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赤霉病高效育种技术取得新进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孙越)记者4月21日从河南省科技厅了解到,由该省重大科技专项——“抗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专家组绩效评价验收。这标志着河南种业在破解黄淮麦区小麦生产难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赤霉病又被称为‘小麦癌症’。赤霉菌侵染小麦籽粒后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严重疾病。赤霉病防治一直以来是一个农业难题。病害发生后再打药,效果往往不理想。”该专项主持人、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研究员胡琳解释,受农田耕作方式变化和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赤霉病在河南逐步发展为常发病害,已成为河南小麦产业“心腹之患”。
2020年,河南省科技厅启动该重大科技专项,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牵头,联合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南天民种业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经过3年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成功建立了适宜河南省的小麦抗赤霉病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应用该技术体系,项目成员单位先后育成郑麦9134、豫农904、宛1204、漯麦47等13个抗(耐)赤霉病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带动,该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已超500万亩,为丰富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类型、消减赤霉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中,通过项目育成的高产优质绿色小麦品种郑麦9134、豫农904等,兼具抗赤霉病和适合制作我国大宗面制品的优异特性。使用这些小麦品种加工的面条或馒头食品评分达85分以上,深受种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欢迎。
“目前,项目创新成果正加速应用于生产实践。”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说,“更重要的是,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小麦品种改良打通了路径,指引了未来攻关方向,对进一步巩固我省小麦育种及小麦产业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理解山西 | “黄河文化摇篮”迎来顶流,一号公路真有“黑神话”
- 中国东北首个新能源车电池基地投产 首产将用于红旗车
- 轮到北京了!垃圾分类周边你准备好了吗
- 浙江:力争未来三年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实现翻番
- 中国网络文学价值社会认同度提高 海外“Z世代”读者多
- 多地出台支持房地产新政,购房补贴打头阵
- 青海“白衣天使”开展技能竞赛 检验住培教学成果
- 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深入拓展新领域合作空间
- 美国一化工厂爆炸致1人伤,巨大黑色“蘑菇云”升空
- 中国心脏支架手术太多了吗
- 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42人
- 章太炎嫡孙谈捐赠祖父遗物:不能靠文物赚钱 研究更具价值
- 四川雅江突发森林火灾 正在全力扑救
-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各地欢度佳节
- “携琴访友 宿利群个展2023”于日本京都举办
- 《北京交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
- 国家统计局: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
- 一年花380元参加居民医保到底值不值?没病是否亏了?官方解答
- 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近期流感活动水平上升
- “中国酒城”泸州:用真金白银支持白酒行业“数智赋能升级”
- 热门推荐
-
- 上海口岸俄罗斯海蟹进口进入高峰期
- 违停摆拍美景,文明不该失色
- 马士基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设立国际中转集拼中心
- 游戏代练 一碗怎样的青春饭
- 老凤祥被指清洗手镯故意蹭掉品牌logo 当地市监局最新回应
- 联合国或就加沙人道停火决议投票 美国威胁一票否决
- 国际识局:美联储超预期大幅降息 对中国有何影响?
- 韩国公调处:尹锡悦两次拒绝拘留调查 正考虑强制传讯审问
- 新疆“非遗”传承人:跳“做饭舞”近三十载 为热爱持之以恒
- 达人探店未标广告被罚的警示意义
- 交通银行多地积极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中国驻瓜亚基尔总领事:中国深化改革必将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新机遇
- 玉树少年沉浸式感受民族文化艺术:拉近“心”距离
- 锦绣中国年|龙元素引领新春灯会国潮热 “中国风”视觉盛宴点亮文旅市场
- 再度释放流动性 央行加码千亿元逆回购
- 我国最大海上智能油田群日产量创新高 海上智慧油田建设提质升级
- 山西:5G助力不可移动文物“动”起来
- 广东多地遭遇强降雨,各方全力开展防汛救灾
- “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在京举行 外企:看好中国市场前景
- 多部门:鼓励限购城市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