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中招”呼吸道疾病 对免疫力影响大吗?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邵萌)12月中旬,32岁的曾琳(化名)得了甲流,这是她今年第二次得流感。两个月前,她刚得了支原体肺炎,年初还感染过新冠病毒,“二阳”了。“今年以来发烧了四五次,我家孩子也是。”曾琳说。
与曾琳情况相似的人不在少数。今年,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不少人频频感染,多次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疑问也随之而来:频频“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什么危害?是否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我们又有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并不少见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告诉中新网,今年,他在临床中遇到了不少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我自己都感冒两次了。”胡洋说。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儿科医生也向中新网介绍,其最近接诊的患儿中,相较于婴幼儿,七岁至十几岁学龄期的“大孩子”也更多地会出现反复感染,有的孩子一个月发烧了两三次。
在胡洋看来,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况较为常见。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流感本身也有多种亚型,比如最近流行的主要是甲流H3N2亚型和乙流Victoria系。“所以,感染一种再感染另外一种是很常见的,而且还有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这些也会夹杂着感染。”
流行病学专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过去人群的免疫水平是自然感染和疫苗共同形成的,这两年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数低于往年,此外,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在防住了新冠传播的同时也一定程度防住了流感的传播,流感在这段时间内自然感染率也在降低,人群的流感免疫水平也因此处在较低的状态。
“其实病毒还是以前常见的那几种,经过这一年的传播,如果流感病毒没有明显变异,明年它的传播可能又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流行状态。”姜庆五说。
短期内反复感染或影响免疫功能
频频“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身体有危害吗?一位免疫学专家告诉中新网,短期内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对呼吸道黏膜反复损伤,甚至来不及修复又再次感染、损伤,肯定会损伤人体呼吸道黏膜免疫屏障和免疫功能。不过,呼吸道反复感染对人体健康和免疫的长期危害,目前还没有定论和充分的数据来说明。
“疾病的感染对免疫系统等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具体危害还没有很多特异性指标来衡量,长期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还是需要及时就医,尽快康复。目前流感和新冠都有相应的特效药,效果明显,越来越多的药进入了医保,有些药物在网上门诊取得也很方便。另外,对流感感染后引起其它的疾病还是要适当提高关注,尽量减少感染,减少并发症。”姜庆五说。
胡洋认为,一般来说,反复感染对身体肯定是有一定伤害的,但是否对免疫系统有伤害,则主要看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免疫系统的功能从幼年到成年是在不断增强的,有些人感染一次反而有利于刺激其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但有些人本身免疫功能就比较低下,又有基础性疾病,感染一次可能就会加重一次,免疫力也会更差一些。”
姜庆五也指出,每个人状况不一样,反复感染呼吸道疾病,很多人可能并无反应,但有些人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反应。感染引起疾病的概率因人而异,医生与专家都在观察。
专家建议完全康复后再复工复学
谈及如何预防频频“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姜庆五多次强调“打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7月印发的《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提到,后续将根据疫苗研发和审评审批进展,结合疫情形势、病毒变异等情况,及时更新疫苗种类和接种方案。
姜庆五还建议,以往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也应积极倡议,如外出回来后洗手;在疾病流行季节,室内的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内提倡戴好口罩;医疗及公共卫生等部门加强防控与监测;卫生监管部门做好发热门诊的管理,发病信息的分析与及时公布等,最大限度保护人群健康。
上述免疫学专家建议,生病后要注意休养,一定要等呼吸道感染完全痊愈康复后,再复工复学,避免感染反复或者反复感染。建议提升免疫力,特别是固有免疫力,包括全面均衡充分的营养,规律作息,不熬夜,科学适量地运动,防寒保暖,避免应激,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天气寒冷时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聚集,注意开窗通风。
另外,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或者中医疗法,对某些人群,也可以考虑干细胞或者免疫细胞输注来调节免疫力。如果发生感染,要进行科学的医治,不可滥用抗生素等药物。
针对学龄期儿童反复感染的问题,姜庆五认为,上课全程戴口罩不现实,在天气并不是太冷的情况下,可以开窗通风、课间休息时间适当拉长一些,保证室内有一定时间的通风。他强调,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传播季节,需要做好晨间体温检查,利用红外线测量体温等方式,让出现发烧症状的儿童在家休息,尽量减少校内的感染。此外,学校应谨慎采用停学、停课等措施。(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手艺人传承百年晋味非遗 守护传统地方美食
- 【世界说】外媒:美国联邦债务持续以创纪录的速度积累 趋势严峻令人担忧
- 七部门: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 老北京炸酱、北京鸭等获国际农交会金奖
- 美防长:不寻求和伊朗发生冲突
- 南水北调施工现场发生事故致5死 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
- 广西龙胜瑶乡欢度晒衣节
- 去年中国查处“神医”“神药”广告违法案件罚没逾亿元
- 2024内蒙古生态文学周启动
- 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扩消费”20条措施出炉
- 中央气象台4月21日6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 “白鹭杯”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启幕 以设计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
- 消费新场景 拉萨冬季饮品消费市场“暖”起来
- 浙江瑞安龙的“船”人:打磨技艺46年 难舍龙舟情
- 港交所拟于6月19日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 家庭托育点破冰,纾解带娃之忧
- “不学懂决不罢休” 为高端产品注入青春动能
- 研究指北京是数字金融“独角兽之都” 行业现十大新趋势
- 天津警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 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呈现近30年山乡巨变
- 热门推荐
-
- 专家:慢乙肝患者不可擅自停药 轻度脂肪肝亦需医生干预
- 朱一龙倪妮“寻找”《消失的她》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85元 调升17个基点
- 6月中国增持119亿美元美债,日本减持106亿美元
- 第二十三届长春农博会开幕 展示先进农业技术
- 广西融安监督下沉一线 护航金桔成“致富果”
- 今年前7个月北京新设外资企业1095家
- 女子输液被锁医院大厅 浙江常山县人民医院致歉
- 泄露个人信息?智能充电桩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 “‘就高不就低’的竞业限制期限,真耗不起啊!”
- 敖立:推进IPv6专网技术、标准、政策、产业发展恰逢其时
- 新漫评:美国毒祸缘何难除
- 外媒:泰国总理候选人被暂停议员职务
- 上半年广东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2.5% 工业经济向好
- 吉林延边红色游蓬勃发展
- 德国3月失业率为6.0%
- 新锋艺术数字资产运营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 中俄界江乌苏里江虎林段“文封江” 比往年晚十几天
- 瓣瓣同心丨一张医保卡,架起京津冀民生融合“连心桥”
- 2023年度个税汇算21日起可提前预约,注意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