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益更务实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七大行动”全方位助残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王祖敏)1992年10月,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其后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动员人们支持并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以残疾人为扶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已成立近40年的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残基会)一直以行动维护着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在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中国残基会邀请五届理事会理事、监事前往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将以往关门闭户的理事会开到了助残现场。
激发理事会活力 让理事更“理事”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承接了中国残基会的多个助残公益项目。在这所全国知名的三甲中医脑病专科医院里,那些平时事务繁忙的理事、监事与在此治疗、康复的儿童及家长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在陪同孩子们上康复课、做游戏、包饺子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颇丰——了解到一些残疾儿童和家庭的现状,及其康复、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需求。
为了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些基金会和社会组织有不少挂名理事,使得“理事‘不理事’”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残基会助理秘书长常达表示,激发理事会的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大多数基金会和社会组织面临的难题之一。
他称,公益慈善也如悬壶济世,需对症下药。而残疾人的问题和需求更特殊、更复杂,不是谁坐在办公室里能靠拍脑袋想出来的,也不是几个人能在会议室里议出来的。因此,中国残基会这次在西安召开“现场理事会”,就是想让这些基金会的决策者们接接地气,对“如何更好助残”有一个切身体验和感受。
这一务实之举,创新了理事、监事在参与基金会内部治理、公益项目执行及履职献策的方式,使其能够真实、深入、多元地参与到公益行动中,增进其对基金会公益项目的了解。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私心’。”常达说,中国残基会理事会成员大多是有实力的企业家和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基金会希望在激活他们自身能量,使其更多地献计献策、施以援手的同时,还能成为一个流动的公益宣传平台,推动更多的人关注并帮助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
精准专业深入 “七大行动”全方位助残
事实上,从1984年3月成立以来,中国残基会一直秉承着“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以仁爱之心、务实之举做助残之事。
记者了解到,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人群的实际需求,中国残基会开展了以“集善工程”为品牌的启明行动、助听行动、助行行动、助学行动、助困行动、无障碍行动、文化助残行动七大行动,开展公益项目逾百个,涉及康复、教育、就业、文化艺术、体育、权益保障、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满足各类残疾人差异化的需求。
在项目设计和运作过程中,能否让残疾人得到切实帮助和更大实惠成为每个工作者心中的一杆标尺。
更精准。在项目实施时,中国残基会与各地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助残社会组织建立起项目执行体系网,入村入户,了解每户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做到“一人一档”“筛查下乡、上门服务”,救助全过程持续关注,形成完整优质的治疗救助闭环。
更专业。基金会的每个项目都是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此次探访的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承接了基金会的4个公益项目。中新网记者曾前往青海探访该基金会的假肢矫形适配救助项目,则由在中国康复治疗领域的权威医疗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执行。
更深入。有别于一些一次性的捐赠项目,中国残基会的绝大多数项目都具有“深耕”的属性。如帮助残疾人就业的“集善乐业”项目,已在全国建立8个就业培训基地,为400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就业培训,创造1000余个就业岗位,累计创造收入1200余万元人民币。
……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残基会先后为残疾人募集善款和物资约90亿元人民币,实施公益项目1000多个,受益残疾人1000余万人。
“触角”向下 致力构建全国助残服务新生态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其中70%以上在农村。一个基金会再努力,其力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近年来中国残基会一方面努力探索在一些项目上能形成可以推广的助残经验或模式,另一方面则致力构建全国助残服务新生态。
据悉,中国残基会正在着力培育在基层的助残社会组织的发展,建立起双向互动,将优质服务送到基层残疾人身边。同时,培育基层组织自我造血能力,利用公募基金会的平台进行筹款和传播,起到双向带动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的生存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残疾人救助已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解决其康复、教育、就业、文体活动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且现在很多残疾人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比如他在需要康复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残疾人更高层次和复合型需求,也是摆在我们公益组织面前的课题之一。”常达说。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龙墨表示,下一阶段,中国残基会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以公益项目为抓手,力争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残疾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助残经验”。同时,通过策划实施效果好、残疾人满意度高的公益项目,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资金,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专家的多元参与的助残帮扶体系。(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出行机票酒店订好 签证照片不是我怎么办?
- 广交会观察:“中国制造”提质升级 抢滩“美好生活”新赛道
- “它不仅是战友,更是过命兄弟!”
- 广东省卒中急救地图3.0版正式发布
- “傲娇”巴厘岛
- 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前10月完成箱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网上问医断病,这轮AI行不行?
- 俄罗斯央行上调基准利率至18%
- 安检时被要求“试喝一口”,侵权了吗?
-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核污染水排放入海计划
- 国科大校长寄语2023级新生:蓄朝气、养静气、增锐气谱写科学人生
- 年资助金额2900多亿元 大数据助力学生资助精准高效
- “微车间”成增收新引擎——粤桂协作助力广西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
- 什么样的人忍心在这里扔垃圾?
- 消防员让出面罩从13楼扛下被困女子 消防站站长讲述过程
- 俄称莫斯科恐袭嫌疑人与乌克兰有联系 4人在俄乌边境州被捕
- 何以解“芯痛”?上海蓄势施展汽车“攻芯计”
- 广东汕头国际纺织城开工建设 计划总投资305亿元
- 中柬老缅泰越六国代表参与“澜湄和平之舟”项目培训交流
- 热门推荐
-
- 暴雪中心预报在河南,为何两湖“受伤”更重?
- 第八届科技外交官创新资源对接活动在京举办
- iQOO Neo8系列正式发布:Neo8 Pro首发天玑9200+
- 12345热线可外包,服务责任不能“外包”
-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 印度拟修改部分教科书,用“巴拉特”替代“印度”?
- 雅加达至重庆首发旅游包机团队启航
- 日本山形县发生4.1级地震 无海啸风险
- 快讯!特朗普集会枪击事件枪手身份已确认
- 海南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岛 愿与东盟各国共推区域能源转型
- 浙江乡村风貌观察:“放缓脚步”亦是种“会呼吸的生长”
- 北美票房:原创科幻恐怖片《不》首映夺魁
- “醉驾处罚新规”开始实施:15种情形从重处理 10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 澳大利亚前特种兵涉嫌在阿富汗滥杀平民被逮捕
- 重庆直飞首尔航线加密至每天2班
- 福建屏南:绿色工业向“新”而行 民生改善以“民”之望
- 中国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
-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即将亮相
- “上海之夏”消费火爆,上海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92%
- (第七届进博会)中国商务部:反对各种形式的“脱钩断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