面吗?这位传奇老人走了……
- 3954标箱!这个班列5次刷新单月发运量历史纪录
- 新冠大流行促全球“小眼镜”增多 疫情期间更需爱眼护眼
- 她们都去世了,也没等来日本的道歉
- 火警警报响起!日本一核电站出现烟雾和火花
- 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消费诉求有哪些?前景怎样?
- 广西大藤峡工程首达正常蓄水位 工程综合效益可全面发挥
- 海南严管建筑垃圾 最高罚款100万元
- “买全球、卖全球”:第五届福州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即将启幕
- 热门推荐
-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专利权人遭遇专利侵权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 俄国防部:一夜间在边境三州摧毁36架乌克兰无人机
- 华人企业家、加拿大黑莓公司“掌门人”程守宗将卸任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地震已致1死12伤
- 南非政府:打击犯罪行动初见成效 逮捕超40万人
- 深中通道通车24小时车流量达到12.5万车次
- “进度条”再更新 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有序推进
- 工信部征集意见:电动自行车拟禁用车载充电器
- 白皮书显示:深圳去年个人破产申请以重整申请为主
- 潮玩文旅相融合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开园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 探秘“星辰大海”再添利器
- “AI张文宏”带货:去伪存真不能只靠网友比拼眼力
- 两会大家谈丨来自部长的“以旧换新”清单,有哪些新优惠?
- 依山又傍水 青海高原民宿“开门是店、关门是家”
- 【何以中国】在沉睡的千年古器中 看到最早的“中国”
- 北京警方护航中考 全方位为考生及家长做好服务保障
- 跨国民间达人讲述中轴情缘 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 美国好莱坞发生枪击事件致两人死亡
- 浙江诸暨发生重大刑案54岁男子在逃 警方悬赏30000元缉凶
- 废弃鱼皮“变身”医用敷料 山东烟台兴起海洋生物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