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如何提升?
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灾害风险较高,西南、西北等局地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应急管理部对2024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的综合分析进行研判。2023年,极端天气频繁,2024年,防灾减灾工作将从哪里发力?《新闻1+1》邀请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叶学华,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如何提升?
2024年,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风险?
从低温雨雪灾害风险,到森林火灾风险,从地质灾害风险,再到海洋灾害风险,如何把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2024年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自然灾害的应对准备,地方层面又有哪些行动?
1月份的低温雨雪灾害风险是如何研判的?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今年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气象等部门,对于全年特别是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会商,总体认为江南西部、华南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局地的低温雨雪灾害风险较高,但是出现的时间时长和大范围雨雪冰冻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我们要高度重视低温雨雪冰冻风险,一方面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我们低温雨雪灾害风险研判,及时发布相关预警预报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交通路况及电力的巡查,及时除雪除冰,确保交通路网电网安全的畅通。另外要进一步提高煤电油气的供应能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加强重要民生产品的产销保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024年如何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备和快速调拨的机制?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像中央层面主要是要能够满足特别重大的灾害事故应急物资,保障了峰值的需求。地方侧重于满足行政区域内启动二级应急响应物资保障的需要,并保有一定的安全的冗余。从具体上讲,一方面我们的救灾救助工作还是有几个方向要重点推一推、抓一抓的。一是应急物资的前置准备,要推动中央类救灾物资向地市级的前置的储备,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高我们调运的时效,加强我们森林草原防火物资在重点区域的前置的储备,构建省内24小时省际48小时的快速物流网。在一些地震的重点危险区和偏远的地区前置储备地震的救灾物资。第二就是我们加强物资储备库的建设管理,特别是利用我们现有国家仓储的资源,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生活类救灾物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扩大空间布局,合理增加这种存储的库容,统筹建设国家的综合性消防救援,大震应急救灾的应急储备库,推进标准化的建设,加强日常管理。
如何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要落细落实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基层防灾工程要围绕提升防灾重点区域和高风险乡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推动建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县、乡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提升自然灾害应急能力,2024年有何新内容?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①预警指挥工程,主要是提升综合监测、应急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多灾种灾害链的监测预警能力。②重点考虑救援能力提升的工程,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我们无人机救援体系,配强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救援主战装备,补齐专情救援装备的能力。③聚焦于巨灾防范,围绕着大震巨灾,进一步升级改造一批监测的战网和系统,提高大震巨灾的监测和预警预报的能力。④实施基层的防灾工程,围绕着提升重点区域和高风险乡镇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推动建强市级的专业应急救援的队伍,建立健全县乡综合性救援队伍的能力。
2024年如何提升应急预警“叫应”能力?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预警和应急叫应能力是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个主要就是气象部门等发布的高等级预警,我们第一时间通知应急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叫应到责任人,切实来解决预警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围绕这个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的这种精度,延长预警期,把现有的中长期预报和零预警有机结合起来,开展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另外在预警“叫应”直达的机制下,提升我们的转移避险的效率,减少安全风险。同时为了提升预警“叫应”能力,我们也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升群众基层干部转移避险预警“叫应”,预警响应措施落实的这些基础能力。
无人机救援优势如何凸显?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灾害预警处二级调研员 叶学华: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是有很多优势的,可以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风险。比如无人机可以快速飞抵事故现场,第一时间提供现场的一些视频图像,帮助救援人员了解现场情况,制定最佳的救援方案。再比如一些危险的环境下,我们无人机可以替代救援人员去执行任务,避免救援人员冒险进入危险区域。无人机还可以到我们建筑物的内部地下管道等难以进入的区域,帮助我们来扩大搜寻范围,寻找失踪人员。另外,我们也在探索无人机用于高效物资投送等各方面的能力。我们应急管理部也是非常重视无人机应用的,我们构建了无人机和大型的固定翼灭火飞机,灭火救援直升机的这种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这种应急救援航空器的体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不以山海为远 携手共谱新篇|从育种到餐桌:小肉鸭何以“孵”出致富大产业?
- 北京铁路警方携手旅客共庆小年,筑牢春运安全防线
- 巴西大型肉企JBS牛肉对华出口启运
- “海蓝宝石”号在沪起航 外高桥造船暂别“好望角”
- 捷克一客运列车与货运列车相撞 致三人轻伤
- 筑牢信息科技风险防线 移动应用管理纳入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 黄庄月饼:回归传统的本味 寄往远方的思念
- 泰国宪法法院裁定免去赛塔总理职务
- 第24届青洽会:签约合作项目金额3470亿元 创历届新高
- 锚定价值银行建设目标 兴业银行前三季度业绩稳健韧性凸显
- 年轻人文化馆“抢课热” 传统文化现新机
- 高标准农田“高”在哪儿?
- 在“中国药谷”感受创新脉动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闲置房屋再利用 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 上海浦东出台20项服务措施 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在衡水举办
- 上海对出租车拒载开展整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重庆:感受“山水之城”的高质量发展
- 新能源机车引领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 热门推荐
-
- 黎巴嫩海关查获大量毒品 一名嫌疑人被捕
- 日本东京秋叶原车站一列车内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已致多人受伤
- 空客2022年净利润超42亿欧元
- 首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职教合作组织机构成立
- 《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在巴黎举办
- 柿子螃蟹同吃会腹泻?“食物相克”说法靠谱吗?
- 巴西广邀中企助力“加速增长计划”:“看好中国过硬的成熟的技术”
-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首台机组启动试运行
- 甬广高铁汕头南至广州段累计运送旅客超1561万人次
- 云南普洱警方打掉一贩毒团伙 缴毒53公斤
- 车厘子跳水价引抢购?
- “五一”假期后机票价格大幅回落 端午出游开始发力
- 促进大学生就业 各级团组织在行动
- 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作者去世
- 夏季孩子皮肤奇痒 是湿疹吗?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 粤新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超38亿元
- 中秋“嘉”乡味:鲜肉月饼的“老底子”与“新味道”
- 转型升级再提速 我国制造业持续打造竞争新优势
- 中泰旅行商齐聚昆明洽谈合作 共促两国旅游业发展
- 广西桂林强降雨引发洪涝 致一学生落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