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发展“四新”经济要找准着力点
今年以来,我国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新赛道。从总量上看,我国“四新”经济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2500万户;从增速上看,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民营企业376.4万户,其中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215万户,占比57.1%。
“四新”经济是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标志。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各产业中广泛应用,从网上购物到在线教育,从远程医疗到智慧旅游,从生物识别支付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处处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积极探索、蓬勃发展的身影。
通过研发新技术、投身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和新模式,民营企业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此外,“四新”经济领域方兴未艾,再加上创新性、适应性、包容性的政策支持,对于起步规模较小、商业模式灵活的民营企业而言,聚力“四新”经济领域无疑是创新创业、转型升级的明智选择。
“四新”经济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全面联动。企业天然具有黏合科技与产业的优势,在聚力发展“四新”经济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瞄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对能够走向产业化并最终带动新业态发展的新技术持续加大投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四新”经济创新链。
在具体方向的选择上,民营企业应顺应科技创新和消费模式的演变趋势,既可以用“四新”经济改造传统业态、加快转型升级,按照“互联网+制造业/服务业”等模式做优传统产业,也可以发力“制造+互联网+服务”等融合性更强的新业态,培育新兴产业,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踏上“四新”经济赛道,民营企业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快”,其中往往伴随着高投入、高风险等不确定性,因此尤其需要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对于外部经济环境、市场偏好变化等因素多加考虑,警惕商业模式不明、盈利模式不清的所谓“风口”,明确自身优势劣势,立足真实的应用场景,找到未来竞争着眼点并与之契合,理清发展方向和路径。
曾诗阳(来源:经济日报)
曾诗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春节小长假 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接待游客量28.4万人次
- “五一”假期海南进出岛车客流将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 深圳发布全国首个个人破产领域地方标准
- 第八届中国无人机影像大赛颁奖礼举行 140项获奖作品揭晓
- 到2030年,癌症5年生存率有望达46.6%
- “月薪8万,整形后安排入职!”真相是……
- 河北省文物建筑数字化项目历时6年采集完成文保单位986处
- 靳东 | 人到中年,不服输、不躺平
- “闽海大讲堂”福州开讲 马照南阐述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 以色列北部遭约40枚火箭弹袭击 多地响起防空警报
- (寻味中华|饮食)湖北钟祥蟠龙菜:500年传承“飘香”百姓家
- 宁夏实现生育津贴申领“零跑腿”
- “十四五”以来天津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22.9% 降幅全国名列前茅
- 国家防总针对京津冀晋豫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海信集团持续推进以旧换新共建绿色消费生态
- 青海油田新能源发电量超1100万千瓦时
-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栾丰实:为何四千年前的中国酒器,能做得“薄若蛋壳”?
- 空调维修被多收费5261元,家庭维修行业乱象为何治理难?
- 司机离座上演“无人驾驶”,犯法吗?
- 做藏装、制藏香、画唐卡……四川壤塘举行特色民间工艺与技能大赛
- 热门推荐
-
- 日强推核污染水排海毫无国际责任感
- 丹麦等五国开始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 中新健康丨上海与福建三明携手共建六病共管中心
-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开馆 馆藏3200余件文物
- 山东青岛放宽居住落户政策 租房可落户
- 业内专家谈中国小游戏“出海热”:未来发展仍待观察
- 打造国际组织交流大平台 上海自贸区社会创新示范园开园一周年
- “碳账本”亮相乌镇科技馆 展现互联网科技与碳减排融合成果
- 多家基金公司联合发布报告: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行业、主题类ETF
- 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达75%
- 菲律宾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7% 未达政府预期
- 有事好商量|民意“码”上说 实事马上办
- 沈阳铁路暑运圆满收官 发送旅客达4139万人次
- 中国演员赵涛获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贡献奖
- 广西省级“非遗”数量名列前茅 借道东盟绽放世界舞台
- 万达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51%股权
- 长胖就是不自律?近八成受访者希望社会对肥胖人群多些包容
- 韩国首尔开启“2023中国游客欢迎周”
- 5月中国多地新房销售量下滑,6月走势将如何?
- “饿不饿?我煮面给你吃” 吃饭这件事的社交属性