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正在归来 彰显共生之美
“经过努力,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水质优良率达100%,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1.41万吨,鸟类种数达288种,栖息水鸟数量达60.6万只,普氏原羚数量达3400余只,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在日前召开的青海湖生态保护座谈会上,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局长董富海介绍。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也是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有中国西北部“气候调节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之称。自2022年4月25日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以来,青海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日前,记者走进创建中的青海湖国家公园,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来到青海湖鸟岛时,正逢一场秋雪,金黄的草原被冰雪覆盖,青海湖犹如镶嵌在连绵雪山中的蓝色宝石。“受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曾一度出现恶化,水位下降、面积缩小,2002年青海湖水体面积仅有4183.75平方公里。”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介绍,近年来,青海以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为重点,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先后投资2.5亿元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监测体系建设、保护能力建设等重点生态保护项目。
“我们欣喜地看到,青海湖水位、水体面积等数据近年来明显向好。‘大湖归来’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变好了,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扩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何玉邦感慨道。
孙建青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见证了青海湖独有的珍稀物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的不足300只到如今超过3400只的全过程。
历史上普氏原羚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但在20世纪90年代调查时发现,普氏原羚仅在青海湖地区有分布。“从2007年开始,保护区分别于每年3月、6月、8月、12月4个节点,即普氏原羚非繁殖期的前期、后期,以及繁殖期的产羔期、交配期,开展观测工作。”孙建青回忆,“最开始观测的时候,普氏原羚数量很少,能够发现一两只,心情都很激动。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普氏原羚种群数量随之增加,在交配合群期甚至能看到近千只普氏原羚在草地间漫步。”
“那里有普氏原羚!”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刚察县哈尔盖“羚羊小镇”观测台上,参观者们正通过望远镜观测普氏原羚的野外生存状态,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5只普氏原羚悠闲地在雪地中觅食,即使不用望远镜,也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最为鲜明的特征——竖立翻翘、形如爱心的白色臀部。
“立足青海湖特有资源禀赋,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青海湖生态保护成果共享。”青海湖景区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介绍,景区目前已确定12个环湖生态游憩点,并已启动哈尔盖普氏原羚野外观测基地、普氏原羚科研救护中心、湟鱼洄游观赏基地等3个生态教育基地的建设,成功申报仙女湾等7处青海湖自然教育基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自然体验和生态教育活动,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生态体验需求。同时,积极发挥联农带农机制作用,采取土地流转、牧民参与、吸纳就业等措施,引导环湖周边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旅游,在生态保护共治共享中实现就业增收。
(本报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董静怡)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24日 09版)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被骗到缅甸的年轻人回国有多难?得通过5个关卡
- 国际最新研究: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
- 糖瓜祭灶新年到 石家庄六旬老人坚守“忘不了的老味道”
- 日本财团理事长尾形武寿:日中和平意义重大
-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贸促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逾七成
- 国庆节“老家”河南迎客6186.6万人次 乡村游受青睐
- 银川警方破获一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部督案件 抓获119人
- 当代水墨画家郭丽文个人作品展开幕
- 西藏墨竹工卡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思金拉措旅游推介”活动
- (乡村行·看振兴)“祖传手艺”助吉林煎饼村“摊”出致富路
- 共庆龙年新春主题活动在国际民航组织总部举行
- 2025版熊猫贵金属纪念币发行仪式携手非遗联名在京亮相
- 专家:乙肝的防控关键在于主动筛查
- “端午游”升温,旅游城市大多不贵不挤
- 中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国
- 四川汉源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区域已近5000户恢复供电
- (乡村行·看振兴)“盘”活闲置农房 江西龙南打造乡村振兴“共富屋”
- 北京“一校一案”保障高考供电 重点站线全部配置防汛物资
- (乡村行·看振兴)广西龙州迎坚果丰收季:兴了企业 富了农家
- 杭州文化观察:在南宋皇宫逛店是什么感受?
- 热门推荐
-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仍致力于将通胀率压低至2%
- 加强平台监管,防止“大数据杀熟”
- (新春走基层)福建:国粹京剧好戏连台贺新春
- 2023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 河南“花木兰”邂逅广西“刘三姐” 戏曲特色旅游专列上线
- 突发!韩国陆军部队发生手榴弹爆炸事故 致1死1伤
- 东西问丨潘耀明:我与金庸交往二三事
- “新度假” 风来袭: 打卡更深度 姿态更休闲
- 加快推动班车客运定制服务创新发展 官方有新部署
- 4家旅企与“林都”伊春签约:今夏输送客源超10万人
- 福建宁德大黄鱼“游”进北京 擦亮“黄鱼之都”名片
- 长江航运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和渡运安全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国际社会确保阿富汗女性受教育权
- 中方签约163亿元 2023中国“二洽会”发布签约成果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启动乡村碳汇公益项目试点 助力乡村减排固碳
- 第一个非遗春节即将到来,会有什么不同?
- 中国科兴中标土耳其疫苗长期供应项目
- 赴港澳旅游团重启,搜索大涨超3倍、往返机票搜索量半小时增长7倍
- 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艺术作品展启幕 突显传承与创新
- 高端整案定制新范式 司米发布全新品牌理念及2024年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