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月工资不够支付托育费” 托育机构发展现状调查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变育儿理念,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国家政策利好的大力扶持,托育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托育机构数量井喷式增长。截至2023年6月,全国在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2.6万家
● 托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多半是幼儿园内托班和部分早教机构转型而来,社区托育和家庭托育占比较少
● 除了价格高昂外,行业标准模糊、相关资质模糊不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目前托育行业发展的痛点。多名从业人员指出,完善托育服务配套支持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城市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回收效益慢,获得的实质性支持较少,尤其是遇到特殊时期,托育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 本报实习生 郑 婷
宽敞明亮的园区,绘本、玩具等摆放得井然有序,泡泡球、滑梯等游乐设施均为圆形海绵材质,各个房间内色彩搭配和谐统一。一名2岁的小朋友正在专心玩泡泡球,老师在一旁耐心地示范动作。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民办托育园后看到的场景。
据托育园白老师介绍,其所在机构目前有5个班级、30多名学生,每个班级配备3名老师,“两教一保”。其中,乳儿班较为特殊,师生比为1:2或1:3。“来园里咨询托育服务的家长如今越来越多,他们希望在育儿方面获得更专业的支持。”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婴幼儿托育问题愈加突出,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3岁以下的孩子送到托育机构照料。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数量约4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但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率仅为5.5%左右。截至2022年底,我国每千人口托位数约为2.5个,距离“十四五”期末要达到4.5个的目标仍有差距。
一些社会机构嗅到商机,纷纷开办婴幼儿托育机构。那么,该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面临怎样的问题挑战?记者采访多家托育机构发现,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行业进入快车道、服务质量有所提升,但同时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
行业驶入“快车道”
机构数量快速增加
“宝贝们,都坐好啦。来,我们把手放在膝盖上。”
“巧巧宝贝,来老师这里取材料啦!”
……
7月13日上午10点,北京市朝阳区红领巾公园附近一家托育机构内,10多名幼儿正在两名助教和一名保育员的带领下,将手中的玩具雪花片穿到毛条上。“巧巧宝贝”今年2岁多,她穿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帮其他小朋友操作。
“这个课程设计包括穿、捏、拉等动作,老师们先演示一遍,然后让小朋友们跟着做,锻炼他们的双手合作能力、手眼协调性、规则意识和专注力等。”其中一名育婴师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家托育机构主要提供0岁至3岁孩子的早教和托育,目前托育班一共5个班,招了16名幼儿,班额已满。每个班的师资配比为1:4,即1名班主任、2名助教、1名保育员。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我们会安排1:1的师资,帮助幼儿适应过渡。”该机构老师向记者介绍,老师们没有明显分工,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每位老师都会参与,班主任负责整体的管理和安排,保育员负责洗漱和擦洗等。
这位老师还介绍称,机构会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老师辅助早教,比如幼儿的感统课程,会安排2名老师进行辅助,在专门的感统教室通过专门的体能和感统设备锻炼培养幼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转变育儿理念,对婴幼儿托育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国家政策利好的大力扶持,托育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托育机构数量井喷式增长。
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全国在国家卫健委托育机构信息公示平台备案的托育机构超过2.6万家。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托幼一体化及幼儿园办托育情况研究报告》进一步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在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中,机构注册登记名称含有“幼儿园”相关关键词的有1.08万家机构,占托育机构总数的43.30%。这意味着,幼儿园正在成为办托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吐槽价格偏高
机构宣称成本不低
托育机构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需矛盾,但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机构,多半是幼儿园内托班和部分早教机构转型而来,社区托育和家庭托育占比较少。
《2022年北京市托育行业发展报告》也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市内拥有520家托育机构,民办托育机构是市场主力,占比达96.7%。
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托育价格偏高。记者走访北京市5家民办托育机构发现,仅1家机构招生满员,3家机构托位空置率超过50%。托育收费最高可达16000元/月以上,最低为6800元/月,其余3家机构收费在7000元/月至9000元/月不等。
记者随机采访10位家长发现,未送托家庭的理想月托育费用集中在3000元以内,多数已送托家庭则希望每月托育费用不超过5000元。
“我们也想送宝宝去托育园,但是好一点的托育园价格太高了,我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综合考量后还是决定让家里老人带。”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周女士是一名初中老师,平时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本想送孩子上托育班却因价格高而作罢。
家长们吐槽托育费用高,机构方面则表示自己也有难处。
北京市朝阳区某民办托育园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政策要求,托育机构必须位于三层楼以下,这样一来房子的租金就比较高;加上人力成本,比如照顾18个月以下幼儿的师生比是1:2,18个月以上的师生比是1:3,这也是一笔大开支;还有师资培训,一名老师培训一周,大约需要五六千元费用。
“我们园一年成本是300多万元,房租和工资占了大头。照顾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老师的专业性和其他要求也就越高。”北京市朝阳区另一家托育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山东省青岛市某托育中心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频频“倒苦水”:托育费标准是每月1880元,但每年房租、水电、教师工资等,这些成本算下来差不多近100万元,“入不敷出”。
“和普通幼儿园不一样,婴幼儿托育设有乳儿班(6个月至12个月)、托小班(1岁至2岁)、托大班(2岁至3岁)3种班型,可以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服务,但是在课程设置、服务项目、费用定价等方面,大家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述负责人说。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房租和税费减免、社会保险支持等26条纾困扶持措施。
对此,多名从业人员指出,完善托育服务配套支持体系还需要一段时间。城市托育机构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回收效益慢,获得的实质性支持较少,尤其是遇到特殊时期,托育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佘宇、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白钰等曾依托各地托育行业协会、托育头部企业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针对托育机构的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66%的托育机构自建用房,房屋市场价约8543.18元/月,3.25%的自购用房,房屋市场价约11285.56元/月;45.85%的租赁商业用房作为机构业务用房,平均租金为32558.24元/月;5.42%的租赁社区公共用房,租金16162.54元/月;18.05%的租赁私人产权用房,租金25761.64元/月;5.42%的租赁国有资产用房,租金46614.63元/月。
在购置的主要设备中,监控报警设备平均6.04万元,厨房类设备平均9.21万元,教学教具设备平均28.76万元,户外活动设备平均15.07万元。
投资回收周期(或预计周期)中,36.46%选择“5年以上”,31.77%选择“3-5年(不含)”,27.44%选择“1-3年(不含)”,4.33%选择“1年以内(不含1年)”。
标准资质模糊不清
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除了价格高昂外,行业标准模糊、相关资质模糊不清、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目前托育行业发展的痛点。
从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托育机构登记注册部门;到同年10月国家卫健委印发《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对场地、设施、人员、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标准细化;再到2019年12月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等印发《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在标准规范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对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关于托育机构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卫生健康、举办经费、安全防护等规定没有得到进一步细化,相应的监测评估制度也未能及时跟上,托育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参考的工作流程,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以餐饮为例,在记者走访的5家民办托育机构中,有的采用标准化配餐,由中央厨房统一送至直营店;有的具备独立食堂,按照营养带量提供餐饮;还有的采用半成品简单加工方式。定价标准也不相同,有的是每月950元专款专用;有的是60元/天。
佘宇、史毅、白钰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277家受访机构中配有厨房和配餐间的数量分别为244家(88.09%)和206家(74.37%)。
受访机构除去8家不提供餐饮,剩下的269家机构中有230家(85.50%)采用自行制作的方式提供餐饮服务,36家机构(13.38%)采用中央厨房配送方式,3家机构(1.12%)采用半成品简单加工方式。配有消毒间的机构数量为176家(63.54%)。
针对自行制作的方式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相关管理和检查相对完善;针对采取集中配送方式或半成品加工方式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则缺乏食品安全溯源和延伸检查的制度规范。
此外,记者注意到,现阶段我国对0岁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教师的资质要求比较模糊,各地区从业要求标准不一。一些托育机构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和专业要求不高,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
记者以应聘托育师为由,致电北京、长沙、广州等地数家托育机构。有的托育机构称,应聘托育师首先要通过简历筛选,再进行面试,面试通过后进行培训,培训通过后颁发毕业证书即可上岗;有的托育机构要求“托育师须为大专以上学历”“具体专业不限,有相关专业最好”“如果不是相关专业,只要人好、有亲和力也行”;还有的托育机构称“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关系”。
而实际上,照顾0岁至3岁婴幼儿,对老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幼儿园比较看重老师的教学、游戏组织能力,托育园则要求老师还要能够处理吐奶、如厕等情况,因此托育机构老师专业背景一般为学前教育、护理、早期教育等,另外还要符合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证等条件。”北京市朝阳区某托育中心负责人说。
但现实情况是,在早期教育教师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20年,我国开设早期教育的高等院校仅有71家,且多为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值得期待的是,教育部去年9月发布的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已经将婴幼儿托育专业纳入其中。
(法治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宁夏彭阳做精“花经济” 万亩花田扮靓黄土高原
- 云南今年底将建成覆盖全省应急广播体系
- 北京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武铁管内三条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启动集中整修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信宜“双合侨心村”:从重灾区变乡村游网红打卡点
- 甘肃“山果”中秋前夕鲜达海外市场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安徽推介会在合肥举办
- 憋坏了!北京民宿搜索量暴增6倍,端午期间一房难求
- 迈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深海一号”助力我国端牢能源饭碗
- 在交通展感受智慧交通未来:路空一体,更智能、更安全
- 山东烟台与香港在社区层面建立合作交流机制
- (经济观察)川渝万达开“成长记”
- “大师对话”迎十周年庆 原创主题歌《我们一起飞》首发
- 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 频上热搜的这种药究竟怎么用?
- 西藏制定34项举措优化融资领域营商环境
- 突发!马拉维副总统所乘飞机失联
- 立冬来最冷早晨!南方人周末将遭寒冷“暴击” 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跌至0℃上下
- 24支科创项目团队上海首站逐鹿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专题赛
- 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在京发布
- 美国这一节日庆祝活动结束后,6名青少年遭枪击
- 热门推荐
-
- 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
- 中消协谢龙:发挥电商大平台服务规则对全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 圆明园迎罹难162周年纪念日 10月18日免费开放
- 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科技平台正式启动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船闸边墩首块输水廊道封顶
- 民企发展“四新”经济要找准着力点
- 拜登:美国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
- 六盘山下的“流量密码”
- 纽约唐人街举行花车大游行庆祝新春
- 广西友谊关边检站一季度验放出入境人员超63万人次
- 北京东城将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交易主阵地
- 北京海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98家 在全市占比超三成
- 南京苏州求职者平均期望月薪超六千
- 日本演员中山美穗在家中身亡 曾出演《情书》
- 美军方:打击叙利亚境内“与伊朗组织有关”的目标
- 埃塞俄比亚前部长:知识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质升级
- 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
- 广州警方通报多车碰撞事故:肇事司机已被控制
-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湖南湘西文艺演出活动举办
- (经济观察)欧盟加征反补贴税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