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在衡水举办
中新网衡水4月11日电 (崔志平 朱微 王雅鸣)10日,第三届黄淮海地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交流研讨及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北省衡水市举办。我国冬小麦产业技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农机龙头企业代表及河北省各市种粮大户160余人,共同观摩和探讨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和推广。活动中,产学研三方还举行了这一技术的协同推广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主办,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为中国冬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地区搭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展示研讨和推广平台,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固碳减排、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李科江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和深埋滴灌这一节水减排技术协调推进的成果。
李科江介绍,保护性耕作即免耕沟播,是指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和镇压作业,将土壤侵蚀和机械扰动降到最低,保护和培育土壤,降低种植全过程的碳排放水平。深埋滴灌技术,则是将滴灌管埋在25厘米到30厘米的土层,灌溉过程中水肥通过地埋滴灌管上的滴头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
“3年前我们开始在此处尝试性结合使用免耕沟播和深埋滴灌技术。经过实践监测发现,将两种技术结合后,亩均节省作业成本50元,节水30%,省肥12%,节地8%,效果非常明显。”李科江说。
当日交流会上,武强县种粮大户张巧英说,他种植的500亩农田采用免耕沟播技术,2023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一路之隔的邻家地块的麦子倒了,他家的没倒,亩产稳定在1100斤,效果明显。(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国防部:过去一年美向乌提供超320亿美元军事支持
- “天涯共此时”华韵贵音中秋民乐音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办
- 打造“红色场馆共同体” 中共一大纪念馆“党的诞生地”守护工程启动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潜江:“虾+稻+N”共作蹚出乡村振兴路
- “乐善辽宁”星光慈善晚宴在沈阳举办 现场赞助款物逾970万元
- (新春走基层)扎根驼峰的“柔情铁汉”
- 上海-伦敦影视产业对话会在伦敦举办
- 台港澳媒体探访山东 讲好黄河故事
- 上半年杭州口岸免签入境外籍旅客同比增长超74.5倍
- 博物馆的门开大了
- 西藏芒康:公益电影下乡行
- 深圳警方破获某特大制售假冒国产品牌手机案
- 武汉都市圈与英国大曼彻斯特地区共觅合作商机
- 5月份CPI走势总体稳定 下阶段将继续呈现温和回升态势
- 外国专家:基建如此震撼!西藏让我没想到
- (十四冬)办好一个会,引领一群人——“十四冬”志愿者小记
- 2024年世界献血者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鲁举办
- 韩美日举行年内第二次“自由之刃”多域联演
- 逾4000报名者中200人成为中国科技馆2024年度“小小志愿者”
-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种出新“食”尚
- 热门推荐
-
- 博士服务团回滇探讨云南“三大经济” 推进科学绿色发展
-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加强物流合作 推动高水平共建陆海新通道
- 用待遇和温情应对“保姆荒” 过节不再“慌”
-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 算命网红被拘,网络算命也不是法外之地
- 青海深山小村落:优质电力助力“穷沟沟”变身“金窝窝”
- 江南名楼滕王阁北园即将开放 章江晓渡再现赣江之滨
- 吕梁山区甜瓜飘香 山西大宁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 土叙遭遇“最强双震” 多国驰援救灾
- 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
- 叙媒:在叙美军及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频繁盗窃叙利亚文物
- (乡村行·看振兴)文旅融合 福建屏南传统古村落焕发“新生机”
- 10名藏族患者赴北京接受先心病等疾病治疗
- 两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测序仪在深圳首发
- 山东莱荣高铁开通运营 补强胶东半岛路网短板
-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 深化文明互鉴
- 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
- 黑龙江:暴雨预警信号发布10日起执行新标准
- 第八届吉林雪博会开幕 打造“五大雪街”迎客
- 以军向黎历史名城发撤离令 加沙一城镇进入“灾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