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U主席谢立平:中国医生在泌尿外科领域需加强原始创新
中新网杭州11月6日电(张煜欢)“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我们基本都有,医生手术操作的技术,我们也不落后。”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下称SIU)主席、第43届SIU年会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主任谢立平近日从第43届SIU年会归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目前中国泌尿外科医生和欧美发达国家的医生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原始创新和有效数据积累。
2022年第42届SIU年会上,谢立平当选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主席,这是该学会成立一百多年来,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籍负责人。
让谢立平自豪的是,眼下中国在国际泌尿外科部分领域开始成为引领者。如张旭的机器人手术,曾国华、李建兴的经皮肾镜手术,刘春晓的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及夏术阶的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等,都曾在国外做现场演示。
此前,谢立平团队在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方面进行了系列原创研究。他介绍,传统的开放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常因术中出血过多而饱受痛苦。即使是被誉为前列腺增生手术“金标准”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也在临床中存在复发率高、患者术中出血偏多等问题。
“医学上没有绝对的金标准。”谢立平大胆设想、小心验证,在2011年,首创新型前列腺增生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TVER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VEP)及超声导航精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剜除术(US-TEVRP/TVEP),该手术因为所用的等离子电极就像一粒纽扣,也被同行称为“纽扣”手术,其能使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康复更快。
创新无止境。2019年,谢立平还原创了集剜除、电凝、汽化和切割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前列腺剜除刀(大禹刀)及智能“澜鲸”组织刨削技术等系列创新技术,真正实现了前列腺增生的“无血手术”,促进前列腺增生手术更科学、更精准、更易学,因此谢立平还多次受邀赴德国、意大利等国表演手术,他同时培养了大批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来掌握这一系列创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在担任SIU主席这一年中,谢立平积极推动世界各地泌尿外科医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他希望SIU成为全球泌尿外科医生向往的学术共同体,成为全世界泌尿外科医生共享的平台。
在本届SIU大会上,有一位美国医生主动和谢立平分享了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治疗原发和转移性肾细胞癌,其结合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他毫无保留地跟我分享了该技术的所有关键点和细节。”谢立平感慨,在SIU,完全没有技术封锁和交流禁区。
谢立平在本届大会上演示了自己发明的大禹刀前列腺增生剜除+智能“澜鲸”组织刨削技术。传统组织刨削技术可能会损伤膀胱,而“澜鲸”技术通过智能控制膀胱压力,在粉碎剜除的前列腺增生组织时避免了误伤膀胱的风险。这一系列原创技术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誉,多国专家纷纷邀请谢立平前往其所在国家表演手术并提出希望来到浙大一院学习。
在担任SIU主席的这一年中,谢立平也推荐更多的中国医生、中国技术及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如上海仁济医院医生郑军华已成为SIU的理事会新成员,谢立平还竭力推动一批40岁左右的中国泌尿外科中坚力量进入SIU,安排他们讲课,给他们更多和世界一流医生交流的机会。
在今年年会上,谢立平也推荐了多家中国企业向世界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如德铭的无线腔镜技术,普东的激光技术等。国外同行的评价是:质优、物美、性价比高。
谢立平觉得,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国医生和欧美发达国家医生相比,最大的差距不在于技术和设备,而在于原始创新和有效数据积累。他提到,欧美医生非常重视数据积累,其对于每个病人都会进行完整记录,手术是怎么做的、手术之前和之后情况等,总结大量长期的随访数据后发表论文,最后形成行业指南,引领学科发展和技术迭代。
“中国泌尿外科手术数据量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医生忙于做手术,很少整理有效数据。”谢立平认为,这是中国医生最欠缺也最应该改变的地方。
令谢立平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大会的会场就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大桥旁,那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欧亚大陆的跨海大桥。在他看来,SIU就是一座连接欧亚大陆,通向世界各地的桥,让全球泌尿外科医生能够更广泛地交流,共同提高泌尿外科诊治水平,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投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欧洲推介会在德国举办
- “离得近”竟成酒驾理由 交警“家门口”连续查了俩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看一趟兵马俑!
- 80.16亿元破纪录 2024年春节档高热收官
- 瓦努阿图再次发生地震 两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
- 安徽怀宁警方帮助寻亲台胞圆梦
- 北京海关今年已查获旅客违规携带象牙制品超2000件
- 特色专列全新“上线” “旅游+铁路”助“燃”各地暑期文旅市场
- (两会速递)中国2024年春运人流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8700人死亡 联大通过决议呼吁休战
- 庆祝芳华入闽65周年越剧尹派折子戏专场演出举办
- 2024年度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结束
- 杭州发现中国新记录种
- “红色金融家”第四代亲属:千里追思太行山
- 大黄山“遇见”长三角大环线 “李白”“七仙女”领衔推介
- 快捷酒店价格,为何直追星级酒店?
- 海南发布暴雨四级预警 启动防汛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天津高院发布白皮书 探索创新生态环境修复履行执行方式
- 专家: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民为中心
- 春节档六强混战,它或成“梯队判官”?
- 热门推荐
-
- 辽宁聚焦科技创新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榕开幕
- 四川攀枝花:绘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美画卷
-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又耍新花招
- 邓超孙俪夫妇 为《阿凡达2》配音
- 年轻观众为何偏爱纪录片
- 雨水难挡升温 长三角地区开启入夏抢跑
- 四川宝兴:一车友自驾途中偶遇野生大熊猫
- 福建口岸一季度出入境旅客162.5万人次 同比增长逾1.7倍
- 江苏盐城开启“春运暖程”:返乡旅客感受“盐”途有爱
- 长篇小说《野望》:聚焦新时代乡村的传统与新变
- 今年一季度欧盟非法入境人次同比下降12%
- (新春见闻)小渔村民宿热:个性主题的多元文化体验
- 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了”
- 杭州综保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开启电子支付
- 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上海浦东推18项举措
- 家电售后安装市场乱象:说好的“免费”,怎么花了1000多?
- 袭击佩洛西丈夫嫌犯:不后悔 本想打断佩洛西膝盖骨
- 焦点访谈丨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 疆沪企业携手助新疆特色林果品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