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还能出游吗?专家这样建议
“五一“假期临近,原本作为全年的几大旅游旺季之一,此前的一些旅游相关搜索和预订还颇有热度,但近期随着疫情反复,且上海目前还处于封控期间,所以“五一”旅游市场情况发生变化。
根据各大旅游平台数据和专家方面分析,“五一”的跨省游市场应该会受到较大影响,防疫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低风险地区可以适当开展本地游,中高风险地区不建议组织和参加聚集性活动。
疫情防控形势稳定是出游关键
同程旅行近期发布的“五一”假期出游趋势报告显示,全国低风险地区的本地出游较受欢迎,游客更关注各类深度玩法。旅行主题方面,博物馆成为亲子家庭游热门的选择。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的热门深度游目的地,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拥有丰富的历史或民族文化、城市及周边常住人口多、当地疫情防控形势较为稳定。尤其是疫情防控稳定是非常关键的条件。
受疫情影响,旅行半径缩短,人们对旅行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新的要求,年轻游客开始回归文化,回归自然。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人少、树多、空气好的户外空间,是人们今年“五一”出游的重要选择之一。年轻人的旅行也少不了社交媒体上的调性和“出圈”,他们从身边的城市里挖掘出一些有着独特玩法的宝藏网红打卡地。国内一些新兴小众的户外目的地,旅游关注度也快速增长,汕头的南澳岛,大同的土林,阳江的海陵岛等,都是年轻游客喜爱的新晋热门打卡地。今年“五一”假期前夕,文化相关的景点和体验深受年轻游客关注,博物馆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84%,“非遗”相关搜索热度环比上涨43%。
酒店价格创新低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多城市酒店价格创5年新低,攀枝花、海口、自贡、玉溪等城市高星酒店,黔东南、成都、济南、重庆等城市的中低星酒店,其平均价格均创近五年来同期价格新低。成都、重庆、西安、杭州、三亚等城市“五一”部分豪华酒店预订价格仅需去年的一半。
据去哪儿平台显示,“五一”期间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同比去年涨幅超5成,部分城市露营地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涨幅达1.5倍,今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的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
据去哪儿大数据显示,进入4月以来,平台上露营相关词汇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2.5倍,是2020年同期的4倍,今年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预订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无论是公园、山区、营地、装备还是周边住宿,都衍生出与露营相关的商品。
去哪儿旅行商城负责人任天分析,从去哪儿平台现有的产品类型上看,可供预订的露营产品分为:单门票露营、简易帐篷露营、野餐式露营、亲子乐园式露营、以及过夜住宿露营等。
铁路疫情提醒服务
与此同时,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五一”假期铁路省内预订出行旅客占比近8成,成都东站将为“五一”发送旅客最多的火车站。为方便旅客“五一”假期出行,去哪儿上线铁路疫情提醒服务功能。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五一”铁路客票预售期临时调整为5天,许多用户临近出发时间才选择购票。但由于各地区防疫政策变化不同,去哪儿后台平均每天会接到大量订票咨询。
为方便旅客能在“五一”假期第一时间获知目的地进出政策,去哪儿平台上线了铁路疫情提醒服务功能。具体服务功能为,针对被大数据限制出行的用户,去哪儿可协助用户提交申诉,并自动帮助用户监控是否可以重新达到目的地,然后通过电话予以告知。针对因疫情线路停运无法出行的用户,平台会提醒用户关注线路动态,待线路通行后,会电话通知用户。
专家建议,安全第一
那么“五一”究竟能不能出游?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要看当地的具体情况,目前来看,跨省游会受到很大影响,本地游则视情况而定。
“目前不建议跨省游,如果是低风险地区,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展本地游,但在中高风险地区,不要进行任何聚集性的活动。上海目前还在封控期间,暂时还没有‘五一’的旅游安排。”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还没有出现本土疫情的省份情况会好一些,本地消费还是可以期待的,但不建议跨省游,在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在本省或当地活动,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则不建议做任何聚集性活动。“虽然会对旅游行业造成影响,但防疫安全必须是第一位的。”程超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目前,北京发布“五一”假期疫情防控政策,提倡市民非必要不出京,暂不恢复进出京团队游。《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严密防范“自驾游”,“老年团”疫情风险,提示市民群众谨慎选择目的地,合理安排出游行程,尽量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暂不恢复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继续暂停出入境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演出场所、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按75%限流开放,因地制宜控制瞬时流量,防止人员拥挤。宾馆酒店、乡村民宿等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好有序排队和场内外客流疏导。在严防聚集性风险方面,北京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大型活动。提倡市民群众假期不聚集、不扎堆,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落实限流标准。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提示,预约错峰出行。密切关注文旅、交通、气象、卫健等部门发布的安全出行提示信息,合理规划旅行线路,不到中高风险区和潜在风险区旅游;提前预约、预订旅游目的地景区门票和住宿酒店,合理规划行程,错时错峰出行。参团旅游选择资质齐全的旅行社,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游”。进入景区、公共文化场馆、博物馆、文娱场所、星级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场所自觉扫码亮码、配合查验行程卡、测量体温。旅游中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按照“入川即检”疫情防控政策,来(返)川游客须配合各查验点通过“四川天府健康通”扫“入川码”并按健康码临时弹窗要求落实防疫措施。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21届东博会、峰会初步定于2024年9月23—27日举办
- 央行: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
- 山洪来了该如何避险?这100秒告诉大家关键点!
- 两会新华鲜报丨报告里的民生指标
- 油田里的“超级大脑”:瞬息洞察百公里外管线“心跳”
- 国家统计局:5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上涨2%
- “新疆三峡”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已累计放流鱼苗近140万尾
- 陈鲁豫对话李舒,追忆众多佳人雅士的点滴轶事
- 聚焦对外开放,内蒙古何以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 去基辅不去俄亥俄,拜登政府被批无视国内危机
- 自然资源部: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4257.39万元
- 7月1日起上海南站设施更新改造 部分列车临时停运
- 点亮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关键节点 “京西小故宫”预计10月对外开放
- 春运首日火车票12月31日开售 广铁多举措保障出行
- 遇见福建:夏日序曲,从森林研学开启
- 北京出台新政完善高龄老人和失能失智老人服务保障
- 俄外交部:已正式向德国提出调查“北溪”事件的要求
- 山东良种良技助春耕生产 尽显“科技范儿”
- 海南中小学开学不早于9月5日 各高校自主研判开学和返校时间
- 医学新突破:中国专家找到引起缺血性卒中脑损伤的“元凶”
- 热门推荐
-
- 云南624家A级景区端午假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21.2%
- 摩洛哥地震遇难人数升至632人,另有数百人受伤
- 山西省政协委员柴宝峰:科技支撑汾河流域新污染物防控
- 《人生之路》:一曲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澎湃交响
- 海口将打造两大设计师平台项目 建设国际设计岛
- 国航回应CA1524航班颠簸:一名旅客和一名乘务员受伤
- 武汉造“空中造楼机”升级:更快更轻更智能
- OpenAI透露开始训练下一个前沿模型,GPT-5在路上了?
- iPhone 15系列系统升级后无法接打电话?苹果客服回应
- 走!去景区、雪场、公园……共赴冰雪之约
- 多国政要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世界,经验值得借鉴 |世界观
- 便利商务和文化交流 免签政策红利释放带热“China Travel”
- 广交会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 粤绿电市场主体数量逾600家
- 年货集市开上春运列车,回家路上就可买特产
- 2024年广西“33消费节”在京启动 打造全球共享消费盛“惠”
-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7月21日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天
- 四川彭山再发现旧石器遗址 年代距今约5万年左右
- 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 大街小巷年味渐浓 年货消费市场“红红火火”购销两旺
- 日本一精神病院遭网络攻击 最多4万名患者信息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