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为什么除夕不是“年三十”?
◎北京科学中心
想象一下,在未来五年里,每当“年三十,捏饺子”时,一看阴历,却发现是腊月廿九。2024的龙年因为不见立春的踪影被称为“无春年”。这种情况让人不禁产生疑问:阴历到底准不准?未来五年没有年三十、2024龙年没有立春,是巧合还是规律?
阴历存在一些不规则性
阴历是一种以月相变化为基础的传统农历系统,通常用于农历节日和传统节日的确定。
然而,阴历并非完全准确,因为它是根据月相和太阳运行轨道来确定日期的,因此与阳历(即公历)之间会存在一些差异。为了调整阴历与季节的关系,阴历系统引入了闰年和闰月的概念。
阴历中有闰月的年份称为闰年,阳历中的闰年是指有2月29日,阴历中的闰月就是在某个月份后增加一个月,而增加的这个月既是为了调整月相或者说月份与季节的关系,也用以保持农历年与太阳年的对应关系。
然而,即使有这些调整,阴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规则性,导致某些特定情况下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日期现象。这种不规则性引发了人们对历法系统的关注,也促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历法系统的运作方式。下面为您介绍三种主流历法——阴历、阳历、阴阳历。
阴历、阳历和阴阳历是
不同的历法系统
阴历、阳历和阴阳历是不同的历法系统,它们与太阳的自转和公转、月亮的自转和公转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反映了人类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和利用。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这些历法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阴历最早出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阴历与“月亮”有关,一个月的开始是新月,中间是满月,然后再次变为新月,这个过程通常持续29或30天,也就是这个月的总天数。一年由12个或13个月组成,阴历在很多传统文化中被广泛使用。
阳历——也称为公历,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它与“太阳”相关,是以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系统。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或365.2564日,所以阳历中一年的长度被定为365天,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每月的天数不固定。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用来指导农事、农民的生产活动以及预测天气变化,总是被人们误会是基于阴历,其实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地球的公转来确定的,也就是说它是基于阳历的。
农历是阴阳合历的典型代表
阳历是现代社会中通用的日常历法系统,被广泛用于商业、政府和国际交流等领域。但是,你知道吗?还有一种历法是阴阳合历——农历就是阴阳合历的典型代表。
农历中的月份以新月开始,以朔望月结束,它起源于孔子传述的《夏小正》,这是一部以中原地区为坐标,通过观察季风和物候的变化关系,制定的一套独特的用于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
它既包含了阴历根据月相来确定日期的特点,也考虑了太阳运行的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节日安排。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普遍采用阳历,但农历仍然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比如我们所疑惑的“为什么未来五年的除夕不是年三十?”就要从阴阳历找答案。因为“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是朔日。
从“朔”到“望”,再到下一个“朔”,一个周期平均是29.5306天,所以计算出来的农历月天数或者是小月29天,或者是大月30天。如果当年的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也就没有大年三十了。
同样,“为什么立春会出现在春节之前?”也是因为这两个节点所属的历法不一样,立春是阳历的节气,而春节是阴历的节日,由于两者的周期不一致,导致了阳历和阴历之间的时间错位。因此,在某些特殊年份里,就会出现“无春年”的现象。
阴历、阳历、阴阳历
如何用才正确?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最鲜明的代表。它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相隔15天。这些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用于农事活动的安排,还与饮食、服装、节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些地方,人们会根据阴历来安排一些习俗,比如搬家、修建房屋等;一些祭祖、祭神等祭祀活动的日期也会根据阴历来确定;还有一些喜庆的活动,比如举办婴儿满月、百日宴等也会根据阴历来安排。
或许,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准确”或“不准确”来评判阴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感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连接着人们的生活和历史,理应得到我们尊重和珍视。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六届进博会)各国手工业者如何在中国进博会上“博”关注?
- 持续领跑 Ulike618开门红又获Top1
- 山西警方:71岁男子持石块击打61岁男子致其死亡
- 这样做,助骨关节炎患者顺利过冬
- 2023(首届)京张骑游大会举办 助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
- 泽连斯基发布与拜登合影,乌英双语欢迎拜登访乌
- 王雄飞“月中霜里”岩彩作品展启幕
- 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正式启动
-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人体虚弱可增加房颤风险
- 高温推高避暑游 草原团队游订单翻倍
- 泰国执政党高层:从愿景到行动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为未来赋能丨全球政要看丝路
- 广西龙州房屋倒塌事故致2人身亡
- 宁夏警方打击整治涉燃气安全违法犯罪活动 刑事立案15起
- 中欧班列(西安)回程运费扣减步入常态化 一季度助企业扣减运费逾200万
- 6月20日央行开展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中国遥感大会发布宣言:更好服务数字中国 扩大国际空间合作
- 农业大省吉林高水平保护利用黑土地
- 联合国秘书长紧急呼吁防止巴以冲突外溢
- 李毅刚:提高房颤治疗率 需加大筛查和社会宣传并举
- 央行5000亿元“互换便利”落地 解读来了→
- 热门推荐
-
- 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进一步提高(经济新方位)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上海临港厚植科创“沃野”
- 国家发改委与法国有关部门及企业达成三份合作文件
- 马约卡斯弹劾案成美两党争斗“政治武器”
- 美国毒品问题愈演愈烈 政府管控方式遭质疑
- 俄乌冲突拖累欧洲经济 欧盟批准一系列经济援助计划
- 英媒:中国跨境电商助推空运繁荣
- 极右翼政党胜选,这对德国政坛影响几何?
- 英国国家统计局预计英国一季度经济将实现正增长
- 锦绣中国年|安阳殷墟博物馆开启“时尚年”:历史与时光相聚 青铜与时装相融
- 天津:加快打造京津协作高质量产城融合示范区
- 亲历中国航展:三分熟悉,七分陌生,十分惊艳
- 高架桥墩能不能多“裹”些爬山虎
- 通讯:进入保供时刻的中国北方智能化煤矿
- (新春走基层)贵州施秉:百米长龙巡游闹新春 人山人海祈福好彩头
- “利奇马”过后,大闸蟹赶得上中秋餐桌吗
- 英媒:美国共和党正拥抱极端枪支文化 美化政治暴力
- “与古为新”雕塑展亮相云冈美术馆 38件艺术品古今对话
- 因分享无人回应,爸爸退了家庭群!你的家庭群还热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