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进入2023—2024年度凌汛期
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了解到,今天(11月14日)上午,黄河内蒙古河段首次出现流凌,标志着黄河正式进入2023—2024年度凌汛期。
受近日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地区沿黄气温明显下降,今天上午8时,黄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目前沿线各方已加强对河势水情的监测预警和巡防值守力度,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变化。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综合与抗旱处副处长 张丙夺:受冷空气和上游来水影响,今年流凌日期较常年偏早6天,为2001年以来最早,黄河正式进入2023—2024年度凌汛期。我们将加强防凌调度和值班值守,做好防凌相关工作。
目前,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防指以及有关单位已启动防凌运行机制,执行24小时巡查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水情凌情发展变化,科学调度骨干水库,强化工程管理,做好应对突发凌情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黄河凌汛期安全。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陈烨炜)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火火的“乡村赛事”,醉了农人美了贵州
- 外媒聚焦中国两会:经济增长目标等受关注
- “广西三月三”假期临近 南宁飞东南亚航线受旅客青睐
- 2024年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论坛在三亚开幕
- vivo S17系列正式发布
- 就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德国这样表态!
- 泽连斯基称特朗普胜选后双方通话同意保持合作
- 广西贵港建设中国—东盟生活用纸产业园
- 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侧记:商用四年 中国5G的“旷野”在哪?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干笃行】宁夏聚焦绿色循环 助力高质量发展
- 香港青年看长三角新变化 冀深入了解国家发展
- 全国助残日,我们呼吁
- 行业专家热议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需在乘用车市场发力
- 百名画家创作百米长卷 “羊城礼赞”主题美术展开幕
- 江西瓷器在吉林市展出:文物将景德镇陶瓷历史前推200年
- 暑热持续 “三高”人群需警惕
- 青海果洛文旅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
- 广西新投运一条绿电“高速” 助力新能源高效利用
- 上半年山西省发电量2132.73亿千瓦时 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
- 欧盟:将提供100亿欧元援助中东欧受洪灾影响国家
- 热门推荐
-
- 【绘梦丝路|绿色篇】走向绿色发展,一路足下生花
- 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双向首发
- 2023夏季达沃斯 |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 跟着博主打卡野生景区 安全风险谁来承担?
- 资本市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 首届世界电影产业大会将举办全球电影制片人论坛
- 沉沉嘉穗泛金黄 邮储银行助力秋粮收购有序开展
- 日本全渔联会长: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立场无丝毫变化
- 西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华北黄淮等地大气扩散条件逐步转差
- 湖北“数商兴农”助力农特产品走俏年货市场
- 一曲花鼓“云”中来(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山东多地施展“变废为宝”妙招 促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 院士单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十年内将达35万亿元
- 陈星灿:推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 “青藏门户”青海海东:文化及生态游厚积薄发
- 联播观察|布局未来产业 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个关键词
- 湖南沅陵五强溪镇山洪已致5人死亡
- 中新健康丨工伤申请有时效吗?人社部回应
- 宁夏固原马铃薯迎来丰收季 全产业链发展“链”出富民路
- 吉林白城滑冰馆“11·18”坍塌事故原因公布 系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