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9761亿元 吸引外企在京投资
中新社北京11月13日电 (记者 陈杭)2023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达到9761亿元人民币,为今年实现万亿级跃升奠定坚实基础。北京深化开放创新,带动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京投资布局。这是记者从13日召开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专场上获悉的。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龚维幂表示,北京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今年,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其中,辉瑞新设北京研发中心,丹纳赫新设北方创新中心,沪亚生物设立中国总部,均为首个在京实体。阿斯利康新设全球研发北京中心,实现提级扩容。礼来新设中国医学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器,拜耳新设开放创新中心,默沙东新设默沙东研发中国创新合作中心,美敦力新设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助力本土创新药械品种转化、上市和出海。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立新表示,医疗器械作为北京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之一,总体呈现“创新快、产品优、赛道新”的特点,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势头强劲,正在加速从“制造”向“创造”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北京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092家,规模以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家,上市企业23家。
他提到,今年,北京新增8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累计获批71个,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北京累计获批42个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在影像辅助诊断等“AI+医疗器械”新赛道上表现优异。
据悉,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将于11月22日在北京昌平举办,以“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为主题,20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围绕国际合作和产品出海、医药企业国际化发展等话题设置平行论坛,并首次设置海外分会场,推动医药健康企业走向国际。(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密云加快打造特色农业 努力实现“保水”与“富民”相统一、相促进
- 涉乌农产品纠纷凸显欧盟内部分歧
- 超140亿元 开年半月400余只基金分红
- “河北医院”拟变为廊坊院区 “民办”转“公立”再出发
- “商文化研究中心”落户河南郑州
- 看到阳光,他们也会向阳生长
- 生态美、百姓富 2024年河南林业工作这样干
- 中国-南亚“Z世代”昆明共话世界遗产保护
- 我国翻译及语言服务从业人员规模突破600万
- 侨乡泉州“簪花围”火爆出圈
- “村头问诊、云端看病” 河南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
- 国际红树林中心成立 首批18个成员国签署协定
- 边城呼玛:近-40℃仍流水潺潺 “不冻河”美景引客来
- 广东: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2.1万个,农村覆盖率超七成
- 青海海北“生态+”:创建“双国家公园”、红色资源串联成线
- 贵州: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助力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产业发展
- 知名童书作家梅子涵引领孩子们感受朗读之美
- 中国中东部将迎大范围雨雪 江南华南局地降温或达10℃
- 广西助残就业产品推介会活动在南宁启动
- 延缓脑衰老,音乐有妙招
- 热门推荐
-
- 两岸青少年联谊结对在福建晋江开展灯谜研学
- 横琴合作区分线管理满半年各项政策红利稳步释放
- 购物、聚餐、考驾照……“后高考经济”升温 推动多个行业消费热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渭北小村“焕新记”: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 浙江补贴居家适老化改造 上线数字化应用模块
- 首届“中国杯”组合盆栽大赛圆满结束
- 62天铁路暑运大幕开启 重点方向增开99对列车
- 机构预计英国央行将进一步加息
- 新疆:G0711线乌尉高速公路计划2025年底通车
- 俄外交部向美使馆递交照会 要求美方停止干涉内政
- 西藏山南:奋力绘就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美丽新画卷
- 为知识付费还是被“割韭菜”?网红卖课乱象惹争议
- 敦煌大漠“万人星空演唱会”:沙山作天然幕布
- 西藏首个“枫桥电影院”在边境玉麦揭牌成立
- 祝贺!94岁中国护士,获得这项国际荣誉
- 头顶变“油田”? 四招儿甩掉发丝油腻
- 闽剧《过崖记》精彩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 今年首趟“环西部火车游”专列开行 助力甘肃旅游有序恢复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消费新亮点
- 北京丰台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圈” 4种清洁指示鱼类首次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