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中国原创医疗技术辐射亚太地区
中新网重庆11月9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9日了解到,中国重庆海扶医疗原创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海扶刀设备”)今年8月再次出口东南亚,落地泰国兰实医院,以中国原创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聚焦超声用于肿瘤治疗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长期以来,美国、英国、德国等多国医疗工作者均在做相关研究,中国重庆海扶团队将这一概念变成落地的技术,于1997年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2002年,首台海扶刀设备出口至英国牛津大学,开“中国创造”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出口发达国家之先河。
有关数据显示,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全世界约有3.3亿的子宫肌瘤患者,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表示,中国医学界在对妇科肿瘤等疾病治疗中,始终提倡和坚持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和微创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就是依照和符合这四项基本原则的。他强调,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人性化和人文观念是主旋律,保护器官、保护组织、保护功能就是对病人最大的尊重。
具体来看,海扶刀设备使用的聚焦超声消融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治疗路径无创,仅对病变组织进行一次性“适形”消融,可保留正常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
“微无创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让患者的创伤更小’一直是每位医生追求的目标和信仰。”泰国兰实医院首席执行官Ronnachit Yaemsaard认为,海扶刀设备进行无创手术可以保子宫、保生育,更好地保护好泰国女性的健康。
在印度尼西亚,5位患者在了解到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后,找到首都雅加达中部的Abdi Waluyo医院妇产科医生Dr.Sigit Pramono,通过他转介到马来西亚“HIFU中心”进行了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Abdi Waluyo医院决定也引进这项治疗技术,并在今年5月完成安装。Dr.Sigit Pramono表示,希望尽快完善学习,并开始使用这台设备开展临床治疗,保护患者的子宫,让她们尽快拥有“海扶宝宝”。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扶医疗的系列设备已辐射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实施各种良、恶性手术约3万例,积极推动亚太地区肿瘤治疗技术从“微创”迈向“无创”时代,造福更多患者。为更好地指导医生展开治疗,亚太地区各地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还可以实时连接重庆海扶医院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全球协同服务中心,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中国连线,实现专家远程指导操作。
韩国首尔HICARE医院院长金泰熙(Kim Taehee)早在2010年就接触学习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至今他已在韩国开展3000多例治疗。“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病人直肠癌转移到腹部,只能坐着睡觉走不动路,接受治疗后,他不仅能安然入睡还可以每天工作50分钟。可以说,源自中国的无创医疗技术维护了他的生命尊严。”金泰熙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把握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点
- 川陕甘宁等地有强降雨 台风“格美”即将影响台湾岛和浙闽沿海
- 中央及地方救灾物资基本发放到位 预拨救灾资金已下拨到各乡镇
- 上半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
- 人工智能发展提速 中国AI独角兽企业达到71家
- 北京拟加大与国际科技组织开放合作 支持创新主体“走出去”
- 重庆南岸区一住宅发生火灾 现场1人受伤
-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浙江福建等地部分地区发生风险较高
-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 充分认识中美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钟声)
- 西藏昌都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拉萨免费手术治疗
- 纸吸管不见得更安全环保
- “塞尔维亚青年中国行”活动天津启动 加深两国青年友谊
- 98岁中国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孙钧院士在沪逝世
- 王巍谈杭州南宋临安城更新 汇聚各方智慧原真性保护
- 少使用社交媒体可减少焦虑、抑郁和孤独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美国7月PPI环比上涨0.1% 低于市场预期
- 高温下江西工地见闻:烈日迎“烤”验 “错峰”施工忙
- 北京智慧供热助冬日“升温”
- 热门推荐
-
- 图览 | 这个南太平洋岛国,为何是中国跨越千山万水的真正朋友?
- 水利部: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
- 中国政法机关依法惩处网上造谣传谣违法犯罪活动
- 吹空调吹进ICU,警惕特殊“空调病”
- 报告: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创年内新高
-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举办2024年春节招待会
- 端午北京住宿市场:市内降温京郊反弹
- 一堂有关国家安全的创新思政课
- 演出市场活跃不能让“黄牛”们狂欢
- 新疆雪蟹首次登上“多多丰收馆” 拼多多联合30万商家共庆丰收
- 广西力邀外商和投促机构携手拓市场
- 我国工业经济平稳向好 新动能持续壮大
- 外媒:以军袭击黎首都南郊 当地传出一系列爆炸声
- 经典剧目复排:既要传承又要创新
- 甘肃聚焦敦煌与简牍等特色文化出版 图文并茂讲“冷门绝学”
- 城市通勤“飞着走”还有多远?多地“破冰”低空空域管理
- 湖南吸引优秀人才返湘 以人才增量提升发展质量
- 安徽多举措提升外籍来华人士支付便利水平
- 探访北京高考评卷现场:一份试卷分数如何“出炉”?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书局创建110周年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